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美朵云 | 朵云轩120周年藏品特展040李流芳《山水图卷》

 昵称40044036 2020-06-30

叶恭绰有跋云“兹卷萧淡清远,正所谓散僧入圣境界,当与程孟阳《西涧图》并宝之”,一句“散僧入圣”尽显此作出世脱尘之境。

朵云轩珍藏

李流芳山水图


大美朵云


左右滑动查看

李流芳  山水图卷   朵云轩藏

纵17厘米  横80厘米  纸本水墨


李流芳像轴 故宫博物院藏

李流芳(1575-1629年),字长蘅,一字茂宰,以所居檀园为号,又号香海、泡庵、六浮道人、慎娱居士等,歙县溪南人,侨居嘉定南翔(明属南直隶苏州府,今属上海)。举孝廉,工诗善书,尤擅绘事,以山水闻名。与钱谦益、董其昌等人过从,相交甚密。著《檀园集》、《西湖卧游图题跋》。在嘉定与程嘉燧、唐时升、娄坚同以品行诗文重于时,并称为“嘉定四先生”。嘉定知县谢三宾合四人诗文,刻《嘉定四先生集》行世。

叶恭绰跋:

嘉定四君,檀园画为独绝。余每游南翔,慨想其人。兹卷萧淡清远,正所谓散僧入圣境界,当与程孟阳西涧图并宝之。

李氏系万历丙午(1606年)举人,后屡试不第,身心俱疲,又值宦官专权,政坛昏暗,便绝意仕途,以诗书奉母为事,优游于林泉,其“性孝友诚信,外通而中介”,卒于崇祯二年,年五十五岁。李氏家富收藏,又居吴中,见多识广,所以画学极深邃。尝蒐集宋元各家山水技法,临摹成册,康熙间王概据刻汇编成《芥子园画传》,成为我国最具普适性、代表性的画学图谱。李流芳画学深耕于元四家,尤得力于吴仲圭、倪云林、黄公望,画风俊爽清逸,扑人眉宇,对后来的新安画派影响极大。

左右滑动查看

朵云轩库藏的李流芳《山水图卷》,墨笔纸本,纵17厘米,横80厘米。绘江南山水,笔墨简淡,古雅清新,气格隐逸。款署“丙寅(1626年)冬日,索居无聊,辄作此图。流芳”,钤白文方印“李流芳印”。书风隽雅酣畅,人尝谓其书法苏轼,观其点画运笔若有合处,而实韵致不同,独具风貌,大有名士之气象。李流芳其人才情甚高,据明末学者姜绍书《无声诗史》載“万历间雪渔何震以印章著称,长蘅戏为之,遂与方驾”,可见其敏而多能。

此作写于1626年,李流芳于1628年患重疾,此正属于他最晚期的作品。这幅作品为横向构图,虽不长但亦能给人眼随物移之感,展阅中会让人联想到黄公望的披麻皴、倪瓒的“一江两岸式”构图,甚至吴镇的浑厚点斫,一叶轻舟随秋山划过,简淡之笔墨比之倪瓒亦简,而抒怀之意境不待诗言已出,品而又品殊觉妙甚。叶恭绰有跋云“兹卷萧淡清远,正所谓散僧入圣境界,当与程孟阳(嘉燧)《西涧图》并宝之”,一句“散僧入圣”尽显此作出世脱尘之境。程嘉燧,歙人,侨居嘉定,诗画兼善,尤以诗名,富收藏,著有《浪淘集》、《松圆阁诗》,极为董其昌推重之。程、李二人又皆与钱谦益友善,李尝语钱云:“精舍轻舟,晴窗净几,看孟阳作画吟诗,此吾生平第一快事”,钱答曰:“吾却有二快,兼看兄与孟阳耳”。人尝谓“程以诗掩,李以画掩”,二人同出皖籍,同寓吴中,为时人并重,实亦知己奇缘。

李流芳在画学上尝有“三不似”之论,甚有名,谓“画会之真山真水总不似,画会之古人总不似,画会之诗总不似”,并指出“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画必此诗,岂复有画耶”。我们知道,李流芳处在摹古风最胜的时代,以董其昌为首,甚至李流芳还与其并列在“画中九友”名下,而此番理论是与时流大不相合的,似更合数十年后的石涛、八大、髡残诸人,带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这在明末的画坛无疑是一个比较具有超前意识的思想。如据此再观《山水图卷》,我们的认识必然又会打开另一个视角,人谓“新安诸家宗倪黄”,李流芳作为新安画派尚未成形前的新安画家,以此套论必然限于片面,再结合上述所论,我们不难理解,李流芳画学实际是更重主体表达的,从这一点上看他的思想更接近于元人,与董其昌倡导“集其大成,自出机轴”的画学思想实两条路线。或许此图中“一叶扁舟”的深邃意境已经告诉我们李流芳的主张,技法流派的壁垒在静谧中已然退居其次。

另值得一提的是,此图在递藏上亦可一探,这幅作品上藏印累累,目前可以确凿的包括康雍时期嘉定籍陆廷燦(有“茶仙”之誉)、清末民初画家林尔卿(与吴湖帆为世交)、民国书法家高邕之。其中尤值得研究是这位地方学者陆廷燦,由于其历史地位不高,所以容易忽略,但考其经历即立觉重要。陆廷燦,字秋昭,号幔亭,嘉定南翔人,贡生,从司寇王文简、太宰宋荦学,通诗文,任宿松教谕。著有《续茶经》、《艺菊志》、《南村随笔》,并重修了《嘉定四先生集》、《陶庵集》。陆与李为同乡,且与李所处时代较为接近,对“四先生”深于研究。此作有其多方鉴藏印加持,可为后世鉴别真伪出一大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