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的抉择 民心之所愿

 深夜爱报社 2020-06-30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随后,解放军各路大军继续向中南、西北、西南各省进军,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终于被赶出中国大陆,逃往台湾。    

坐落在海口市金牛岭公园内的解放海南岛战役烈士陵园纪念碑。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的祖国第二大岛,又是祖国南疆的重要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蒋介石逃到台湾后,海南岛便成为国民党反动派重点经营的“堡垒”。1949年12月底,猬集海南的国民党军兵力已达10万余人,计有陆军5个军、海军1个舰队(大小舰艇50余艘)、空军1个大队(作战飞机25架、运输机20架)。他们依靠残余的海空优势,凭着琼州海峡天险,构筑海陆空立体防线,企图与万山、台湾、金门、马祖、舟山诸岛构成封锁大陆的锁链,并幻想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海南岛作为反攻大陆的跳板。解放海南便成为解放中南地区最后的重要一仗。




毛泽东运筹帷幄于莫斯科





1949年12月18日,正在莫斯科访问的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向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发出指示:“以四十三军与四十军准备攻琼崖”,发起了解放海南岛战役。    

四野接到毛主席的命令后,即集中十二兵团40军和十五兵团43军附两个炮兵团及工兵一部约10万人,组成渡海作战兵团,由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副司令兼参谋长洪学智统一指挥,于1949年12月底开始挺进雷州半岛,渡海作战部队充分发挥我军打人民战争的优势,紧紧依靠地方党政和人民群众,摸清敌情、海情,解决渡海工具船只以及船工等问题,开展海上大练兵运动。    

1950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和全国人民明确指出:1950年光荣战斗任务是解放台湾、海南岛和西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月2日,华南分局作出《关于支援海南岛作战的决定》,指示各级党政机关必须全力支援海南岛作战,并迅速筹集大量船只、船工、经费、器材和进行各种应有的充分准备,还提出了“一切为着争取海南岛战役的胜利”的口号。    

在叶剑英为书记的华南分局领导下,以广东南路地区为主的800余名党政军干部参加了解放海南岛的支前工作,中南、华南地区的人民予以大力支持,武汉、广州、香港等地的海员工人也纷纷前来支援。仅4个多月共征集和装修了帆船2600多艘,动员船工1.2万多人,民兵96.63万余人,并为部队输送了大批物资。    

以冯白驹为首的琼崖区党委和琼崖纵队接到中央军委的命令后,立即在纵队总部驻地五指山解放区召开党政军负责人会议,全琼总动员,全力以赴地进行筹款、筹粮、支前、劳军、情报、策反、接管和接应等准备工作。一个月筹集军粮5万多石,组织起6万多人的支前队伍,发行40万元解放公债,准备了170多艘木帆船和400多名船工······  

渡海工具船只解决后,另一重要问题就是海上练兵。我担负渡海登陆作战任务的两个军,除40军少数干部从山东进军东北时渡过一次渤海外,绝大多数同志生平第一次看到大海。要使这样一支对大海完全陌生的陆军熟悉海洋、学会一套航海、作战的本领,是一件十分艰苦复杂的任务。两军官兵深知肩负祖国统一大业的光荣使命,他们响应兵团首长“把陆军相当地变成海军”号召,开展了海上大练兵运动,军、师领导机关和团营指挥部都移到海边,搭起草棚,同战士一起学习,一块下海,以船只为课堂,海洋为操场,实兵实船,先昼后夜,先近海后远海,先单船后多船联合编队,经过两三个月的艰苦训练,终于克服了不熟悉水性和晕船的困难,学会了识别风向、划桨、掌舵等航海技术,掌握了海上作战的战术,“旱老虎”变成了“水蛟龙”。在海练中,43军128师副排长鲁湘云带一个排乘木帆船出海训练,与敌人的兵舰相遇,我军大胆靠近,集中火力向敌舰开火,打得敌人狼狈逃窜。这一“木船打兵舰”的战例,大大地提高了广大指战员用木帆船打败敌兵舰的信心。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毛泽东在指导海南岛战役时,既看到了我军的不利因素——缺乏渡海工具和海空军配合等,要求认真对待敌人,善于斗争;同时又着重强调了我军的有利条件,总的形势对我有利,更要求树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思想。1950年1月10日,毛主席就琼岛作战等问题给四野前委所作的重要指示,在谈到海南岛战役的有利条件时明确指出:“海南岛与金门岛情况不同的地方,一是有冯白驹的配合,二是敌军战斗力较差。”这是毛主席分析敌我形势后所作出的正确判断,指出了我军优势的所在。    

