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郜敬晓:父母在家就在|散文

 文学天空 2020-07-01

《文学天空》网刊首发原创优秀作品,是文学双月刊《琴台文艺》及其他杂志的选稿基地,主发青春、情怀、乡土、都市、亲情、留守题材的小说、散文和诗歌类作品。

原创声明:作者授权原创首发文学天空,侵权必究。


散文之窗:

郜敬晓:父母在家就在|散文

时间飞一样的快,清明刚过,转眼就要到五一了,一颗回老家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本来清明时已回老家陪父母住了几天,说好五一不再回的,没成想离五一还有好几天,内心竟不自觉地谋划五一归程了。此时,老弟正好打电话来,告知他正在把工作往前赶,以便挤出时间,能五一提前几天回老家。其实老弟也是清明才回,而且他路途遥远,开车要5、6个小时,好几百公里,这次又回?老弟说这次假期长一点,再回去看看父母。心有灵犀呀,老弟的想法和我不谋而合。挂了电话,有点归心似箭的感觉。29日,大姐也打电话来,适时他们和小妹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

我回得最晚,还只能呆一天。因为事情耽搁,出发较晚,到达村里,母亲他们都在巷子口,向着我们的来路,不停地张望。母亲满脸的笑意让我恍惚,每次回家,她都是这样迎接我,每次离家都是这样送我,伴着殷殷的嘱托。“姥姥”,儿子亲切和姥姥打招呼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这才和母亲说笑着一同回家。

饭菜已经炖到锅里了,又是母亲的拿手好菜——大锅菜。“又为我们都回来,为熬菜忙活了好几天吧?”我说。母亲笑了:“做个饭,有啥好忙的”。其实我知道,母亲平常是节俭的模范,但是每每我们要来,母亲便开始“奢侈”起来,哪个孩子爱吃什么她记得一清二楚。70多岁的年龄,还有腿疼的毛病,但她事必躬亲,每每要骑自行车去几里外的集市采买做菜的各种材料,采买孩子们爱吃的各种食物,一趟不行两趟,两趟不行三趟,直到一样不缺地买齐,用“花钱如流水”来形容,丝毫不为过,可她心甘情愿。东西备好,她才会心满意足地舒一口气,在家静等子女们的归来。

郜敬晓:父母在家就在|散文

父母一生养育了我们姊妹四个,最普通的百姓人家,一辈子省吃俭用,含辛茹苦。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我求学期间,我那时住校,母亲经常为了我的事,一接电话,就扔下地里正在干的活,骑上自行车赶到我的学校。母亲常说起,那时地里的棉花都长疯了,枝杈众多,也顾不得修理……弟弟求学,父母一样牵肠挂肚,思虑学校、专业、甚至以后的就业,父母的劳心劳力我都看在眼里。父母爱子女,必为之计深远,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用行动诠释了一切。

如今他们老了,我们长大了,有了各自的小家。著名作家毕淑敏在她的《孝心无价》中写到:父母在,我们还有家,每逢节假日我们还能有个心心念念牵挂相聚的地方,可以思家……多年来,我们兄弟姊妹节假日常常回到父母的家里,常常相聚,走得很近,我深知,这是因为父母,兄弟姊妹才有了更多的相聚,才走动的更亲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因为父母,在节假日,我们才有机会从四面八方的“小家”赶到这个“大家”……

这次是全家人看望父母到达最齐的一次,家人们聚在一起聊聊家常,聊聊工作,随心所欲。父亲很少说话,他端坐在沙发上,听着子女们叽叽喳喳地诉说多日未见的新闻、趣事,脸上平和,慈祥而又欣慰。母亲则是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又看看那个,笑得合不拢嘴。家人相聚,灯火可亲,眼前这一幕将是我永久铭记的。坐了不久,母亲就离开我们,时不时地到厨房看一看,朴实的母亲把心思都放在做饭上,每次熬菜她都要在厨房与正屋之间来来回回很多趟,忙得不亦乐乎,连腿疼的毛病似乎都好了许多,母亲素来务实,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有来来回回的忙碌,连做菜也很好的大姐都只能做她的下手。或许母亲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对子女们的爱吧。

