分享

李商隐的诗中,到底埋藏了怎么样的“痛”?

 昵称32901809 2020-06-30

李商隐是我们熟知的,他的诗我们学过不少,在其中你读到了什么呢?我读的是一种痛苦。而且这种痛苦很特别。

如他名字中的“隐”一样,这种痛隐藏他华丽的词藻后面,每读一遍,都让人为他的绝世风华,为他那不被别人理解的哭,而深深的再痛一次。

李商隐,他如同一位超凡俗世的仙人,对尘世的一切都不屑,可是偏偏他又逃脱不了尘世的牵绊,在历史的长河中,他静立在那里,若隐若现。

李商隐的诗中,到底埋藏了怎么样的“痛”?

无题,无题

李商隐的很多诗都没有题目,也许是因为懒,他才不想浪费精力在写题目上面,因为对他来说,有没有题目都没关系,反正世人都不懂他,正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如此看来,这也可以算是李商隐的一种洒脱。

比如李商隐的《无题.其一》,根据历史考证,它写于李商隐中了进士之后,在长安出任校书郎时期所写。这时的李商隐已经结婚了,所以有人说这是写给情人的,我绝对不赞同。并不是说所有的诗人都像元稹那样滥情的,而且就算是元稹,他也是在自己的老婆离世之后才表现出的滥情。

和古人相比,我们现在对爱情的理解。不应该说是更深了,而应该说更自由,更方便以及更享受了。所以从一而终,不应该被鄙视,更应该被认可。

所以我认为,这是李商隐对自己的臆想,一种渴望被理解,尤其是在政治上被渴望被接纳的一种想象,这一点无疑就是李商隐的痛苦

在他中进士之前,李商隐和礼部尚书令狐楚关系很好,而且被令狐楚称作得意门生。高中进士之后,李商隐就和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结婚了。

李商隐的诗中,到底埋藏了怎么样的“痛”?

王茂元和当时的宰相李德裕是好朋友,如此一来,根据“朋党”的划分规则,李商隐理所应当的成了“李党”中的一员,而令狐楚是和牛僧孺关系好,所以李商瘾从某种意义上来也算“牛党”。而这个时候,刚好又碰巧令狐楚病死了,所以李商隐就被“牛党”的看作“师门叛徒”。

背叛师门,这在古代可是相当严重的罪名,一般人绝对承担不起,当这样一顶大帽子扣在李商隐的身上,他的处境可想而知。

夹在牛李之间,李商隐无路可走,他逃避不了,同样也解释不了。但是李商隐内心明白很,他不是别人,他就是李商隐,他的目标是当个好官,为百姓办点好事,顺便写两首好诗。

至于什么“李党”,“牛党”,李商隐绝对是不耻于和他们为伍的,因为他是真正的君子,君子是不屑于朋党的。

锦瑟,锦瑟

《锦瑟》是初中语文课本上面的诗,大家都很熟知。而这首诗也被大家当成是爱情诗,其中“锦瑟”就是他情人的名字。当然也有人说这首诗是追忆他自己老婆的,事实上,李商隐和他的老婆王氏关系很好。“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这首写给他老婆的悼亡诗就是很好的证明。

李商隐的诗中,到底埋藏了怎么样的“痛”?

也有人说这首诗是李商隐的自述,他自我感觉人生孤苦,这种苦便走进了他的诗中。从“庄生梦蝶,杜宇啼血,沧海月明,蓝田玉暖。”中,几乎每一句,他都作用了典故,而每一个典故都透露出了这样的悲苦。

还有人说这是一首爱国诗,我认为这完全是扯淡,李商隐是爱国,也想和朝廷办事,但仅此而已,并没有到那种将国家天天挂在嘴边的份上。

一首诗能够后来人理解出这么多意思来,不得不说很很厉害,但同样这也是一种悲哀。而李商隐之所以这么做,他是给自己设置了一层面纱,从而把真实的自己隐藏了起来

他心中的苦楚,就如同雨水渗入大地,然后再化成泉水汩汩流出的一个过程,他自己都不明白这其中有多少心酸,又怎么会渴望别人去理解呢?

公元837年,年仅24岁的李商隐高中进士,可以说前途一片光明。可是却因为自己的婚姻而陷入了牛李党争,而更悲剧的是,牛李两党都没有认可过李商隐,所以李商隐的仕途也因此受到了阻隔。一辈子都只做过“校书郎”这样的小官。

向来心气高的李商隐又能怪谁呢?老婆不能怪,自己肯定不会怪,而且造成这样的结果和他的老婆和自己都没有关系,这一切只能怪那些势力小人。所以他在自己的诗中写“鸾皇期一举,燕雀不相饶。”以此来控诉他们,但这并不能减少他心中的苦楚。反而他的妻子而因此感到自责,感觉对不起自己的老公,公元857年,他的妻子王氏死了,这时的李商隐才40岁。而这首锦瑟,就是在王氏死后的第六年写成的。

李商隐的诗中,到底埋藏了怎么样的“痛”?

这就是李商隐的一生,他本来前程似锦,但最终却落得这样的结局,可见他的心中是苦闷的。我们或许会因为同情,而设想他没有娶王氏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但我不会这么设想,因为他写给王氏的那些深情的作品,告诉我们,他从来没有后悔和王氏的结合,对于王氏,他是爱得很深沉的。

所以这首诗并没有什么“锦瑟”情人,也不是什么兀自伤感,更不是爱国。在我看来,他就是一首挽歌,一首写给自己的挽歌。他不被理解,挽歌也不让别人写,既然这样,那就自己动手好了。至于别人能不能读懂,管他的呢?

于是,在写成这首诗后的一年,也就是他老婆死后的第七年,李商隐也在郑州老家病死,年仅45岁。

苦楚的背后

李商隐出生清贫,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太好。而他作为长子,身上的负担更是沉重。

公元837年,李商隐高中进士,这时候他的心情应该是很激动的,毕竟熬了这么多年,终于到了出人头地的时候了。但是在历史中并没有留下资料来佐证李商隐的心情,我们只能靠自己的想象和一些侧面证据来猜测。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的杜牧与李商隐有些相似,他在高中后就写了一首《及第后寄长安故人》,其中就表达了他的欣喜之情,由此可见李商隐当时也是很兴奋的

李商隐的诗中,到底埋藏了怎么样的“痛”?

高中后的第二年,李商隐就和王氏结婚了。都说金榜题名和洞房花烛是人生的两大乐事,那么李商隐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都完成了,可以看出,此时的李商隐应当是意气风发,很是得意的,但是这样的日子很短暂。

由于深陷入了党争之中,李商隐的仕途走的非常坎坷,这难免让他很郁闷。而且偏偏在这些日子中,他的母亲和妻子也相继离他远去,这更是让李商隐的心情雪上加霜。

不过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公元851年,收到西川节度使的邀请,李商隐前往四川当官,其中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夜雨寄北》,大家都很熟知,写出了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也同样诉出了心中的孤苦。

李商隐的诗中,到底埋藏了怎么样的“痛”?

公元855年,李商隐又回京,担任盐铁推官,直到858年,李商隐终于在郑州病死了。在这六七年中,李商隐虽然忍受着亲人离世的的凄苦,不过还是比较安稳的。

后记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纵观他的一生,确实充满了苦楚。但从他的诗中,我们很难品味到其中的苦楚,只有深入的揭开他诗中的面纱,才能读到一个真正的李商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