所谓“敌军战斗力较差”,主要是指岛上守敌虽有十万之众,有海空军支援,但系溃败之军且立足未稳,惊魂未定,内部派系复杂,士气不高,战斗力不强;相反,我军在数量上与敌军相比虽不占优势,但经长期作战的锻炼,在全国解放胜利的鼓舞下,士气高昂,战斗力强;加之海南岛海岸线长,登陆点多,敌采取环岛防守,兵力分散,所吹嘘的海、陆、空立体防御存在的漏洞、弱点极多。  

所谓“有冯白驹的配合”,是指岛上有内应,有冯白驹领导的琼崖纵队的配合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琼崖纵队坚持孤岛奋斗20余年,至1949年底已发展到1.6万余人,另有地方武装3000人,建立了以五指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我野战军有琼纵物质上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配合登陆作战,有根据地、游击区可作登陆后的依托,这就迫使敌军处于两面作战的被动局面。里应外合是海南岛战役的突出特点,是与金门战斗的显著不同之处。  

因此,只要我军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准备,严密组织,歼灭岛上的敌人是有把握的。毛泽东的指示在部队传达学习后,经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讲清敌我形势,统一思想认识,解除了部分人对大海的畏难情绪,激发了革命英雄主义,极大地提高了我军指战员乘坐木船渡海作战的胜利信心。 

为了充分利用琼纵的接应力量,毛泽东在1950年1月10日还同时指示:“请要15兵团与冯白驹建立直接电台联系,并令冯白驹受邓赖洪指挥。把琼山、澄迈、临高、文昌诸县敌军配备及敌海军情况弄得充分清楚”,并注意对海南岛守敌的策反瓦解工作。遵照这一指示,华南分局和十五兵团均成立了策反委员会,对海南守敌展开了工作。琼纵协助野战军侦察人员深入海南守敌的指挥机构和防区内进行侦察,基本上查清了岛上敌人的兵力部署、火力配置和工事构筑情况,还通过电台或派干部到雷州半岛向野战军及时报告海南守敌设防的变化等情报,为野战军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部署提供了可靠依据。




解放海南,宜在春夏两季





毛泽东在指导海南岛战役中,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对解放海南的时间问题作出了正确的决策。十五兵团曾初步确定在旧历年前(即次年1月底2月初)发起渡海登陆作战,后因准备工作来不及,又向中央军委建议推迟渡海作战的时间。毛主席接到请示后,于1950年1月10日指示第四野战军:“既然在旧历年前准备工作来不及则不要勉强……争取于春夏两季内解决海南岛问题。”这是一个完全正确、具有远见卓识的重大决策。第一,解决海南问题,在具体时间选择上如要求过早则准备工作来不及(尽管季节上有利)。首先是船只问题极难解决,以每船30人计,运载一个军需1000余只船,当时两个军只征集到400余只,而且半数以上船只能乘10至15人,尚需花大力气收集木帆船并改装部分机器船。其次,部队无海战经验,两个军的主要成员均来自北方,不习惯乘船,经短时期教育训练难收实效,部队选训水手、教育船工亦需要时间。“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这是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的重要内容。    

第二,如太晚了,有很可能贻误战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早日解放海南岛,这也是毛泽东关于海南岛战役的一个重要思想。首先,渡海作战与潮水风向关系极大,从季节上,过了谷雨(4月20日)是南风期,于我渡海登陆作战极为不利,此前风向潮水则均比较有利,因此应争取春夏之间趁有利风向实施登陆。其次,更重要的是,海南岛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龟缩到台湾的国民党妄图以舟山、万山、海南诸岛互为犄角,构成一条封锁我大陆的锁链,并作为“反攻大陆”的跳板。如我军适时地早日发起海南岛战役,就可以乘敌立足未稳,拔除其在南海的主要基地,打垮其赖以“反攻大陆”的海上部署,确保我国南方的安全。相反,如不及时解放海南,给敌人以喘息之机,敌人必进一步加强防御,加紧对我琼崖纵队的“清剿”,甚至还可能勾结美帝插手海南,招致无穷后患。    