郜敬晓:父母在家就在|散文

开饭了,母亲忙着照顾这个,照顾那个,而她自己顾不得吃上一口,说她时她就会笑眯眯地说:“不急,你们先吃,我一会儿再吃。”似乎这样就饱了。熬菜很好吃,我们每个人都吃得肚儿滚圆。饭毕,一家人散坐在屋子里的床头,沙发、凳子上,坐在父母身边开始东一句西一句闲聊,虽是刚吃完饭,母亲一会儿拿几个苹果,一会儿掰几个香蕉,一会儿又要切西瓜,拿面包……递给这个,递给那个,恨不得把所有好吃的全分完。看着子女边吃边聊,母亲脸上的皱纹都展平了。

我坐在凳子上,边聊天,边不时地看一眼父母, 他们很开心,但也在不可逆转地走向衰老。耄耋之年,他们最大的希冀或许就是子女孝顺、子孙绕膝吧,我相信天下父母都有这样的期待。而作为子女,往往觉得给钱就是孝顺了,我们往往会说“等我长大工作了,等我买房了,等我事业有成了……”其实这些都是借口,要知道暮之将至,陪伴才是给予他们最好的爱。而我们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美丽还是丑陋,都是他们眼里最好的孩子,即使平凡如草芥,碌碌无名,仍然是他们的最爱。作为子女,哪怕是给他们捶捶背,洗洗脚,帮他们洗洗衣服,刷刷碗筷都会让他们欣慰。父母健在,人生尚有来处,还有机会表达我们的爱,倘若父母去了,人生便只剩归途,哪里还能有孝敬父母的机会?哪里还能有如今天这般的相聚啊!真想大呼一声:子欲孝而亲不在的遗憾是永难弥补的,尽孝要趁早,爱一定要及时啊!

下午,我们要回去了,母亲和父亲站在街巷口,目送我们上车,父亲素来是沉默的,没有只言片语,但父亲的目光就是最好的注脚。母亲是不舍,口里却不停地说:“家里挺好的,没事情就别老回来了”其实我何尝不知,父母是多么希望子女陪在他们身边,让他们含饴弄孙,尽享安伦之乐。父亲的沉默寡言,母亲的“口是心非”,我都明白,想起龙应台的话: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她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她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此时此刻,父母感知的一定是如此这般舍不得又留不得的遗憾,但他们更明白对子女最好的爱就是放手。

车渐行渐远,父母依然目光追随。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便只剩归途,我在心底默念着:在能尽孝的年纪,让我们好好珍惜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之间的缘分,常回家看看。

郜敬晓:父母在家就在|散文

本文由郜敬晓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作家简介:

郜敬晓:父母在家就在|散文

郜敬晓,石家庄市中学老师,爱好散文、诗词、小说。业余时间喜欢抒写文字,喜欢旅游,热爱生活。


审稿:张学文

插图:网络


关注文学天空,阅读更多精彩作品:


张中信的新古体诗

张中信:城市,低处的生存|散文

苏维:屋后枇杷|散文

陈旭升:我的同学|散文

陈旭升:母亲想过的日子|散文

陈旭升:牛爷|散文

陈旭升:老屋|散文

廖伟旭:难忘老家锅台|散文

陈国凡:贼|小小说

陈艳玲:初为人母|散文

陈国凡:饭局|小小说

刘高娟:看春望夏|散文

谢沁宏:闺蜜|小小说

李言录:捉“贼”|小小说

亢流渚:飘逝的领带|小小说

张守金:感谢傻妮|小小说

亢流渚:隔墙有耳|小小说

何光燕:爱在当下|小小说

李立纲:小巷故事|小小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