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练习

 温暖2016 2020-06-30
一、积累与运用(共16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推祟 行将就木 针锋相对 B.调零 萦绕 相辅相承

C.東缚 至力于 误入歧途 D.协助 无可指摘 含苞欲放

2.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卑劣(bēi) 无耻(cǐ) 卑鄙(bǐ) 挑拨离间

B.感慨(kǎi) 舐干(shì) 反诘(jí) 天衣无缝

C.枯燥(zào) 趋势(qū) 堕落(duò) 招摇撞骗

D.襁褓(qiǎng) 束缚(fù) 奠定(diàn) 自原其说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饭才吃到一半,我就被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吸引过去了。

B.日本侵略者白手起家,侵占了我国的大片土地。

C.周家为富不仁,老父亲死后,几个儿子互相残害,争夺家产。

D.旧时庙里的弥勒佛形象十分逗人喜爱,他袒胸露肚,笑口常开,从不像别的菩萨那样做出正襟危坐的样子。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在'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铮铮誓言中,我们读懂了他们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

②当前,疫情是命令,病房如战场。

③翻开中华民族的医学史,'医者仁心''医道无私'的理念世代相传。

④广大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生动彰显出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不懈追求,在最危险的地方展现出最崇高的精神品质。

⑤面对疫情,多少医护人员'最美逆行',多少白衣战士'请战出征'。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①④⑤ C.⑤①③②④ D.③②⑤①④

5.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后面各项关于文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城后,用途十分广泛。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无人机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A.第一句话表明对无人机的介绍由军用转入民用。

B.本段通过大量详实的事例来介绍无人机的作用。

C.芦山地震的例子说明无人机已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

D.本段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无人机的发展领先世界。

6.下面关于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保尔'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他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是《牛虻》。

B.《西游记》善于塑造人物,其中猪八戒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角色。他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因醉酒偷吃蟠桃,破坏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被贬下凡,错投猪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脑的样子。

C.《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一部'用事实说话'的作品。它客观的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预言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必将照耀全中国。

D.《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傅雷教育儿子傅聪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

7.古诗词默写。(4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

, 。

二、阅读(共4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5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①已过头番笋,木笔②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③茶。

(注)①箨(zé)龙,就是笋。②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③瓯(ōu):杯子。

8. 诗中写了哪些典型的初夏景色?请写出至少三个。(2分)

9.结合'叹息'一词,探究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12分)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以其境过清(______) (2)不可名状(______)

(3)斗折蛇行 ( ) (4)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2.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2分)

13.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各题。(11分)

①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②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③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④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例如自从库仑提出电和磁有本质上的区别以来,很少有人再会去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可是奥斯特一直相信电、磁、光、热等现象相互存在内在的联系,并以此为目标,苦苦求索,终于有了自己的发现。在1820年4月,奥斯特演示了电流磁效应的实验,证明了电和磁是能相互转化的,为电磁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⑤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

⑥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选自《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有删改)

14.选文第①段在内容上有什么作用?(2分)

15.'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是什么?(2分)

16.结合选文③段内容,分析王阳明'格物'失败的原因。(2分)

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17.选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8.结合选文内容简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3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6分)

最后的牵手

雷抒雁

①这一次,是父亲的手握在母亲手里。

②这是一双被岁月的牙齿啃得干瘦的手:灰黄的皮肤,像是陈年的黄纸,上边满是渍一般的斑点;不安分的筋,暴露着,略略使皮与指骨间,有了一点点空隙。那些曾经使这手显得健壮和有力的肌肉消失了。这是长年疾病的折磨所雕琢出来的作品。

③可是,母亲仍然紧紧地握着这手。很久都是相对无言。突然,她感到那手在自己手心动了一下,便放松了它。那手立即像渴望自由的鸟,轻轻地转动一下,反握住她的手。

④'要喝水吗?'母亲贴近他的脸低声地问。

⑤父亲不回答。只是无力地拉着母的手。母亲知道,父亲实在是没有力量了,从那手上已感到。生命准备从这个肉体上撒离。不过依着对五十多年来来共同生活的理解,她随着那手的意愿,追寻着那手细微的指向,轻轻地向他身边移动着。到了胸前,她感觉到父亲的手指还在动。又移到颈边,那手指似乎还在命令:前进!不要停下来!

