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人信奉中医,也有很多人反对中医,各执己见、互相谩骂、谁也说服不了谁。如果你问他们:“什么是中医?你能给中医下个定义吗?答案绝对五花八门所以、他们信奉的或者反对的,都是他们自己心目中的那个中医、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中医、只有搞清楚真正的中医是什么样子,你才能决定自己是相信中医还是反对中医、否则、无论你是信中医、还是反中医、都是盲目的、都是一种迷信、怎样才能准确定义一门医学?真正的中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一讲我们将探讨这些问题。 医学的构成及医学五要素世界上存在着多种医学体系,如:中医、西医、藏医、蒙医等等。 在中国目前影响力最大的是源于现代科学的西医和源于东方哲学的中国。 任何一门医学都由两部分构成:理论体系和治疗手段。 理论体系由创立者的世界观决定,治疗手段由理论体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共同决定。一门医学的基本特征,其理论体系决定、治疗手段只是医学的外在表现形式,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是可以不断变化的。 比如,孙思邈的《千金方》里就有导尿术的记载,当时用的是葱管。现在导尿都用橡皮管,但那时候不可能有橡皮管。以前的中成药是丸散膏丹,现在丸药可以不做丸,可以装胶囊,以前不可能有胶囊。你不能说,现在中医导尿也必须用葱管,否则就不是中医;你也不能说,只有做成丸的才是中药,装胶囊的就不是中药。事实上,中医的治疗手段一直在不断变化;最早的治疗手段是导引按跷,有病了,根据病情,哪个脏腑的气不通了,自己有针对性的活动活动,或者让别人拍拍,按摩按摩;接着发展为针灸砭石,刚开始用的针是石头或者骨头磨的,后来青铜,再后来铁,现在是不锈钢的,最后才出现的中药汤剂。 一门医学的治疗手段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代明理的医家在其理论体系指导下,根据疾病谱的改变合理地吸收生产力发展成果,就可以创造出新的治疗手段。所以,我们不能以治疗手段的外在表现形式来定义一门医学。 在很反对中医的人,根本不愿人了解中医,仅仅从一些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来界定中医,甚至认为X光,B超等工具都是西的,中医最不能用的,用了就不是中医。 而一些保守的传统中医,或者传统文化研究者也固步自封,认为只有那些古代传下来的词汇,治疗手段才是中医,甚至有些中医用穿长袍马御来标明自己的中医身价。 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 定义一门医学,应该看它的理论体系,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把握理论体系的特征; 1.它是怎样认识生命的; 2.它是怎样认识健康的; 3.它是怎样认识疾病的; 4.它是怎样认识病因的; 5.它是怎样进行治疗的。 定义任何医学都是这五个要素,把这五个要素搞清楚了,这个医学就可以界定了。简单点说就是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病因观、治疗观。邹时祯中医普及教材就是从中医的这五个要素来明确中医的基本特征。 |
|
来自: 昵称17447218 > 《中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