正是毛泽东的明确指示,使我军确立了抓住有利季节,力争提早渡海的指导思想,取得了战役的主动权。后来的历史是,5月1日解放海南岛,6月25日朝鲜战争即爆发。这也充分证明,解放海南岛的时机选对了,如果错过了时机,朝鲜战争一爆发,就会增加解放海南的困难,如果美国派其军舰侵入琼州海峡,直接插手,海南就很可能成为“第二个台湾”,那历史就很可能成为另一个样子。解放海南一战的胜利,使我党我军赢得了全局性的主动,并直接影响到随后的抗美援朝的顺利进行,使我们在作出抗美援朝决策的过程中免除了一大后顾之忧。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毛泽东关于海南岛问题的时间要求是多么重要,又是多么正确!




偷渡结合强渡,加速战役胜利





毛泽东在1949年12月和次年1月的两次指示中,曾设想要一次运载一个军四五万人、或至少二万人进行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不久,即根据冯白驹和十五兵团的建议对此作了修正,使主观指导更加切合战役的实际。    

1950年2月1日,在广州召开的海南岛战役作战会议讨论我军的作战方案和作战方针问题时,琼纵参谋长符振中转达了冯白驹的两条建议:一是乘敌人防线不甚严密,先偷渡一批兵力,加强琼纵的接应力量;二是若第一个办法行不通,就派一批军事干部和技术人员把枪支弹药运过海,以充实琼纵的武器装备。会议经过研究,确定采取“分批偷渡与积极准备大规模强渡,两者并重进行”的战役指导方针,即首先以小部队分批偷渡,加强岛上力量,为大规模强渡作有力策应;尔后以主力在琼崖纵队及先期登陆部队接应下强行登陆。    

解放军进行战斗动员,准备派遣加强团二度登陆海南岛。(资料图片)

显然,这一指导方针是从实际出发的(尤其是考虑到充分利用琼崖纵队和琼崖根据地人民接应的有利条件),是完全正确的,而专心准备大规模的强渡,则不但拖长解放海南岛的时间,且易造成敌人先以大力镇压与削弱岛上琼纵力量,再以全力对付海防,必然增加我军登陆之困难;如果只强调分批偷渡与小规模强渡,而不抓紧条件业已成熟之有利时机,发起大举进攻,同样会拖延解放海南的时间,且会造成指挥上和兵力的分散,有利于敌对我各个击破,使我增大伤亡和损失。分批偷渡与大规模强渡,战役的准备和战役的实施,两者相结合,相辅相成,是符合军事辩证法的。2月12日,毛泽东批准了首先以小部队偷渡的方针,指示:“同意四十三军以一个团先行偷渡,其他部队陆续分批渡海,此种办法如有效,即可提早解放海南岛。” 

根据毛泽东主席批准的方针,1950年3月5日至4月1日野战军组织两批四次偷渡成功,使岛上我军增加近一个师的兵力,大大加强了接应力量,并取得了渡海登陆作战的经验,为我军主力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一切准备工作大体就绪后,4月16日,历史性的大规模渡海作战正式开始。我四十军和四十三军共八个团2.5万余人分乘350只木帆船和机帆船,强渡琼州海峡,在琼纵接应配合下,突破敌海陆空立体防御于琼岛北部登陆,经转战半月,于5月1日解放海南全岛,此役共歼敌3.3万余人,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胜利。   

1950年4月23日海口解放后,市民欢迎解放军进城。(资料图片)

1950年4月30日,海南岛上空飘扬起鲜艳的五星红旗。(资料图片)

1950年5月5日,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贺电,热烈祝贺海南岛解放。 

海南的解放揭开了海南历史新篇章。今天,我们纪念海南解放70周年,深切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衷心感谢英勇渡海作战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

本报道首发于2020年4月20日的《海南日报》,系原文原图分享,感兴趣的读者记得收藏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