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种闷热的季节感冒很难受,试试老中医的妙方】

 欣然书斋 2020-06-30
暑湿天气里感冒绝对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而且因为湿性黏滞,这个时候的感冒还常常要拖很久才能痊愈。老中医周正祎先生通过多年临床摸索,总结出了一套治疗暑天感冒的好方法,快来学习一下,帮助患者摆脱暑邪困扰吧!

1、六和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藿香、厚朴,薏苡仁,白术、苍术,沙参、麦冬,桔梗、黄芩,党参,佩兰、滑石,甘草。

功能:祛暑化湿,养阴润燥。

主治:夏秋季节,外感暑湿,或燥气伤肺,胸闷倦怠,肌热身痛,食少神疲,咽干舌燥,干咳无痰,渴不思饮,或溺赤便秘,暑湿化热,咽喉微痛等症。

暑邪为患,伤于阴暑者十之八九,伤于阳暑者,十不一二。临证所见者,大都为伤于阴暑,症见发热不高,肢体困倦,渴而不思饮,不像中暑大汗壮热,烦渴引饮。故选药多祛暑化湿和胃、益气养阴生津之味。

方解:藿、朴、佩兰、二术祛暑解肌,燥湿健脾;薏、芩、滑石渗湿利水清热;沙、麦、桔、草生津润燥解毒;党参益脾肺之气。诸药合用,以奏清暑益气、生津润燥之功。用以治疗伤于阴暑,暑伤元气,或暑湿化热,燥热伤肺等症。此为夏秋季节常用经验方。加鲜荷叶30g,以清暑气,可增强疗效。

加减:伤于阴暑,发热无汗,体强倦怠者,去麦冬、沙参、白术,加香薷,苍术加量,以解表发汗,促使暑湿之邪化解。

伤于阳暑,壮热汗出,脉象洪大者,去藿、朴、二术、佩兰,加石膏,竹叶,鲜荷叶、粳米,以清心退热,益肺养阴。

暑伤元气,心悸倦怠者,去芳香耗散之味,如厚朴、苍术、佩兰等,酌加黄芪、龙眼肉、朱茯苓各适量,以益气养血,清心宁神。

暑湿困脾,倦怠乏力,口淡食少,或便溏,或尿少淋沥,缠绵时日者,原方白术量加,另加生姜,粳米,大枣。余随症加减。

按语:此方为夏秋季节感受暑湿,发热或不发热,胸脘痞闷,四肢倦怠,渴不思饮,或心悸眩晕,身体倦怠等症常用方,运用得当,应手奏效。此方已用五十余年,对证加减,其效更稳。

2、常用成方:

香薷饮:香薷、厚朴、白扁豆。治暑湿伤脾,头痛身重,发热脘痞。

三仁汤:杏仁,滑石,通草,白豆蔻(后下),竹叶、厚朴,薏苡仁,法半夏,甘澜水煎服。暑伤元气加人参,麦冬。主治湿温初起,邪踞气分,尚未化热,脉无定体,症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苔白或黄,渴不引饮等症。此方用于湿温初起,夏秋感受暑湿,胸脘痞闷,食少倦怠等症,疗效佳。

大顺散:干姜、桂心,甘草。治冒暑伏热,饮水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分,清浊相干,阴阳气逆,或吐或泻,脏腑不调。

六和汤:砂仁,藿香、厚朴、杏仁,半夏,扁豆、木瓜、人参、白术、赤茯苓,甘草,生姜、大枣为引。治夏月饮食不调,内伤生冷,外感暑气,寒热交作,或吐或泻,以及伏暑烦闷,倦怠嗜卧,口渴溺赤,中酒伤脾等症。功近藿香正气汤,尤祛暑湿。

六一散:滑石,甘草,共为细末,阴阳水(多指清净的长流水、井泉水各半;或滚开水、井泉水各半;或储藏的雪水、滚开水各半)调服。或用灯心草适量煎水调服。加飞净朱砂少量名“益元散”,以镇心神而泻热。主治中暑表里俱热,烦躁口渴,小便赤涩,泻痢臭秽,酒毒,热淋等症。

白虎汤:石膏(先煎),知母,甘草,粳米。治阳明经证,气分实热,烦渴壮热,口干舌燥,面赤恶热,大汗出,脉洪有力。中暍,伤于阳暑,出现脉洪有力、目赤、大汗淋漓者,此方或下方“竹叶石膏汤”,均可考虑应用。

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半夏,人参,麦冬,炙甘草,粳米。治热伤气阴,呕逆烦渴,口干唇燥,喉干呛咳,胸闷心烦,舌红苔少。

小单方

伤于阴暑,胸闷体倦,纳差乏力,病情轻者,速用香薷、藿香、厚朴,水煎温服,多可速愈。

肢体沉重,胸脘痞闷者,用白豆蔻,薏苡仁,苍术,水煎温服。或用佩兰一味水煎服,功用相近。尿黄者用香薷,煎水冲服六一散。病情较重者,对证选用香薷饮、六和汤等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