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负阴而抱阳,老子思想简述

 乐道子真 2020-07-01

         说起老子这个人,他的身世和思想一样神秘玄之又玄,司马迁时都已经不清楚他的身世了,只提供三个可能的选项,或曰:老聃、老莱子、太史儋,对于这种身世考古不是我们的重点,这个就留给那些专业的专家了。

我们感兴趣的是通行本王弼注的《老子》和帛书本《道德经》参照中说了什么,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发,这是我们重点要说明的。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截至2014年,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老子》已有一千多种,是除《圣经》之外,被译成外国文字最多的文化经典。另有一则消息报道,《老子》已先后被一百零四人译成德文;每四户德国家庭就有一本《老子》。德国诗人海涅盛赞康德:

罗伯斯庇尔砍了路易十六的头,康德砍了上帝的头。

而我们的老子在2500年前就砍翻了上帝和天的头,用不可言说,难以认识的“道”代替之。这在思想史上,是极为革命的大事。从而为中华民族减少宗教迷狂、增进理性光芒开辟了道路。

虽然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知者不言,

但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的思想,我们又不得不说,亦如其所言:“强行者有志,”

那就让我们做个有志青年吧,知其不可而为之。

《道德经》文本里最重要的概念就是“道”字。道是不能说的,但又不能不说,不研究清楚它的概念,很难读懂老子的思想及他的根本关怀。但不能太过执着于他的文字,文字是渡河的船,渡过河后要把它忘了,上岸后还把船扛在身上就不明智了,这也是道家的“破执”,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庄子所言,得鱼而忘筌,得兔而忘蹄,得意而忘言。

一、“道”是什么?

道,简单的用一句话说就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当然还有一些其它延伸的定义,

下面我们将对“道”做些文本分析:

1、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

如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四十二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五十一章》“势成之,”依帛书本改成“器成之”

这里说的是万物的来源。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十六章》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三十四章》

这里说的是万物的最终的归宿。

2、“道”内存于万物之中。如下: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第四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六十二章》

3、天地会消亡。但“道”永远存在,不随万物的消亡而消亡。

如下:

道乃久,没身不殆。《十六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第二十三章》

4、道是不可言说,没有名字,是勉强命名的。

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一章》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二十五章》

道常无名。《三十二章》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第三十七章》

道隐无名。《四十一章》

5、道是一种处世境界和规律。如下:

功遂身退天之道

《第九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二十四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

综上所述: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即超越又内存于万物中,不随万物的消亡而消亡,永远存在,是万物运行的规律和准则。但道又是难以言说,勉强命名的,这是让我们不要执着于文字以及事物的表象,而是透过表象感受那背后的真实。“道”即是万物背后的真实,是最大的本质,万物中也有相对的本质,如名的本质是实,人的本质是德,德的本质是顺道而行(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顺道而行才符合自然。

二、自然是什么意思?

自然一词在《道德经》里出现过五次,意思是自己如此的样子。如下: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七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第二十三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五章》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常自然。《第五十一章》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终上所述:自然是自然而然,自己如此的意思。

那人自己如此的样子应该是什么?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之明”《第三十三章》

子贡入,子曰:“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颜渊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荀子·子道》)

综上所述,孔子和老子都认为自知比知人更重要。

西方的哲学家也认为“认识你自己”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

如刻在希腊雅典神庙上的箴言之一就有“认识你自己。”这也是苏格拉底提出的最经典的命题之一,包括近代西方哲学家尼采在其的早年诗作《人生是一面镜子》中写到:

人生是一面镜子,

我们梦寐以求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

从中辨认出自己!

李小龙先生也写过一首著名的诗《我是谁》

“认识你自己”是大多数哲学家都会思考的问题,而老子对于如何认识自己则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就是“虚静”两个字。

如其在:

《第三章》曰:虚其心。

《第十六章》曰:致虚极,守静笃。

《第十五章》曰: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第五十七章》曰:我好静,而民自正。

《第二十六章》曰“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虚”即是:为学日益,不断的吸纳万物。这个学,不只是书本,而是包含了对事事物物的学习感悟。

“虚”就是在积蓄能量,积蓄的越深,飞的越远。

所谓:“伏久者,飞必高。”

