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建筑史》知识点总结——第四章:宫殿、坛庙、陵墓

 古建秦 2020-06-30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本章内容较多,共计6800余字。整理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内容为小编码字,如有出错,感谢大家及时留言纠正,谢谢支持。

宫殿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夏商时代

特点:茅草盖顶、夯土筑基,结构已初步完整,轴线出现应用于群体组合。例: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河南安阳殷墟宫室遗址。

第二,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春秋战国

特点:夯土高台,台上木架建筑是一种体型复杂的组合体,而不是庭院式建筑。

例:战国时齐故都临淄、赵故都邯郸

第三,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秦汉

特点:特点:前殿规模宏大,形式隆重。林苑格局较自由,富有园举例:秦咸阳宫、阿房宫、上林苑;汉未央宫、建章宫

第四,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隋朝以后

特点:根据周理制度,沿轴线纵向布置三朝五门,但也受地形影响三殿前后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例:大兴宫,大明宫,故宫。

“三朝”

隋:广阳门〔唐改称承天门)为大朝;大兴殿;中华殿。

唐:含元、宣政、紫宸三殿为“三朝”。

明:南京宫殿仿照“三朝”作三殿(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并在殿前作门五重(奉天门、午门、端门、承天门、洪武门)

三朝五门:“天子五门,皋、库、雉、应、路”、“诸候三门”。这就是“三朝五门”的由来。三朝的称谓随时代而变,古称“外朝、治朝、燕朝”。即:大规模礼仪性朝会;日常议政朝会;定期朝会三种。

汉、唐、明三代宫室,其发展趋势

①规模渐小。

②宫中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筑和空间层次,门、殿增多。

③后寝居住部分由宫苑相结合的自由布置,演变为规则、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

唐长安大明宫

大明宫总平面呈南宽北窄的不规则梯形布局全宫分为外朝、内廷两大部分,是传统的前朝后寝布局。外朝三殿在同一条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布置采取的是宫苑结合的布局方式

外朝三殿:含元殿为大朝,宣政殿为治朝,紫宸殿为燕朝。

含元殿是一座十三开间的殿堂。

明清北京故宫

 宫城内部分外朝、内廷两大部分。外朝包括三殿、文华殿、武英殿三区。

“殿本”:到清康熙时,在此刻印书籍,使用铜版活字印刷,称为“殿本”,200余年间印成大量书籍,在中国印刷史卜颇有地位。

外三殿:

外朝主殿太和殿供天子登基、颁布重要政令、元旦及冬至大朝会及皇帝庆寿等活动之用。

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大朝前的预备室,供休息之用。再后,是殿试进士、宴会等用的保和殿

太和殿用重檐庞殿顶,中和殿用攒尖顶,保和殿用重檐歇山顶,

内朝: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

御花园:钦安殿又称玄极宝殿,是一座明代建筑,重檐盝顶。

故宫总平面图的叙述:

大清门北以500余米长的“千步廊”组成一个狭长的前院,再接一个3(10余米长的横向空间,形成丁字形平面,北端就是高耸的皇城正门—天安门,门前配有白石华表,金水河桥,形成第一个建筑高潮。进入天安门,是一区较小的庭院,尽端是体量、形式和天安门相同的端门。这种重复,使天安门的形象得到加强。通过端门,进人一个深300余米的狭长院落,午门以其丰富的轮廓和宏伟的体量形成第二个高潮。午门内是太和门庭院,宽度达210余米,至此豁然开朗。过太和门。庭院更大,是一个面积4公顷多的近乎正方形的大广场,正中高台上的太和殿10余座门、楼和廊庑环列拱卫,达到了全局的最高潮

