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翁同龢致挽联:文武兼资,南海北海;汉宋一贯,经师人师

 mengk4fz0yyf5h 2020-07-01

那些书法家们~第435篇

【原创】翁同龢致挽联:文武兼资,南海北海;汉宋一贯,经师人师

文/卢秀辉

吴大澂的祖父吴经堃,监生,后来捐了个州同。生性好古,深入其道,对米襄阳书画有研究。意外得到董其昌一幅“米庵”二字的书法,摹以板额装饰在书室。祖父对吴大澂影响较大,吴大澂好金石书画,始于祖父吴经堃。

「原创」翁同龢致挽联:文武兼资,南海北海;汉宋一贯,经师人师

吴大澂的父亲吴立纲,国学生。因为家道中落,为生活计,不得已弃儒从商。但是,仍然坚持读书著述,尤其是精于历算之学,为士者称赞。吴大澂的母亲韩氏,为著名金石学家韩崇之女。韩崇有两个外孙特别有名,一个苏州吴大澂,一个杭州汪鸣銮,都做过高官。韩崇官至盐场大使,归隐后,著有《宝铁斋金石跋尾》、《江左石刻文编》

吴大澂六岁就入塾,受业于冯云槎先生。十岁始学对句。十一岁时,冯先生去世后,吴大澂受业于王逊甫先生,跟从王逊甫开始学习作诗。一次,吴大澂吟诵白菊五言联句,第二联为:“傲成霜后骨,淡是月前身”,小小少年,颇感得意,乃偷偷的写在纸上,夹入所读书中,为王先生所见,王逊甫说:“汝学诗,宜先学对。”从此,每日出五字属对,遂定为日课,夯实了作诗的基础。十四岁,诵读五经结束,开始学习文章的写作。年十五岁,开始应县、府试,开始了科考之途。十七岁取古学第二名,以第十七名考取童生入学。吴大澂十八岁时,第一次赴金陵参加乡试,荐而不售,名落孙山。

「原创」翁同龢致挽联:文武兼资,南海北海;汉宋一贯,经师人师

吴大澂十九岁时,开始学习篆书。跟从陈奂先生学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为吴大澂小学文字考据肇始。二十一岁,问学于外祖韩崇,并开始学画。外祖父韩崇对吴大澂期望很高,在除夕日,作了一首诗送给外孙吴大澂,诗道:

置身高与古人期,

世态纷纭志不移。

收敛才华归性命,

饱尝冰雪吐雄奇。

年强似尔原难量,

日暮怜余强自支。

眼见他时成宅相,

提携先望到吾儿。

「原创」翁同龢致挽联:文武兼资,南海北海;汉宋一贯,经师人师

吴大澂二十二岁时,应外祖父韩履卿先生邀请,在韩家设馆,教授芝生舅舅读书。咸丰十年庚申,吴大澂二十六岁,四月,太平军攻陷苏州,吴大澂奉祖母移居周庄。江南势急,又奉祖母旋徙上海。而母亲因为吴大澂外公还在城中,不肯远离膝下,被难于城中四十余日,方脱离虎口,幸有大兄吴大根相伴在侧。六月,母子二人辗转至上海,全家无恙,又避难于海门常乐镇。吴大澂有《庚申四月十三日自周庄入城,至葑门外黄石桥闻警而返》五律诗道出艰辛:

一身哪敢惜,

骨肉竟流离。

兄母今安在,

死生还未知。

城乡千里隔,

锋镝万分危。

回首肝肠断,

家园从此辞。

「原创」翁同龢致挽联:文武兼资,南海北海;汉宋一贯,经师人师

同治三年甲子,吴大澂三十岁,李鸿章率淮军及戈登洋枪队收复苏州,乃重开乡试。吴大澂第六名经魁,弟弟吴大衡第二百零一名,吴氏兄弟皆中榜举人。同治七年,吴大澂三十四岁,中式第三名贡士,殿试二甲第五名,朝考一等,钦点翰林院庶吉士。该科状元是苏州人洪钧。吴大澂八月出都,至德州时谒李鸿章。同治九年二月,又赴湖北,专程拜谒李鸿章。时李鸿章奉旨督办陕西军务,邀吴大澂入戎幕襄理文案,兼司书记。七月至西安后,天津教堂案起,李鸿章改任直隶总督,查办津民焚毁教堂一案,吴大澂遂随李鸿章去天津。同治十年,吴大澂三十七岁,庶吉士散馆,吴大澂在考试中获一等第三,授职编修。是年,直隶无水,干旱成灾,吴大澂慷慨捐出七千余两银子,置办了一万四千余件棉衣,解往天津散发给灾民。

