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苹果收取过路费背后的硬件窘境

 智家电 2020-07-01


在苹果基于其封闭的操作系统下应用程序商店,向第三方应用服务 提供商收取“过路费”的背后,正是硬件增速放缓、利润下跌,不得不靠平台和服务收费。由此这也进一步折射接下来整个消费电子硬件产业趋于成熟之后,企业发展必须要寻找多条腿走路的新支撑。

季辰||撰稿

“此路是我开,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钱”。近日,随着苹果公开对其应用程序商店内的所有服务提供商相关应用程序中,涉及的打赏等服务要收取“过路费”一事,引发微信的公开反对,以及大量弱小互联网服务商的被迫接受。

此事也引发外界对于苹果此举的各种议论和分析 。可以说,从商业规则的角度来看,苹果应用程序商店作为一个平台,向入驻其中的各个内容和平台服务商收取“过路费”甚至“进场费”,无可厚非。但是,微信之所以反对,则是对苹果的“一刀切”政策不认同。认为,打赏只是用户对用户的直接交易,并不涉及平台方的内容服务,不应该从中还要收费。

不过霸道的苹果似乎并不接受微信的诉求,而是采取一刀切的政策。结果就是今后所有苹果手机用户,在通过各种APP软件平台给自媒体、直播主打赏时,苹果都要从中收取相应的“过路费”,一般来说是三七开。

苹果此举背后,其实目的并不复杂。一方面,是要强化对自家应用程序商店内各个应用服务商的管理,就像国美、苏宁等大卖场,在自家门店统一各个家电品牌的装修风格,以及导购话术,产品布局一样。苹果就是希望借此机会,强化其管理职能,从而更好的规范服务商,服务用户;

另一方面,则是基于苹果手机等硬件产品近年来在市场上出货量持续下跌,造成的结果则是必须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应用程序商店的规范化管理,特别是通过收取“过路费”,从而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和回报。其实对于整个互联网产业来说,所谓的开放平台甚至都是内部开放、外部封闭。

最近两年,苹果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不断从“数量多”转为“实力强”,三星、华为、戴尔、微软等企业在手表、电脑、操作系统、智能家具方面争夺市场,并且吸纳苹果诸多特色功能,使很多苹果用户开始尝试其他品牌的产品,安卓手表系统甚至向iOS开放,在这种压力下,苹果必须寻求改变。

从苹果当前的一系列动作上可以看出,苹果不仅着力提高操作系统的生产力,而且硬件产品也在随之改变,在轻办公用户最青睐的iPad产品线上,推出带笔的大屏iPad Pro。同时为弥补iOS应用生产力的缺失,苹果以无风扇低功耗,可运行macOS和Windows系统的MacBook加以补充。而面向视频编辑、游戏玩家的高性能产品MacBook Pro也变得更轻薄。

这一切都依托苹果技术创新力,涉及系统UI,电池、处理器技术,以及工程设计等诸多方面,并更清晰地划分用户界限。不仅是苹果,如今许多知名品牌的研发重点都在从外观,转向技术。屏幕方面,苹果将在手机新品中使用OLED屏,并着力研发microLED,在处理器方面,苹果、三星、华为都已具备自主研发的能力。

未来存储芯片、传感器等核心技术将成为各大厂商的发力点,而AR、VR以及智能家居将成为他们未来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回看苹果,此次针对应用程序商店的各个厂商们征收“过路费”,只不过是在立规矩,苹果不会为“烧饼钱”得罪软件开发商和内容提供方以及中国用户。核心原因是苹果对产品竞争力具有十足的信心,并以此作为赌注。随着中国内容付费机制逐步完善,科技企业间技术争夺战愈演愈烈,苹果的日益增大的竞争压力,其分成机制也将变革。

====

智家电(ijiadian):智能互联网时代家电第一自媒体,关注互联网智能化拐点时代的家电产业转型进程。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