午门、太和殿用重檐庑殿,天安门、太和门、保和殿用重檐歇山。

空间序列上形成了三个高潮第一个高潮:大清门千步廊 天安门第二个高潮:天安门后的庭院端门午门第三个高潮:太和门庭院 三大殿

设计意匠   

突出了一条纵贯南北的主轴线,这条主轴线与都城北京的主轴线重合在一起,宫城轴线大大强化了都城轴线,并成为都城轴线的主体;都城轴线反过来也大大突出了宫城的地位,成为宫城轴线的延伸和烘托。紫禁城侧轴线前方起点可以往前推到大清门,后方终点可以向后延伸到景山。在这条主轴线上,紫禁城以午门门庭、太和门门庭、太和殿殿庭、乾清门门庭、乾清宫殿庭和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建筑,组织了严谨的、庄重的、脉络清晰、主次分明、高低起伏、纵横交织的空间序列,把帝王宫殿的磅礴气势发挥到极致。

②封建礼制,伦理纲常贯穿其中。体现“择中立宫”、“前朝后寝”的规制,同时也体现周礼中的“三朝五门”。

特点

①清代沿用明代旧宫重建、改建。宫城称为紫禁城。

②位于北京城中央,符合周礼《考工记》“择中立宫”的思想。

③总体布局:左祖右社,前朝后寝。“四门”:南午门,北神武门,西、东华门;“三朝五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五门是三朝的引导序列。

④轴线法则:宫殿沿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左右展示轴线贯穿城市,气魄宏伟,体现了“中尊”思想、帝王权利。

⑤空间序列:沿主轴线,空间连续对称、尺度变化丰富,以突出主体建筑

⑥富丽的色彩装饰

⑦象征手法,建筑有着单体或群体象征,以及建筑小品不同层次象征,例:乾清宫→天,坤宁宫→地,东西六宫→十二星宿。

⑧对比手法:为了突出主体建筑,有大小体量对比,屋顶形式,色彩装饰等多方面对比。

⑨单体建筑宏伟。

评价

北京紫禁城以高度程式化的定型建筑单体,通过匠心独运的规划布局,充分满足了皇家复杂的功能要求,森严的门禁戒卫,繁缛的礼制规范,严密的等级制度等的需要,充分表现出帝王至尊、江山永固的主题思想,创造出巍峨壮观、富丽堂皇的组群空间和建筑形象,是中国古代大型建筑组群布局的杰出代表。

故宫单体建筑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是中国古代现存最大的木构建筑。它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供天子登基、颁布重要政令、元旦及冬至大朝会及皇帝寿庆等活动之用。

中和殿为三开间正方形殿,单檐攒尖顶,体量甚小。是皇帝在大朝前的休息处。

保和殿为重檐歇山九间殿。是殿试进士、宴会的场所。

午门:平面呈倒凹形,其形制是从隋唐以来的宫阙逐渐演变的。正中开三门,两侧各开一掖门,俗称“明三暗五”。其上的正楼,九开间,重檐庑殿顶。

太和殿平面图

太和殿立面

沈阳故宫

全宫分为三部分:东部大政殿和十王亭,是清帝举行大典及王公大臣议政之处。大政殿面南居中,十王亭分两列展开,呈“八”字形。南端八亭是八旗首领办事场所,北端二亭是左右翼王亭。中部崇政殿,是日常朝会和处理政务之处。清宁官是寝宫,也属前朝后寝制,但与北京故宫前高后低的做法相反,此处寝宫高于前殿,整个庭院坐落在3m多高的台基上。西部文溯阁是乾隆时为存放四库全书而建造的藏书楼。

特点

①建筑带有浓厚的文化边缘特色;

总体布局与建筑形制都偏离官式正统;

③清宁宫、凤凰楼各置4个配殿,反映满族民居“一正四厢”的格局;

建筑细部中融入藏传佛教雕饰壁画;

盛京宫殿体现的是汉、满、蒙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传统。

沈阳故宫平面

坛庙

坛庙的历史发展

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发现有良清文化祭坛、红山文化祭坛及女神庙等。

奴隶社会时期的重要遗迹有河南安阳殷墟祭祀坑、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坑。

封建时期,明清北京,宫殿前左祖右社,郊外祭天于南,祭地于北,祭日于东,祭月于西,祭先农于南,祭先蚕于北(已泯灭),是坛庙建筑的重要留存地。

坛庙的分类

1.祭祀自然神

祭祀对象:天地、日月、风云、雷电、社稷、先农、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之庙等;