就如树根扎的越深,就长的越高,入的越深,弹的越高。就如我们要跳高,就先得下蹲。拳击运动,先迂回,然后出重拳。

“静”则是:为道日损,就是不断的减少多余无益的欲望。

多余的欲望就是镜子上的灰尘,需要时时勤拂拭,才能让“心灵之镜”不断明亮,从而照见本真的自己,了解自己本性和禀赋。

《庄子·天道》有言:

“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静不但能照见自己,即认识自己,更能照见万物。

虚而静、静而明、明而动、动则刚猛,

所谓:静若处子,动若惊雷。

然后再往上提升,即老子所说的,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无不为,就是与道合一了,因为道也是无为无不为的,道之自然即是对“虚静”的超越。

说到为学日益,老子不是说过“绝学无忧”吗?

老子的“绝学无忧,”不是让我们不要学,正如老子常说:“要复归于婴儿,”也不是让我们变成婴儿,而是让我们学习婴儿纯净的状态,学习那些不满十二个月的婴儿,就如家里的圣人,如如不动,宠辱不惊,没有知识,不会说话,更不会被社会上的名利诱惑打动,只是有无穷的好奇心和无限的生机。当然你不能弄疼他,让他饿着了,那他就会睡着本性哭给你看,这种依循本性而为,其实就是无为。

同理“绝学无忧”也不是让我们不要学,老庄就是当时最有学问的人,老子是周守藏室之史,孔子都向老子学礼。庄子更是广博,司马迁说庄子“其学无所不窥”

以老庄这样天才中的天才尚且读了最多的书,何况是一般人呢?

“绝学”就是让我们不执于自己的闻见,

如老子在《第二十二章》所言:“不自见,故明,

又如《第二十四章》所言:“自见者不明,”

再如《第七十二章》所言:“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

只有忘掉闻见的知识(绝学),剩下那些融入身体里自然应变的智慧,才是我们的,只有不执着于所闻所见,即忘掉分别心,放空已有的思想,才能和大道融成一体,才能无忧。保持虚静的状态,虚则纳物,静则照物,从而了解自己的本性禀赋(德)所在,随着禀赋自然的发展,就是无为。无为不是让我们无所作为,而是不刻意去为,无心而为。老子讲到为的地方不少,如:

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

“为无为”《第六十三章》

这是用无为去为,就如《道德经》最后一章所言:“圣人为而不争。”

顺着自己的秉性和禀赋去为就是无为,就是他们的自然状态,就如鱼游江海,鸟飞高空,它们都是顺着本性而为,也是他们的自然状态,自然和无为其实是一个东西如:

老子所云: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道常无为无不为《三十七章》。

《庄子·天地》篇说,“无为为之之谓天,无言言之之谓德。

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地》

《庄子·秋水》篇说,“何谓天?何谓人?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

庄子这里的“天”就是自然的意思,而天是“无为为之的”

是以:

道法自然,法的是它的本真之性,无为无不为是本真之性的运动。就如水一样,无形而无不形,在杯子中就是杯子的形状,在瓶子中就是瓶子的形状,在茶壶中就是茶壶的形状,在方则方形,在圆则圆形,无常形,随物而赋形。故老子曰:上善若水……而几于道。

人也应该顺着自己禀赋的而为,就是与道合一了。

老子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第七十七章》

孔子也说:“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

《阴符经》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易经》云:“观天道,以立人道”,“顺乎天,而应乎人”。

学问做到最后的境界其实是相通的,就是要是安顿自己,安顿世界。即使过程不一样,但最终的境界是相通的,如孔子所言:“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人也应当顺应天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就是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人,而不是锦上添花的人,即:君子周急不继富,这样就是“替天行道”了。奋进在这一过程中,要常保“虚静”的心态,才能不断认识自己,实现自己,升华自己,以达到无为无不为与道合一的境界。

三、负阴而抱阳

老子在《第四十二章》有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傅佩荣先生的翻译:

道展现为统一的整体,统一的整体展现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流而形成阴、阳、和三气,这三气再生出万物。万物都是背靠阴而面向阳,由阴阳激荡而成的和谐体。

老子的这段话极为重要,内涵又极为丰富。

《淮南子·天文》:“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荀子·天论篇》“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这里的“和”非常重要,

