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聚焦||海信富士康博弈北美夏普业务:谁能笑到最后?

 智家电 2020-07-01


自从夏普被富士康以253亿收购以后,公司创始人郭台铭多次重申复兴夏普计划,包括对劣质利润业务的剥离重组、人力包袱的清退、总部物业的回购等。日前,又有消息称,郭台铭将派人与海信磋商回购夏普北美电视业务,希望在富士康的协助下提升夏普全球影响力。

针对此事,海信集团总裁刘洪新给出了强有力回应称,夏普通过多个渠道表达了收回品牌授权的想法。但海信重合同、守信用,将严格按照合同来办事。而且夏普品牌在北美运营得很好,甚至比当初夏普的运营效率还要高。因此,目前并没有要放弃夏普电视品牌授权的计划。

此前夏普因为持续多年亏损,为拯救利润不得不将业绩不佳的北美公司业务转售给海信集团,也正是此举让夏普实现3年来的首次盈利。海信集团是于2015年以237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夏普位于墨西哥工厂全部股权与资产,并获得夏普电视在巴西以外的美洲地区品牌使用权。

对郭台铭来说,想要重振夏普,第一步就是要把夏普之前失去的都找回来,特别是北美这一战略市场的业务。通过回购能让外界看到夏普品牌复苏的形象价值,无疑是一次质的提升。但是,当年收购中规定海信有五年期限,现在郭台铭不顾诚信和信用,想要提前收回,也要面临着极大的商业道德挑战和考验。

对海信来说,收购北美夏普电视业务能快速突破在北美业务上的产能瓶颈。此外,有夏普品牌授权无疑能获得更多渠道和品牌资源。现在在海信的经营下,夏普品牌在美洲的运营比之前有明显好转,而且墨西哥工厂收购后的整合也顺利推进,较夏普运营时期效率更高。

夏普俨然已经成为海信开拓美洲彩电市场的一把尖刀,继续拥有北美夏普电视业务对于想跻身北美电视业务前三名的海信来说是绝佳机会。因此,海信是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放手的。

不过当前的谈判僵局和错杂的合作关系,并不会给海信固守美洲夏普带来更有利的支撑,而且因为“商标合同期”就只剩下4年使用时间,可能海信只是帮助鸿海培育了这个品牌,到了该收取红利的时候就要还回去了。没有了夏普品牌,墨西哥工厂的产能只靠海信一个品牌可能消耗不完,从而出现产能过剩等困境。

面对此种局面,海信要做的就是充分借助夏普品牌影响力巩固海信品牌在美洲市场的地位,进一步深化国际化战略,尽力让海信电视在夏普商标使用期限内攻下全球第一的霸主地位,到那时候就算还回商标也动摇不了海信的根基。据悉按照海信的规划,未来海外市场要占大头,国内市场占小头。海信已经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设立研发中心,海信的彩电已经在进入欧美、南非、澳大利亚等市场,其中在南非和澳大利亚均名列前茅。

俗语云:谁能笑到最后,谁才能笑得最好。现在,对鸿海和海信来说,比拼的是速度和耐力,就看谁能让夏普发挥最大的价值,海信要利用接下来的4年实现全球第一的野心,鸿海则要真正的让夏普重回往日风采。4年之后,再看鹿死谁手!

其实这已经不只是一场简单的夏普北美的经营权争夺战,更是一场海信为首的中国企业,对夏普为首的日本企业,在全球彩电市场的战略超越和全面领跑!

=====

智家电(ijiadian):智能互联网时代家电第一自媒体,关注互联网智能化拐点时代的家电产业转型进程。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