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龙生:画意摄影 似画非画

 hzcnw 2020-06-30

沈龙生:画意摄影 似画非画

原创 沈龙生 跨界影像 6月1日

 

沈龙生 (省迪):1985年毕业于中国摄影函授学院第一期学员,1984年加入全国地质摄影家协会任理事,1985年任云南省地矿局摄影家协会副主席,1986年参加中摄协组织的西南地区摄影理论研讨班学习,1986年任云南省文山州地区摄影家协会主席,1996加入贵州省摄影家协会及贵州省艺术摄影家协会理事,1999年加入贵州省摄影家协会贵阳市摄影家协会理事,2010年任贵州省地矿局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国际摄影家协会顾问,贵州省摄影家协会战友分会会员,贵州省摄影家协会世联分会会员,贵州省摄影家协会战友分会理事。曾获贵州省摄影家协会2008-2010年度优秀会员,获贵州省摄影家协会2008-2010年度月赛十佳。

其作品《人与自然》《魅力金阳》《地矿山水情》《毛龙闹春》《和谐》《二人转》等200多幅作品在陕西平遥、浙江丽水国际摄影比赛及地矿部、西南四省联展、贵州省十一影展、贵州省都匀国际摄影比赛、贵州省梵净山国际摄影展、贵州省第二届威宁国际摄影比赛、中国摄影报摄影比赛、香港国际摄影比赛中获奖。《毛龙闹春》被贵州省民族文化宫收藏。《魅力金阳》 被贵阳市档案馆收藏。曾参与《多彩贵州地质公园》画册的出版工作,任副主编。

作品欣赏

摄影心得:

在摄影创作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不论拍摄什么题材,首先要学会观察,要充分了解、喜欢和尊重你的拍摄对象,让你的整个身心能与拍摄题材进行情感交融;同时必须做到“用心”去拍摄;其次,要大胆打破构图法则,用更多的精力去把握作品的内涵和内在的生命力,除了追求唯美的感觉和真实的自然以及努力提高作品的视觉诉说力以外,还学会如何用“情” 用“心”拍摄。也就是通过镜头用独特的视觉艺术语言与技法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从人文的角度去思考和观察与表现,去努力提升摄影作品的文化内涵。

我对风光摄影的艺术性的理解:在我们的周围,美的视觉要素到处都有,占我们日常生活的比重很大,以致我们大多数人对它熟视无睹。尤其在风光摄影中,无论是平淡无奇还是雄伟壮丽,它都包含着无限量的视觉美点。有时候它只存在片刻,稍纵即逝,有时候它藏在极普通的场景下,貌不惊人,难以辩认。事实上,这隐藏着的视觉美点便是风光摄影真正神奇有趣的地方。通过从自然景观中发现具有美感的线条、色调、形状和质感,在光与影的变化中及时地捕捉,并把它们纳入取景器中。

在风光摄影的创作过程中,摄影家应把身心处在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投入到大自然中去体验,感受大自然的雄伟、广阔、博大、神秘……其创作的思维过程,从触景生情到借景抒情最后到情景交融的创作过程,无一不体现了“自然的人化”的精辟论述,从而才使风光摄影作品在它的艺术生命中有了摄影家独特的思想内容。再以摄影家完全自我的情感方式加以处理,随后制成照片,让摄影家观念对这些视觉美点也能一目了然,即是风光摄影艺术性所在。

风光摄影的艺术性是一种技艺的艺术,它强调摄影师个人的艺术修养和思想情操场,并运用到风光影摄影中去,著名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此时无声胜有声”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在描述景色时的那种含蓄与委婉,而不是直述而是让人去揣摩,去联想的思想境界:使风光摄影作品具备升华自然景观中视觉美点的特性,展现其不同凡响的审美情趣及艺术表现性。

画意摄影感悟:

我个人理解:画意摄影是数码摄影时代的一个大胆创新。作者可以通过对拍摄对象的理解,借鉴各类画作的特点,充分应用计算机软件对图像进行二次创作,赋予作品绘画的意境。从照片的后期处理加工的角度来考量更具有让摄影家发挥想象力的余地和空间。相信体验过后期制作的人也许更能理解到画意摄影“手工制作”的乐趣和魅力。

摄影是门艺术,是艺术创作,仅仅使用相机“记录”远远不够,那只是“留影”而不是“摄影”。所以,摄影人应使所拍的照片充分表现创作者的自我感受,赋予作品艺术感染力是唯一的追求,变常人均所见为常人所见无,似影似画的创作讲求一定的艺术水准,较高的艺术品位,这是它的魅力所在,其功夫和手段贯穿于作品整个形成过程之中。

艺术于我是生命的一部分,并无功利目的,坚持自主、自由、自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永无止境,力争在艺术创作上不断推陈出新,并努力去学习与帮助别人,与之共享。我实践追求的目标是实现自我在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做一个自觉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才智和品格,享受高尚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并获得健康和快乐。

对画意来说,画是一种形式,要把这种形式变为有意义的作品,就要把个人的观念融入照片里。因此,画意注重在意字,若只追求画面的效果,忽略画面内的画意,也只能是一副失败的作品。中国画意摄影,受了中国文化和写意美学思想的影响,所以特别重视意境。他们的创作不只是再现而是表现,不但是写实,更是写意。不只是客观描绘事物,而是更能表现作者个人独特的思想感情。

借鉴“中国画意”特有韵味进行摄影创作,早在“五四”运动之后就有人进行尝试。他们的作品从中国古典诗词中寻找摄影灵感,模仿水墨画的结构章法,作品的题材以小桥流水、放牧归舟,选择中国画中常出现的山水花草虫鸟来表现出“诗情画意”情结。这主要源自中国画的艺术高境界,艺术手法抽象简约,表达对象不在形似而注重神似的写意。国画大师齐白石就说过“中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画意摄影”在欧美各国也非常盛行。今天的摄影人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使用数码技术可以创造出不同风格的作品,更可以方便的通过数码后期制作将绘画的风格应用到照片上,从而制作出具有画意特色的摄影作品。

文 /沈龙生


作品赏析 


纵观龙生的画意摄影作品,既具像又抽像。
历史上人们对于美学理想的转变,由侧重写实转而趋向写意,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要求“象外之象”“弦外之音”“韵外之致”的主张使形像思维更有“味外之旨”得以发扬,而龙生的“似画非画"的写意摄影系列作品则以其独特风姿立于当下摄影之林。
他从影数十年,人文,风光,风情类作品出层出不穷,在当今的数码时代,数字暗房强大的后期调整能为尤让其如虎添翼,他能有机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摄影,功夫自在诗外。
“草海雪韵”似淡墨点彩的粉画,传达出黑颈鹤在草海越冬的情趣,“画意石城”透出了朦胧中的抽像,又有屋面林木具像的存在,世处桃园,空灵之美跃然眼前,其似泼墨淡彩创作的山水画意作品,个人风格,如影随形,国画的表现手法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和生气。
在摄影艺术的百花苑里,画意摄影尤如奇葩,但未融入国际影圈,正如广州国际摄协主席赵旭新所言,他参评的国际影赛独缺画意摄影而失这方面的话语权,如从此角度解读,可理解为:越具中国特色,民族性的艺术作品当越具国际性。
文 /王长春(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及贵州省摄影家协会第三届、四届、五届主席,现任贵州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

跨界影像原创

图/沈龙生


阅读 537

在看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