⑥母亲明白了,全力握紧那平枯的手,连同自己的手,一齐放在他的唇上。那干枯的手指不动了,只有嘴唇在轻轻嚅动。有一滴浑浊的泪从父亲灰黄多皱的脸颊上滚落下来。

⑦许多记忆一下子酒上母亲的心头。从这两双手第一次牵在一起的时候,父亲就这样把母亲纤细的手握在自己手里。那时,父亲的手健壮,红润而有力量。母亲想挣脱他的手,但像关在笼子里的鸟,冲不破那手指的门,直到母亲心甘情愿地让自已的手停留在他的手里。

⑧这两双手相牵着,走过一年又一年,直到他们的子女一个个长大,飞离他们身边。贫困的时候,他们坐在床边。父亲拉过母亲的手放在自己的手里;苦难的时候,他也拉起她的手放在自己的手里。手指好像是一些有灵性,会说话的独立生命,只要握在一起,就如同魔术师吹了一口神奇的气,什么都有了。信心、勇气、财富,一切都有了。

⑨难道就是这两双手一相牵,就能相中一生?或许这只是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

⑩可是,他们彼此听得懂这手的语言;关切、思念、幽怨、歉意、鼓励、安慰……现在,生命就要首先从他的一双手中滑落。曾经有过的共同的幸福记忆,都将从这一双手开始远去了。母亲的手在父亲的唇上只停留了短暂一瞬,便感到那只干枯的手不再动了,失去了温度。屋于里突然一片静寂,原来那咕咕作响的氧气过滤瓶不再作声了。时间到了!

⑾母亲没有落泪,站起身来。望着那一张曾经无比熟悉,突然变得陌生的脸,她慢慢抓起父亲的手,轻轻地贴在自己唇边。她觉得沿着手臂的桥,那个人的生命跑了过来,融汇在自己身上。

⑿母亲相信自己不会孤单,明天,依然会是两个生命、两个灵魂面对这同一世界。

(选自《读者》,有删改)

19.文章线索有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选文有两条线索,请说说明线暗线分别是什么。(2分)

明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暗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选文第②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的妙处。(4分)

22.选文第⑦⑧两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特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第⑥段中'母亲明白了'是指'她'明白了丈夫只是要再一次握紧她的手。

B.例数第二段中'她觉得沿着手臂的桥,那个人的生命跑了过来,融汇在自己身上'一句,运用了想象,写妻子感觉丈夫的生命融汇到了自己身上。

C.全文以丈夫牵妻子的手这一标志性动作,突出夫妻俩厚重真挚的爱情和相伴相守。

D.第②段对'手'的描写,写出了'最后的手'的特点:皮肤灰黄,肌肉消失,干瘦无力。

E.父亲离世之际,父母心手相牵,父亲的生命已经融入母亲的生命中。在母亲的心中,父亲并没有离开,会永远陪伴自己。

三、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雨,是画家手中的彩笔,是曲作家灵魂跳荡的旋律,更是诗人创造的审美意境。早春的雨温润沉静,盛夏的雨急骤热烈,深秋的雨绵延悠长,入冬的雨凄寒凌厉。雨,将焦渴的土地从噩梦中唤醒,使倦怠的江河燃起奋发追寻的激情,让自然万物生长出五彩斑斓的理想……可是,不经意间雨也制造着黑暗、凄凉、痛苦与灾难。也许,雨淋湿了你飞翔的翅膀,打落了你绽放在青春枝头的花瓣,熄灭了你夜行的火把,甚至使你跌倒、挣扎在泥泞中……雨哟,将自然、人生、时间和空间织进了一则又一则曲折动人而又含蕴隽永的寓言!无论如何,雨是自然也是生命所赐,你该去经受、面对、欣赏、回味……雨的底片珍藏在你内心深处,雨的故事当是湿漉漉的秘密,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雨说……

要求:①以'雨, '为题。

②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