《国语·郑语》有云: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万物是在主动力和受动力两种力量的交融中产生,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必是阴阳相合以致和谐,才能孕育万物。

“和”应用于日常生活的中也非常重要,如: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礼之用和为贵等等。

自然界中也如此,

凡事都需要和谐,鲜花需有绿叶配。

蓝天应有白云衬,湖泊需有鱼儿游。

杂而不厌,如果只有一种色彩,看久了难免就会腻,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即差异中有一种和谐。

而其中的,负阴而抱阳,更能给我们深刻的启发。

就如命运给你磨难,你应该蔑视它,如果你软弱了,正落入它了圈套,成为其罪恶的帮凶,这等于陪了前途,又输了尊严,聪明人绝不干这种蠢事。人生如果有奥秘,也不过是挫越勇,败愈战,自强不息而已。

泰戈尔诗云:“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即告诉我们在遭遇挫折失败后,我们不能退缩害怕而裹足不前,反而要在休整后,以更勇猛的姿态前进,这样才是负阴而抱阳,才可能展现生机。就如命运给你越多的苦难,你越要以乐观对抗之,以使其达到和的状态,正因为我们历经磨难,所以我们需要更加努力的奋斗,否则不就是被命运白白欺负了吗?那如何对得起自己所经受的苦难?

是以必负阴抱阳以对抗之,如果是负阴而抱阴,则阴气太甚,内外交相攻,则人危矣,是以负阴则必抱阳,中和之以和天道,而得生矣。

这其中充满了对辨证规律的超越,而它们的指向都是达到一种生机,而不是消灭,超越阴阳对立,而转向一种和谐体,即:冲气以为和,从而涌现出一种生机。

四、道德经的运动观

老子说: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

又说: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

这里的反,包含两义,即有相反的意思,也有返回的意思。

如《第十六章》所说: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易传》亦云:“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泰·彖》

这两者的观点可以互相印证,都强调了万物循环反复的特征。

各复归其根,即是:万物的运动是向道返回,而万物之中只有人最特别,他们有认知,

有了偏差的认知,就会脱离本性而背道而行。是以人要常以“虚静”的状态往道回溯,

以“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方式顺应道行。

另一种“反”的意思,即是相反的意思,向道返回是物之道,往相反方向运动是物之用。

如王弼在“反者道之动”下注云:

“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有以无为用,此其反也。”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里引诗人勃莱克(Blake)的诗曰:

“无反则无动:引与拒、智与力、爱与憎,无之人不能生存。

又如: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举之;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三十六章》

正如一句谚语所言:

上天欲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第五十八章》

恃福变祸,转祸为福,事物总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运动,这需要各种条件的集合。

再如: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七十七章》

天之道的规律是让万物保持一种动态的均衡,有道者当效法天之道以行之。

说到《道德经》的运动观,不得不提一句话。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第十五章》

意即:

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

谁能在安定中活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

这句话德国的哲学家海德格尔非常喜欢,并让他的中国朋友萧师毅先生写下来,放在他的书房。

这句话非常值得注意,为什么?

很多人一说到道家,就说其消极无为,柔弱顺从,好像什么都不要做,睡梦里收获。

包括鲁迅先生在《出关的关》这篇文章中写到:

“至于孔老相争,孔胜老败,却是我的意见:老,是尚柔的;“儒者,柔也”,孔也尚柔,但孔以柔进取,而老却以柔退走。这关键,即在孔子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无大小,均不放松的实行者,老则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一事不做,徒作大言的空谈家。要无所不为,就只好一无所为,因为一有所为,就有了界限,不能算是“无不为”了。我同意于关尹子的嘲笑:他是连老婆也娶不成的。于是加以漫画化,送他出了关,毫无爱惜。”

这是鲁迅先生和老子开的一个玩笑。

无为无不为不是一无所为,无为是无心之为,不刻意的为,是对“为”与“不为”的超越,是了解正反利弊后,更精准勇猛的为,不是蛮为,而是随顺自然的条件去为,如其所言:“动善时”《第八章》,而且老子是母性柔性的赞美者,极懂得欣赏女性之美,更是这种美的拥护者,而老子赞美的这种表面的柔弱中,又有着极为刚猛的行动力,如他所言,慈,故能勇,负阴而抱阳,反者道之动,如果老子活在当代,必大受女同胞的欢迎,会娶得一个美娇妻。

