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药性的秘密就藏在这个动作里

 金陵养身桩 2020-07-01

写在前面

传统的国产古装剧里总是不缺这样的角色,精通医术的前辈为救死扶伤,前往山上采草药,采药途中为辨别个别药材的真伪,会将药材放到嘴里尝一尝,这个带入感极强的画面在现实生活中却鲜有人了解其用意。然而就是这个小小的举动可是揭秘中药药性秘密的钥匙。

文/本草头条团队(bencaotoutiao)

耳熟能详的“神农尝百草”的神话传说大家都知道,这其中就包含了这个概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乱试,而是在中医独特的药性理论指导之下进行的,这就是为什么只有中华民族才有如此发达的中药体系的原因。辨明药物的性味功用,主要依据药物的形色、气味来分别五行,进而以之配合调整五脏盛衰。

就像每个人有各自的性格一样,每味中药也有其各自的特点,只有在密切接触中才能真切的知晓。只顾照本宣科、纸上谈兵,很难掌握中药的药性。

国医大师金世元在和中药材的接触可谓非常密切。他曾经说过“我这脑子里呀 , 装的全都是中药。一闭眼 , 各种药的鉴别特点、功效 , 就像放电影似的在眼前过。”

药材究竟地道不地道 ?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 , 金世元教授能精准把握每种药材的真伪优劣。从药典来说 , 性状是第一项 , 检查方法包括形、色、嗅味。留兰香冒充薄荷 , 留兰香是薄荷属植物 , 但薄荷是叶腋生花 , 叶是对生的 , 而留兰香花长到上头 , 味也不对。假药难防 , 关键是练好辨别真伪的真功夫。' 每到一地 , 我都要实地观察药材生长全貌 , 虚心向药农学习。' 金世元走遍了大江南北的中药材主产区 , 对道地药材的了解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当时交通条件有限 , 不少地方只能靠两条腿走着去。背着水壶干粮跋山涉水 , 金世元见到了药材是如何从幼苗到成材的。他还经常带学生去实地考察,认药辨药。

抗疫英雄黄璐琦院士也长期四处奔走,为中药资源“号脉“。之所以在这次疫情中黄院士能果断采取措施,带领团队迅速制定救治方案,从众多的治病药方中选出清肺排毒汤,根据临床不断优化,这与他长期密切接触中药材,实地考察的经验密不可分。作为专家组组长,黄璐琦除了在北京日常的繁杂工作,以及各地的学术会议、交流考察外,带领各地资源普查队员跋山涉水,翻山越岭,进行技术指导,监督普查,也是他近几年来工作的主旋律。几年下来,他几乎一半的时间都在野外跟中医药面对面的打交道。带领着各地普查队员,他走过了全国60余个普查试点县。哪种中药材是否道地,在何地分布数量多少,他都了然于胸,谈起来如数家珍。

反观现在的中医药领域,冒牌中医医生,或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中医药学生,还有只会开药不会辩药的医生还广泛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医药的长远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想要真正的了解中医药,拉近和中医药的距离,最基本的认药辨药是必要前提和重要步骤。作为普通群众,掌握基本的认药技能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采购中药药材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中药材辨认,能在中药材使用和购买中大概率识得真身,掌握主动权,挑选出货真价实的好药材。

可是该如何了解中药药性呢?又该如何辨别呢?一个较为直接简便的方法就是“尝其味”中药有酸、苦、甘、辛、咸的五味,寒、热、温、凉的四气,在有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细心品尝”中可辨其究竟。当然关于中药药性还需在长期的实践中加以总结,不能盲目道其药性,或者照本宣科肆意食用。在此介绍几种简单的中药材药性可供借鉴。

荆芥鲜荆芥放到嘴里尝,有挥发油特殊的芳香味,可清凉解表。如果晒干,到了药店用手抓,如草一般,没有味道,效果会大打折扣,辛凉解表的作用会差很多。

■ 薄荷:薄荷有香味可用,没有香味作用会大打折扣。

■ 大枣:可调脾胃补脾,好的大枣的标准是肉厚甜美,好吃,如果干瘪,不甜,则质量不好。

■ 细辛:去市场上买细辛时一尝方知其好坏,药商通常看其粗细品相定价格,粗的贵些,细的细辛根很细相对便宜,但是一尝便知便宜的细辛质量更好。这是因为细的细辛很辣, 麻舌,而粗的细辛劲小多了,不冲,所以在购买时 要毅然买下便宜的细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