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面】乐嗣炳一生以一己之力 潜心古籍为国藏宝

 深夜爱报社 2020-06-30

省民族博物馆库房内,乐嗣炳先生捐赠的古籍。    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隶释》第三卷卷首卷端

批点分类诚斋先生文汇前集十二卷后集十二卷存前集

《庄子南华真经》四卷,明万历闵齐伋刻朱墨套印本

乐嗣炳先生爱古籍和文物如生命。

  他以学术带动收藏,并将珍藏的古籍和文物,通过展览、捐赠等方法,适时适地传播,发挥了很好的教化作用。他爱护少数民族,用捐献古籍和文物惠及少数民族地区展现了一个早期共产党人、现代文化学者、古籍和文物收藏家的高尚境界。

  为国藏宝不遗余力

  在收藏过程中,乐嗣炳为了研究和教学,广泛收集稀见版本。1929年乐嗣炳先生避居日本,东京有5000多新旧书店,他花费了大量时间选购了有关我国历史地理的资料、日本人调查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情况的书籍、中国的语言文字资料,不少都是稀见、罕有的版本。

  在抗战时期,他辗转迁徙,妥善保护古籍。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本人轰炸了东方图书馆,许多古籍被焚为灰烬。言言斋所藏《大广益会玉篇》三十卷《玉篇广韵指南》一卷(残),就是乐嗣炳先生抗战时期保护古籍的见证。

  为了保护好这些古籍和文物,乐嗣炳先生拖家携口,带着二三十个箱子长途迁徙。到达柳州后,放在后花园的衣箱被空袭炸弹炸中,乐嗣炳意识到此地不安全,决定将古籍和文物转移到更安全些的广西三江县丹洲。于是,他又从柳州城坐汽车到长安,从长安再换木船到丹洲,颇为周折。

  广西天气潮湿,乐嗣炳担心古籍受潮,在岳父的支持下打了一些楠木书箱。他设计的书箱基本按照古籍、照片、档案的大小,合理存放。书箱平时携带时是箱子,一个一个摆上来,就变成了一面书架。

  “文革”时期,街道办事处首先来复旦大学抄家,乐嗣炳眼看收藏的珍贵古籍被拉走,不知去向,十分着急。他思考了一天一夜,决定给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复旦大学图书馆打电话,请他们来自己家里抄家。

  接电话的人很不理解,乐嗣炳先生解释说:“这些是文物,要得到妥善保护,你们是专业人员,在公藏专业单位能够得到保护,希望你们尽快来”。三家单位随后各拉走了些古籍和文物。

  “文革”结束后,国家要求归还查抄旧物,但是有的没有凭据,有的下落不明,总体归还的不到十分之一二。省民族博物馆“乐嗣炳古籍专藏”中的明成化年间刻本《宋史》,就是上海图书馆“文革”后归还的。

  拳拳之心只为古籍

  上世纪80年代,乐嗣炳居住在复旦大学内约60平方米的房子里,房间里摆满了存放古籍、字画和其他文物的柜子。当时他的收藏在上海已经闻名遐迩,香港商人愿意重金收购,但都遭到了回绝。更多时候他会打电话给上海图书馆,让工作人员到他家里取书,也会选择个别藏品,送给对语文和历史研究有兴趣的学生,但是乐嗣炳始终认为不可用古籍和文物来换取利益。他的想法,也得到夫人杨景昭和子女们的支持。

  乐嗣炳藏品众多,据其二儿子乐俊鱼回忆:“父亲一生收藏最用心的是红色文物,他的藏品我都是可以随便翻看的,唯有这些红色照片、传单、小报,父亲放在袋子里装好,从不允许我翻动,怕印上指印,弄坏照片。”

  1926年至1927年周恩来在上海领导了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乐嗣炳积极参与其中。起义被镇压后,他冒着生命危险,从外国人手中购买到当时上海工人三次起义的照片和三次起义失败后,国民党残酷镇压工人的照片。他收集照片几十张,收集红色传单300多份,他一张一张装好,收藏得小心谨慎。

  “八·一三”淞沪会战后,日军占领上海,乐嗣炳带着这些红色文献与古籍、珍贵文物,从上海经香港、广州辗转到广西柳州、三江,解放后又带回上海,捐献给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