社稷坛祭土地之神。社是五土之神,稷是五谷之神

先农坛是皇帝祭神农和行藉田礼之处。

五岳、五镇是山神,四海、四渎是水神。

“明堂”:其用途是皇帝于季秋大享祭天,配祀祖宗,朝会诸侯,颁布政令等,可说是朝廷举行最高等级的祀典和朝会的场所。而历代明堂以武则天在洛阳所建“万象神宫”为最宏大壮丽。

2.祭祀祖先

帝王祖庙称太庙,臣下称家庙或祠堂。

庙有两种形制:一种是分别建立7所或9所建筑,每所奉一祖先;另一种是在一座建筑中设有7室或9室,每室奉一神主。

3.先贤祖庙

北京天坛

概况    

北京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位于北京正阳门外东侧。天坛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物都在内坛。南有圆丘、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座高30米宽的甬道相连接。

象征主义手法——天坛建筑的核心特色  

天坛在设计意匠上主要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这种手法具体表现为“形”、“色”及“数”的象征。

“形”的象征既表现为建筑基址的整体平面形状,也表现为各建筑单体的平面形状。天坛基址平面接近正方形,但两重墙北端的角均做成圆弧形,这是体现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就单体而言,天坛建筑群中的主要建筑物,如圜丘、祈年殿及皇穹宇等,平面皆为圆形,屋顶形式则为圆攒尖,这些都是以平面和空间造型来象征“天”的意象的。“色”的象征,如明代祈谷坛折年殿的三重檐攒尖顶的上、中、下棉分别用青、黄、绿色琉璃瓦以象征天、地与万物。清重建时将三檐均用蓝色琉璃瓦,只取其象征“天”的意象。再如另外一个单体建筑皇穹宇亦为蓝琉璃瓦攒尖顶,有同样的寓意。“数”的象征这一手法运用得最为广泛。天坛的主要建筑中,園丘与祈年殿是主体。丘坛的设计在采用数字上均符合“阳数”。中国古代以奇数为阳数又称“天数”,其中九为“极阳数”。坛的上直为当时计量单位营造尺9,中层直径15丈,底层直径21,全符合阳数。台阶、栏杆的数均取九的倍数。坛面用艾叶青石,中心是块圆石,圆心心外有九环扇面形石块,每环的石块亦为九的倍数(即以91827……的关系递增)。中层、下层也是如此。除了坛面外,台阶、栏杆所用在石块也全是九的倍数,据说这是九重天的象征。

祈年殿为三重台三重檜金色宝顶蓝琉璃瓦攒尖圆殿,十二根檐柱承下檐,十二根金柱承中檐,四根龙井柱承上檐,结构布局合理。它的造型由层层收进的台基、层层收进的屋檐、攒尖顶构成的外观给人一种强烈向上与天相接的感觉。它在设计上也使用了许多象征手法,如圆顶、蓝色象征春天,中央四柱代表四季,十二金柱代表十二个月,十二檐柱代表十二时辰等。东西配殿各九间,有矮墙围成院落,也是应阳数之极数

其他特征

天坛除了运用象征主义手法之外,还有如下艺术特色和建筑成就:

成功的选址:天坛位于北京南郊,这既合乎古制,又因其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建筑群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由于全区遍植柏树,为散落其中的建筑群提供了隔绝人寰的肃穆静谧的气氛。

轴线法则的灵活变通:由于天坛南临外城墙,又位于北京城中轴线之左,故入口设在西侧。正因如此,圜丘、皇穹宇及祈年殿这一组成轴线的建筑位于了天坛总平面的南北中线东侧,而在西面入口附近设置了神乐署、斋宫,与圜丘、祈年殿形成三角形构图。

建筑之间的尺度控制:天坛的建筑密度很低,甚至低于许多园林的建筑密度,建筑之间距离较远,又被大片松柏所隔离,视线无法通达,只以甬道相连接,增加了建筑的神秘感。

建筑尺度:天坛虽为祭天之所,却未像四方建筑那样一味地追求超大的建筑尺度,而是按照“百尺为形”的原则进行控制,即使是最高的祈年殿,绝对高度亦不过38米。然而由于祈年门的欲扬先抑手法、三层台基的烘托以及层层渐收的三重檐圆攒尖顶的视错觉,使祈年殿获得了气势恢弘的尺度感和视觉效果。

