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刊中品读风情海口

 深夜爱报社 2020-06-30

《海南周刊》创刊十年共469期,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稿件是与海口相关的题材。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海口传承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又容纳着西洋、南洋的八面来风。琼台福地、海瑞故居、五公祠、骑楼老街、府城老街道、火山古村落……这些镶嵌在历史中的字眼,一直闪耀着光芒,成为《海南周刊》的写作富矿。

  同时,《海南周刊》对海口素材的挖掘是全方位的。周刊所开辟的“热点”“海之南”“讲谭”“史话”“艺术”“鉴藏”“故事”“行走”“乐活“新知”“往事”“民间”等专栏,更给了记者、编辑施展拳脚的空间和舞台。

  热点话题方面,推出过《海口水系治理破题——引水南渡江》《海口动议私宅开禁》《海口“红绿第一灯”诞生始末》《海口酝酿重启购房入户》《海口营造慢城市》《万绿园的理想图景》等系列报道,以敏锐的新闻深度观察,紧追热点新闻,为读者提供新闻背后的新闻,启发大家共同思考海口城市建设。

  历史人文领域,周刊同韩少功、孙皓晖、叶永烈等常年旅居海口的知名作家展开对话;关注琼剧名角陈华、红梅、林道修、王英蓉、陈育明、陈素珍等人的成长,琼剧的传承发展以及琼剧电影的拍摄等;报道过宣德第等海口古民居、海口府城的七井八巷十三街、骑楼老街、火山古村落的前世今生;系统梳理过琼台书院、西天庙、海关大楼、海口钟楼等城市地标建筑;为呼吁拯救海口老城墙奔走相告,建议重修明代琼州府城;美食也是人文资源的一部分。《老海口食话》,采写石山黑豆、壅羊、清补凉等乡村美味、骑楼美食、府城美食,通过味道提炼出了海口文化……

(琼山府城东门古城墙。 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生态环境方面,《花语三角梅》从品种、引种扩繁、做好三角梅产业等方面,让市民加深了对海口“市花”感情;《雷琼火山寻踪》系列报道从琼北火山出发,跨过琼州海峡,一路追寻神奇珍贵的火山地质“档案”;在海口荣获国际湿地城市之际,重磅推出《湿地穿城踏歌行》特刊,梳理了海口特色湿地资源,总结了两年来海口市委、市政府对湿地保护和修复作出的努力,探讨如何走好湿地保护和开发、人与湿地和谐共生的新路径。

  此外,《海南周刊》的读图版还刊登过《新海岸》《古村旧业》《晨练》等,让读者在光影中体味海口市井生活的气味。《超级鸟痴卢刚》《铁骑刘威》《骑行中的惬意生活》《追寻飞天20年》等各种人物、故事报道,挖掘了海口各种生活达人,宣扬了时尚健康的新生活理念。

  《海南周刊》主编、海南省文联副主席蔡葩曾说,海口是一个风情万种的城市,它的每一扇窗和每一扇门后面,都藏有不一样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人生指向,是我们不能隔断的文脉,不能中断的历史,不能模糊的未来。对于《海南周刊》,从过去到未来,她都将做好海口文化的记录者、阐释者、参与者,陪伴这座城市成长、发展。

文\海南日报记者  计思佳

新媒体编辑\实习生  于昕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