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教育出一个自律的孩子?运用一个效应,记住三个原则

 静草青苑 2020-07-01

我们都知道高度自律的人一般不会对手机抱着不放,如果孩子具有自律的品质,那么就不用担心他沉迷手机、平板了。但问题是,如何能培养出一个自律的孩子?

回答这个问题前,子修还想问问大家,教育孩子时,你是属于管教约束型还是属于“给他自由”的“放手型”呢?要想让孩子自律,大多人可能都认为放养型更能奏效吧,毕竟家长不去插手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有更多自由和成长空间,就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机会,从而逐渐养成自律的品质,这种观点确实有道理。但家长又担心,孩子本就不太自律,放手给他自由,想干嘛就干嘛,会不会就让孩子彻底放飞自我了?这样孩子还能往自律的方向走吗?于是,为了不让孩子走偏,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很多家长还是选择了约束型的教育方式,方方面面都为孩子安排好,子修觉得,家长可能将放手和放纵等同起来了。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今天,子修给大家介绍一个效应——“鱼缸效应”。大家想想,鱼缸和池塘,哪里的鱼被养得更好呢?相比于池塘,鱼缸是一个更为狭窄、封闭的空间,营养也十分有限,鱼的生长和发展空间也更小,而池塘、江河湖海,空间越广阔,能让鱼生长得更快。这跟孩子的成长也是一个道理,孩子有了更大的空间才能成长和发展得更快更好,因此,家长要学会适当放手,更利于孩子各方面的成长。“鱼缸效应”对家庭教育有很多启示,家长应用这个效应的时候,还应配合使用这三个原则。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家长不要为孩子安排一切,给予孩子充分的选择空间。鱼缸里的鱼因为有人照料,定期换水、喂食,有了依赖,就失去内驱动力。很多家长以“为孩子好”的名义,给孩子安排好一切,铺好了人生的道路,这样做其实是害了孩子,你想要的、你喜欢的并不是孩子想要的、喜欢的。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空间,发掘自己的兴趣和长处,就像江河里的鱼一样,有更大的成长空间。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家长不要将孩子限定在自己的小圈子中,眼界很重要。鱼缸里的鱼因为长期生活在狭小的空间里,去到更广阔的水里,会很难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的,很多小学时成绩好的孩子到了重点中学、重点班,成绩就变得逊色,心态也很容易崩溃,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拓宽眼界,让他明白自身的优秀,也清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触发他学习的动力,比如可以多带孩子参加各类比赛,用外部的刺激去激发他竞争的心态,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变得更优秀,努力追赶他人,渐渐培养成自律的品质,当他有了很多尝试,接触到更广阔的天地后,取得了好的成果,他不会轻易沾沾自喜,因为深知人外有人,而结果不如意,他也不会气馁,因为他勇敢地尝试了。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家长不要过多催促和唠叨,适当引导,分清放手和放纵的区别。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家长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过分唠叨、催促,也不能完全不管,放弃监督教育,家长要适当引导,让孩子充分感受每件事的意义,引导他在对比、分析中找到学习的快乐,慢慢地就能往自律的方向越走越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