祈年殿立面

天坛平面

北京社稷坛

其主体建筑是一座方形的坛和两座面阔五间的殿。东方青龙位用青土,西方白虎位用自土,南方朱雀位用赤土,北方玄武位用黑土,中心部分用黄土。

北京太庙

西汉以前,天子不行墓祭,只行庙祭,东汉开墓祭之端,迄于唐代,墓祭遂成定制。

现存太庙太殿为十一间。

太原晋祠

主殿供叔虞之母,称圣母殿。圣母殿是宋代所留殿宇中最大的一座,殿身5间,副阶周匝,所以立面成为面阔7间的重檐。平面形式:单槽。

特点:

1.面阔七间,殿身五间,井深六间,副阶周匝。

2.重檐歇山顶

3.殿堂型构架

4.单槽,内殿无柱

5.采用减柱造

6.彻上明造,无天花,可见结构

7.斗拱硕大

8.有侧脚升起

9.每根檐柱雕刻盘龙,等级很高

10.殿前有鱼沼飞梁

11.圣母殿是宋代殿宇中最大的一所

 

曲阜孔庙

特点

①总体呈纵深多进院落,总共九进,前三进是前导部分;

②以重重坊门、古柏渲染宁静、幽深的气氛;

③大成殿前,纵深排列五门,形成隆重格局;

④“门戟之制”、“前朝后寝”之制,“王城角楼”之制,“天子五门”之制,建筑规制介于天子与王国宗庙之间。

大成殿特点:

  ①面阔九间,进深五间

②屋顶黄色琉璃瓦,重檐歇山顶

③两层台基

④前檐檐柱10根雕龙石柱

⑤是庭院核心建筑

 陵墓

陵墓的发展过程

秦汉:方上

三国:不封不树

唐:因山为陵

宋:五音姓利

明:合用一条神道,方城明楼,宝城宝顶

清:大致沿袭明制,各陵神道分立

帝王陵墓三种形式:

1.方上:就是在地宫之上用土层层夯筑,使之成为一个上小下大的尖锥体,而锥体的上部好像截去尖顶成一方顶,故名之为方上。陕西的秦始皇陵和汉代诸陵大都是这种封土形式。

2.因山为陵:就是利用山丘作为陵墓,把地宫掘进山里去,如像西安附近的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就都是这种形式。

3.宝城宝顶:在地下宫殿上起圆形坟,称宝顶,以适应南方多雨的地理气候,便于雨水下流不致浸润墓穴,且用墙垣包绕,称为宝城。南侧建方城明楼。明十三陵、清东西陵都采用了这种形式。

秦始皇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埋葬规制和陵园布局的先例。

都安阳殷墟发掘的近2000座商代墓葬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武官村大墓”“妇好墓”

西汉以前,帝王、贵族用木撑作墓室,其构造有两种:一为用木仿构成箱形撑室1至数层,内置棺;另一种是用短方木垒成墓的“黄肠题凑”,内置棺及葬品。

陵园建筑的艺术形式

国古代陵墓属于礼仪性纪念建筑,其功能主要是体现帝王神灵不朽,法统永存。因此要求建筑表现出某种肃穆、崇高、永恒的艺术气氛。陵上种植长青松柏,就表明了陵墓所追求的涵义。   

在建筑处理上,唐代以前,多注重陵墓本身的造型设计,十字轴线对称的截锥体,富有稳定、坚实、严肃的性格,陵丘顶上建寝殿,更突出了这种建筑的神圣性。但当时对环境序列重视不足。   

唐代开始重视环境,陵前设置很长的神道,用门阙、石刻加深了序列层次,烘托出了浓重的纪念性格。而利用自然山峰作为坟丘,使神道至陵前逐步升高,展示出雄伟壮阔的气势。但陵墓本身建筑处理不多,气魄开阔有余而格调深沉肃穆不足。   