「原创」翁同龢致挽联:文武兼资,南海北海;汉宋一贯,经师人师

吴大澂在京师时,于宣武门外铁老鹳庙胡同创建慈幼院,租赁了房屋并延师供应衣食,接济妇孺。永定河决口,固安所属赵村、庞各庄被淹,又星夜赶往办理赈灾。同治十三年,吴大澂出为陕甘学政,期满后回京,不辞劳苦的赴山东、陕西襄办赈务,还亲赴灾区察看。吴大澂与左宗棠关系好,曾为左宗棠书写《安西颂》鼓吹左宗棠,左宗棠将吴大澂书写的《安西颂》勒石于在兰州的陕甘总督衙门和嘉峪关内。左宗棠联名曾国荃共同保荐吴大澂出任河北道。光绪六年,诏给吴大澂三品卿衔,随吉林将军铭安办理宁古塔、三姓、珲春等东陲边务。此事是吴大澂最为得意之事,在与俄罗斯的交涉中,保住了大清的颜面。还帮助吉林将军铭安重建了边防军队。增加了许多驿站,加强了边疆的防务。

「原创」翁同龢致挽联:文武兼资,南海北海;汉宋一贯,经师人师

随后的数年,吴大澂主要精力放在与外国人打交道上。他曾经会办北洋军务,以防止法国从越南向中国扩张;又以左副都御使身份,赴朝鲜处理甲申政变,抵制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光绪十一年,吴大澂会同宁古塔副都统容山、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重勘了东部边界。终于达成了《中俄珲春东界约》协议及《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光绪十三年,吴大澂调任广东巡抚,时葡萄牙强占澳门和香山七村,吴大澂对此侵略行为作了坚决的斗争。八月,郑州十堡黄河决口南泛,为害严重。朝廷急命吴大澂署河南山东河道总督,接办堵口工程。由于吴大澂工作踏实,对堵口工程筹划有方,措施得当。并誓言:如依限不能完成者斩,自己也将以身殉职。终于,决口在十二月合龙。吴大澂治河成功后,被实授为河道总督,赏头品顶戴。

「原创」翁同龢致挽联:文武兼资,南海北海;汉宋一贯,经师人师

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爆发,时任湖南巡抚的吴大澂,于8月15日、17日向朝廷连电“奏请统率湘军赴朝督战”。获清廷批准。光绪二十一年一月,吴大澂率新老湘军二十余营出关,与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吉林将军长顺及宋庆等部合军。于2月21日第四次反攻海城。当时,海城有清军一百余营,三万余人。但是,各有归属,有湘军、楚军、淮军和东北军队,互不协调,没有人能够驾驭统一指挥。吴大澂虽为帮办军务,有名无实,诸将都“拥兵据要害,徘徊观望,乍却乍前,不能出死力以决一胜”。吴大澂只有自率的二十营,这些人都是“兵油子”,贪生怕死之徒。枪声一响,亲军统领刘树元临敌“诓怯不前”,炮队统领吴元恺闻战“相率而退”。如此兵将,如何杀敌?吴大澂又是书生,只会纸上谈兵,对全局缺乏了解,被日军出兵反功牛庄。牛庄一失,日军又陷营口,沿途全是清军的溃勇,络绎不绝,湘军主力一战而败,死伤过多,人心涣散。吴大澂举剑叹道:“余实不能军,当请严议”。

「原创」翁同龢致挽联:文武兼资,南海北海;汉宋一贯,经师人师

清廷以吴大澂“徒托空言,疏于调度”之罪,撤去帮办军务职务,交部议处。后降旨革职,永不叙用。吴大澂为官正派,两袖清风,竟无余赀,仅有所藏字画、碑帖、古铜器具等。

为生计所迫,吴大澂曾在上海龙门书院做山长,授徒自给。变卖了大量收藏的字画、碑帖、古铜器以补贴日常度支。光绪二十八年,吴大澂辞世,时年六十八岁。留有著述十余种。翁同龢得知吴大澂去世,特遣人送去挽联:

文武兼资,南海北海;

汉宋一贯,经师人师。

横批:一卧沧江

「原创」翁同龢致挽联:文武兼资,南海北海;汉宋一贯,经师人师

吴大澂以诗词及散文著称,精于鉴别和古文字考释,亦工篆刻和书画。吴大澂的书法,以篆书最为著名。他将小篆古籀文结合,大小参差、渊雅朴茂,写出了自己的篆书特色。吴大澂功力深厚,平时书翰也用篆字书写,规矩整齐,别有情致。他开始学篆从《段注说文》入手,然后又叩问秦代小篆刻石。后来受到杨沂孙的启发,开始将小篆与金文相揉合,这种创造,是他对金石文字的精深研究和他广阔的审美视野的结合,他的博采众长,诸多的认识,成了他再创造的营养。

吴大澂(1835年—1902年),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晚号愙斋,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