  古籍与文物要展示给众人才能发挥其更大的价值。抗战期间,他撤到柳州,一边写文章、作演讲呼吁抗日,一边把带来柳州的古钱,按照从战国到清代的顺序,做成展品,展示给柳州百姓,增加百姓对古代文物的认知。1954年至1957年间,乐嗣炳还在复旦大学办展览给学生观赏。他捐赠给海南省民族博物馆的古钱正是这些古钱币。

  1949年柳州解放,为了满足群众对共产党理论著作的学习需求,乐嗣炳拿出自己珍藏的毛主席著作《新民主主义论》等三种书籍,印刷出版,宣传毛泽东思想。

  1982年后,乐嗣炳一方面对自己的藏品进行考证鉴别,一方面也在思考该把这些藏品放到哪里才能真正得到保护和利用,让其造福于世。经过慎重考虑,最后乐嗣炳先生选择了广西、海南的少数民族博物馆,作为他藏品庋藏之所。

  在五指山市的“乐嗣炳古籍专藏”都是从上海运来,钤有许多江南著名收藏家和乐嗣炳先生的鉴赏印,题跋批校,考证详实,展卷阅读,江南风格跃然纸上。这些珍贵古籍善本,填补了海南省古籍善本的版本、品种等空白,提升了海南省古籍资源的品位,是乐嗣炳先生馈赠给海南省的珍贵文化财富。

  “乐嗣炳专藏”古籍善本撷英

  省古籍保护中心自2013年10月,命名 “乐嗣炳专藏”以来,多次到五指山普查古籍。这其中的古籍专藏按照内容分,有经、史、子、集丛各类,有语言文字、金石、书目、舆图、地理、典章制度、东南亚、新学、洋务、外文等专题古籍。按照版本类型分,有刻本、套印、石印、活字本、稿本、钞本等,版本形式较为丰富。

  国家古籍保护专家沈乃文、张丽娟鉴定说,乐嗣炳的古籍专藏,早期版本不少,晚期版本也有时代特征,稿本、钞本内容独特,存量稀少,是一笔不错的古籍收藏。

  明成化年间善本,是海南目前现存最早的古籍版本。《宋史》四百九十六卷目录三卷(残),(元)脱脱[等]撰,明成化年间朱英刻本,存10册25卷。钤有“古京兆少陵刘氏家藏”“上海图书馆”“乐嗣炳”印。乐嗣炳题跋,《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批点分类诚斋先生文脍》前集十二卷后集十二卷(残),(宋)杨万里撰,明成化十七年(1471)书林翁氏刻本,存1册6卷。据考证较《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版本还早些。

  《大广益会玉篇》三十卷《玉篇广韵指南》一卷(残),(梁)顾野王撰,(唐)孙强增字,(宋)陈彭年[等]重修,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黄氏集义书堂刻本,钤有“曾留吴兴周氏言言斋”“周越然”“乐嗣炳”印,存1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庄子南华真经》四卷音义一卷,(战国)庄周撰,(晋)郭象注,明万历闵齐伋刻朱墨套印本。刻印精美,经过名家收藏,钤有“沈”“嵩寿”“砚北”“留云馆主”“乐嗣炳”等印,是目前省内品相较好的明代套印本。

  《诗法》十卷,(明)谢天瑞辑,明嘉靖刻本,经过清乾隆年间蒋元龙收藏,钤有“春雨”“蒋元龙印”“诗酒琴书客,风花雪月天,有名闲富贵,无事小神仙”“吴县彭叔华家藏”“乐嗣炳”印,曾经修复。《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有著录。

  《隶释》二十七卷《隶续》二十一卷,(宋)洪适撰,清乾隆汪氏樓松書屋刻本,卷帙完整,展卷如新,书品最好。钤有“德清乡贤傅公长子云龙懋元”之印。《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有著录。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集汉、魏、西晋石刻文字之专著。傅云龙,清光绪十三年(1888年)考取清廷出洋游历大臣,外交家,洋务运动者。

  其他如明末梨云馆精刻本《梨云馆合刻袁中郎尺牍》(残);明刻本《文苑英华》(残);明朝抄本《南中纪闻》《明史记略》等都具有版本价值。宋代苏过的《斜川诗集》、近代梁启超所撰写的《李鸿章传》,还有一些东南亚、洋务、广东文献等,都富有研究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