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道题怎么讲都不理解?这样的坑爹娃,是因为缺少这三个“点拨”

 帝呱呱星球 2020-06-30

我一个朋友最近抱怨说:

神兽宅在家里上网课的这段时间,眼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宅成“学渣”,心里那个急啊。

别急,今天我们就来个大家支招了,在《被逼学习的孩子,输给天天玩的“学渣”?这背后的道理你一定没想到》那篇文章里,我跟大家说,接下来会分享家长怎么做,可以把玩和知识联系在一起,从而为孩子未来的学习布网。

今天就介绍几个非常容易上手的“点拨”小原则,这些原则,不仅是家长和老师“点拨”的技巧,其实也是孩子变成“学霸”的技巧。

原则一:转化

把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孩子可理解的概念

我特别喜欢的一个物理学家叫做费曼,这个哥们不仅是科学家,得过诺贝尔奖,而且非常“顽皮”,他会研究怎么把大家伙儿的保险箱锁打开,向巴西当地人学习桑巴,向艺术家学习绘画,一生中,还有很多费曼式的恶作剧,跟个大顽童一样。

费曼是转化抽象概念的高手,而这项能力的习得,得益于他的好父亲。

费曼说他小时候,爸爸会给他讲《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读关于恐龙的部分,书上会说:“这家伙有 25 英尺高,脑袋宽 6 英尺。”

这时他爸爸就停下来,说:“我们来看看这句话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

“假如它站在我们家的前院里,它是那么高,高到足以把头从窗户伸进来。不过呢,它也可能遇到点麻烦,因为它的脑袋比窗户稍微宽了些,要是它伸进头来,会挤破窗户。”

 

费曼说一想到院子里有一个这么大的动物,就很兴奋很开心。爸爸把枯燥的数字转化成现实中他能理解的东西,这样的思考非常有趣。

就像费曼自己说的:从爸爸这里学到的一项本领就是——把所读的内容,设法通过这种思考方式,弄明白它到底在说什么。

在爸爸的影响下,费曼无论学什么,都会找一些实际例子来把知识语言转化成生活语言。

就是凭借“转换”这种方式,费曼学习了很多他想理解的东西。

原则二:联系

把抽象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经历联系

这里不得不再提一下印度电影《嗝嗝老师》。嗝嗝老师教一群学习极度落后的孩子,用的就是这个招数。

嗝嗝老师把他们带到操场上去上课,然后用了一种特别的点名方式:

点到谁,谁就得接住老师扔过去的鸡蛋。

然后,她跟孩子们讲:

鸡蛋被扔出去,在天上乱飞,课最后全被你们一个个稳稳接住,鸡蛋在空中的飞行轨迹叫做抛物线,你们不了解方程式就接住了鸡蛋,说明你们都已经是数学家了。

有个学生起哄:说欧露没接住,她躲开了。

老师说:欧露为了躲开,使用了一种力,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欧露演示了牛顿运动规律。

嗝嗝老师接着说:“走路,坐下,站起,跑步,这些都是我们早就学会的,现在,他们变成了方程式。”

所有优秀的“点拨”都具有一个本领,就是让课本上的知识鲜活灵动起来,而这个本领就是联系

费曼也是“联系”的高手,他曾经在巴西教学,对巴西学生的学习方式无比震惊,他说:

这些学生,你要是问他们课本上的任何知识,对答如流,但是,如果问一些知识的应用,他们就不知道了。

于费曼而言,知识不联系生活,相当于白学。

原则三:理解

不要背诵式学习,而是理解式学习

B站现在有个网红up主——罗翔,一个讲刑法的老师,竟然火出圈了,相信咱们很多读者应该听说过他了。

罗翔是我大学的刑法老师,刑法其实是一门专业名词超级多的部门法,很多学生一学刑法就头疼。

但是上罗翔的课,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从来不要求我们背诵法条,而是拿着“张三”当主人公,举很多例子深入区分刑法的各种名词,在对比式的理解中,对不同法律名词的印象会超级深刻,比背诵效果好数倍。

就比如他讲“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这两个法律名词,有一个经典案例【粪坑案】。

说在上世纪80年代,一个妇女干部,冬天的时候骑着车,碰到歹徒要强暴她。

这个女的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办法反抗,只能假装就范,她找了一个极其为歹徒考虑的借口:“大哥,这个地方不平坦。“

歹徒一听,哦豁,是这个意思,两个人寻寻觅觅找到了一个平坦的冰面,大哥开心的不得了,准备脱衣服。

但就在歹徒准备脱衣服蒙蔽了双眼的时候,妇女眼疾手快,一把把他推进了粪坑。

出于一个人基本的求生欲望,这位歹徒往上爬,他爬一次,妇女踩一脚,这叫第一滴血;爬两次,妇女又踩一脚,这叫帽子戏法;爬第三次,妇女又踩一脚,这叫梅花三弄。

最后,男的彻底掉进了粪坑,死掉了。

这是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

罗翔说,在判定一个案子是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时,要采取事前一般人标准,而不是事后理性人标准。

所谓的事前一般人标准,就是把自己代入进去,以当时的情况进行判定,而事后理性人标准,就是事后诸葛亮,用上帝视角的态度去评判当事人采取的措施。

然后罗老师反问大家:

如果你是这个妇女,你踩不踩?踩!砸不砸?砸!

这就是一般人。

你看,用这样的例子,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之间的区别。

我一直很感激我们母校——中国政法大学,因为学校里有很多像罗翔老师这样的“段子手”老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触类旁通,让学生“理解”部门法的目的,理解每一个重要法律条文背后的博弈是什么,要规范什么,而不是上来就背诵法条。

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实话,我从来没觉得法律枯燥过,而是非常非常有意思,而且理解透了就会减少很多很多背诵的功夫,并且记得更深更牢靠。

最后,再强调一下:转换、联系、理解,最后达到触类旁通,不仅是“点拨”的技巧,其实也是好学生学习好的技巧。

帝呱呱也有不少中学生在关注我们,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试图找寻知识间的关联,而不是只会死记硬背,其实是学霸和学渣之间在学习技术上的区别。

我一直觉得我们的教育方式里有一个很失败的地方,就是不曾告诉孩子究竟怎么科学的学习,但其实,科学学习的方法与技术,是一个孩子人生中非常非常重要的本领。

但好在,有帝呱呱,对不对?这些教育里欠缺的内容,我们会持续的分享给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