陵综合汉唐手法,并将帝陵后陵集中修建,环境总体气氛组织得比较好,但因受风水观念影响,依五音姓利的说法,以国姓赵属音,利于丙、壬方位(北偏西),必须按照东南地穹,西北地垂布置建筑,所以各陵都是前(南)高后(北)低,再加南对嵩山少室,北靠洛河,更加大了后倾的趋向。

黄肠题凑:汉代帝王墓用短方木叠成椁墙,墙内置棺椁,短一方木端部均指向棺椁。此法耗费木材数量巨大,东汉以后已不再使用。

羡道:商周的陵墓,地下以木椁室为主,其南北东西面有斜坡道,由地面通至椁室,称为“羡道”,天子级用四出羡道,诸侯只能用南北两出羡道。

战国中山王黌墓兆域图最早的总平面图,最早的陵墓平面

战国中山王黌墓兆域图

陵园建制基本依袭秦制。陵中设庙和寝两部分,仿宫中前朝后寝之制。

南朝帝王陵墓神道两侧立碑、神道柱、麒麟或辟邪各一对,享堂己不存,规模仅及汉代贵族、官僚的墓制。其中梁侍中萧景墓的辟邪与墓表最为优秀,是南朝陵墓石刻的代表。

唐代因山为陵,将献殿建于陵园南门内,相当于庙,称上宫,而在山下设下宫——寝,以便供食,从而成为上、下宫制。

宋代五音姓利:唐宋间流行的一种风水术。将天下所有姓氏归属宫、商、角、徽、羽五音,行事凶吉,都依其所定之法为据。如宫、角二姓的慕葬宜用良家丙穴之类。明清此说已不行。

 明代陵墓继承唐宋而又有创新:因山为陵,陵区集中,神道深远,遍植松柏,都是传统旧法;但陵体、祭祀建筑串联在轴线上,且致祭区形成院落二进或只进,更加突出了朝拜祭祀仪式的重要性。明楼是明代陵墓的独创,始于安徽凤阳皇陵。北京明十三陵合用一条神道,也是明代特有的做法。

  清陵陵制大体沿袭明制,但各陵神道分立,有的后妃另建陵墓。

汉武帝茂陵和汉宣帝杜陵(依山为陵)

    西汉11个皇帝陵均在汉长安附近,其中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元帝渭陵、成帝延陵、哀帝义陵和平帝康陵,文帝溉陵和宣帝杜陵分别坐落在汉长安东南的白鹿原与少陵原上。

唐乾陵

唐高宗李治之陵。陵前共有三对阙,最外一对阙在山下神道南端,中间一阙在双乳峰,最后一阙在朱雀门前。

特点:

①因山为陵,凿山为穴,以山为阙;

②继承六朝神道并加长;

③上下宫分别建造;

④遍植柏树,称为“柏城”。

 乾陵

明十三陵

1)明太祖孝陵在南京钟山南麓,开曲折自然式神道之先河,并始建宝城宝顶。

2)特点:

陵区东西背面三面山峦环保,十三陵各据山峦,面向中心长陵。

陵区入口起点,石牌坊遥对天寿山主峰。

使用共同神道,各陵不再单独布置石像,碑亭之类。

为使邹游远山的体量,在视觉上感到大致均衡,神道略向体量小的山峦,二距离大者稍远。

轴线长而富于变化,各个单独陵墓的空间变化很丰富。

3)长陵

十三陵以永乐帝的长陵为中心,长陵祾恩殿9间重檐庑殿。长陵的棱恩殿面积和故宫太和殿相近。

清昌陵

永陵、福陵、昭陵,又称盛京三陵。

1)总体布局:

①总入口:棂星门,神道,石像生,碑亭,华表;

②各陵:(不单用石像生),五孔石券桥,宫门,大殿及左右配殿,琉璃花门,二柱门,石武拱,方城明楼,哑巴院,宝城;

2)特点: 

①隆恩殿内柱包金饰云龙,金碧辉煌,地面花斑石漫地;

②排水十分讲究,除排水孔,排水沟,院内外连成水路“马槽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