“浊以,静之徐清”和“安以,动之徐生”

这里的“静”和“安”是在精准目标和积蓄力量。

是一种行动前的准备工作。

亦如《淮南子·兵略训》所言:

夫飞鸟之挚也,俯其首;

猛兽之攫也,匿其爪。

又如《人闲训》曰:

“夫狐之捕雉也,必先卑体弥耳,以待其来也。”

是以,老子是了解了全盘的智慧后,一种更超然的动,这种动不是蛮动,而是随顺时机最自然的动。

即能入乎其内,我注经典;

又能出乎其外,经典注我。

不被各种表象和规范所限制,这种超然之动,必将事半功倍,如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里谈到的道家:

“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因他了解事物的正反利弊,好与坏都把握清楚,以一种更超然的智慧去动,所以每一次出击都能击中要害,不动则已,动若惊雷。即能用最小力量,获取最大的成果,在极纷杂的处境中,游刃有余,这需要一种超越的智慧,才能看的清楚。“自然”就是它的超越状态,自然之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说:道,周行而不殆《第二十五章》

又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第五章》

道周行万物,又不断循环反复的运动而不穷,它们运行的指向是一种动态的和谐,是以使万物不断展现生机。

如果你问老子“道”为什么这样运动?

他可能会答:“道可道,非常道”。

五、道德经里的认知三层次

根据傅佩荣老师的研究,《道德经》里的认知分三种,即区分、避难、启明。

有了区分就会陷入纷争,如老子所说: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第三章》

还可能被物欲所牵引而迷狂。

如: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第十二章》

这种迷物丧志,逐而不反;失性于俗,丧己于物的现象会导致欲令智昏。

这时就要把认知提升到“避难”的层次。

如老子所言: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第九章》

李白有诗云: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在《吴越春秋》中范蠡给文种的书文,也充满了避难的智慧,如下:

“吾闻天有四时,春生冬伐。人有盛衰,泰终必否。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惟贤人乎?蠡虽不才,明知进退。高鸟已散,良弓将藏。狡兔已尽,良犬就烹。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可与履危,不可与安。子若不去,将害于子,明矣。”

历史上的范蠡、张良、曾国藩都是深谙道家智慧的人,是以能功成身退。

又如: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

再如: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第二十八章》

这几章都是教我们如何避难。

唐太宗李世民有言: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但历史上践行这种智慧的人其实不多。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就说:

“我们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我们从没有从历史中得到过教训。”

其实早其将近一千年的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已经说过了,如下: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为什么悲剧总在不断上演?大部分原因是利令智昏。

认知的第三个层次“启明”。

启明就是人的觉悟,也是从道的整体来看万物。

如老子所言: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第二十七章》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是以,即无弃人,亦无弃物。

又如: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第十六章》

王弼注云:常之为物,不偏不彰,无皦昧之状,温凉之象,故曰知常曰明也。唯此复乃能包通万物,无所不容,失此以往,则邪入乎分,则物离其分,故曰不知常,则妄作凶也。

也是从道的角度去看,才能包容万物。

再如:

“不自见,故明。”《第二十二章》

“自见者不明。”《第二十四章》

这也是让人不执着于自己的闻见,而是要从整体的角度去看,才能达到“启明”,也就是从道的的视角去看。

自知者明。《第三十三章》

了解自己就是启明,这就是每个人都会问的“我是谁?”我为了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我这一生的禀赋和使命什么?这可能需要一生去寻找,如没找到绝不放弃。

马克吐温说:

“人的一生里面有两天最重要,第一天是你出生那一天,第二天是发现你为什么出生那一天。”

我是谁?这是个千古难题,道家提供了“虚静”的方法,让我们接近本真的我。如果找到了,里面就会有道展现出来,同样了解什么是“道”也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见小曰明。”《第五十二章》

大的东西是显而易见的,而那种细微、弱小,微不足道的事物,常被时人忽视。明者,见微知著,不会遗漏任何细微的事物。

《说苑·政理》有一个故事对“见小曰明”有所注解如下:

鲁国之法,鲁人有赎臣妾于诸侯者,取金于府;子贡赎人于诸侯而还其金,孔子闻之曰:“赐失之矣,圣人之举事也,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其身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赎而受金则为不廉;不受则后莫复赎,自今以来,鲁人不复赎矣。”孔子可谓通于化矣。故老子曰:“见小曰明。”

是以,启明即是从更高更全面的的角度去看待事物。

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五章》

傅佩荣先生翻译:

天地没有任何偏爱,把万物当成刍狗,

让它们自行荣枯。

圣人没有任何偏爱,把百姓当成刍狗,

让他们自行兴衰。

天地之间,正像一个风箱啊!虽空虚却不致匮乏,一鼓动就源源不绝。议论太多,很快就会走投无路,还不如守住虚静的原则。

这句话在我看来非常重要,儒家的荀子受道家思想影响在其《天论篇》开头第一句就是: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个天已经从儒家的天命观,变成了道家的自然之天,就是要人完全担负起自己的生命,不再倚靠那难以说清的“天”

正如《诗经·大雅·文王》所言: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亦如《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所言: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这里说的是个体人之觉醒,要人完全承担起个人的生命,我命由我不由天,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如《国际歌》里所唱: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老子用冷峻深邃的目光看透世间运行的法则,他只负责撕开真相,不负责包扎伤口,世间激荡的悲欢,丝毫不能动摇他,他冷酷的像命运的规律,不带一丝感情,任人品读,不要哭,不要笑,要理解。

唯有理解,才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自由,

唯有理解,才能让我们在一无所凭充满危机的世界中游刃有余。

唯有理解,才能让我们在一个充满悲剧和遗憾的人间获得安定的力量。

老子说: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第二十五章》

这是把人拔高到了与道、天、地同大的位置,这对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肯定,

其实这里真正大的只有一个“道,”

其它都会消亡,包括宇宙有开始也会有结束,也不能算大,而因为人能悟道,是以人的心灵可与道同大。  

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言: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这种境界在《庄子》里表现的更明显,如庄子所说:“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等等

这都是让我们觉悟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依凭于外在的条件,也是庄子所说的无待,有得于内,便无待乎外。才可能达到庄子所说的內不化,也就是逍遥游。

《韩诗外传》里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如下:

魏文侯问狐卷子曰:“父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子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兄贤足恃乎?”曰:“不足。”“弟贤足恃乎?”对曰:“不足。”“臣贤足恃乎?”对曰:“不足。”文侯勃然作色而怒曰:“寡人问此五者于子,一一皆以为不足者,何也?”对曰:“父贤不过尧,而丹朱放;子贤不过舜,而瞽瞍顽;兄贤不过舜,而象傲;弟贤不过周公,而管叔诛;臣贤不过汤武,而桀纣伐。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君欲治,从身始,人何可恃乎?”《诗》曰:“自求伊祜。”

确实,人生实难,终无依凭,大多数时候只能靠自己扛下所有,有人为了安顿心灵走向了宗教,或现实的成就。宗教信仰则需要各种机缘的成熟,如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认同,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

现实的成就更难把握,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就算获得了世俗的成就,就一劳永逸安顿身心了?显然不是如此。

道家的宝贵之处在于,每个人都可能通过理性和学习获得一种最终极的体验和安顿,而不需要靠宗教信仰,但是否每个人都能得到这种感悟呢?

显然也不是,庄子认为一个人到了“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状态才能展现精神,精神生于道,这样才能启明而觉悟,从而获得内心的安顿。

最后分享一首诗:

追逐

有些梦

还未起飞,就已折翼

有些爱

还未开始,就已结束

命运无常,世事难料

它运行在无定的轨道上

既不针对谁,也不热爱谁

出现于每一个不可思议的时刻

没有它不敢做的事情

而那些不屈的反抗者

用顽强的意志与其博弈中

展现出璀璨的价值

七、道德经的政治观

老子这书主要是写给统治者的,老子希望那些君王能够悟道自然,从而无为而无不为。

我们在上面的章节已经分析了“自然”的含义,即是自己如此的样子。而“无为”则是对“为”与“不为”的超越,即不执着于“为”或“不为”,而是因循自然,随顺时势的为,也即是无为,当为则为,当止则止,如无必要,勿增其为,饥来吃饭困来眠,一切都随顺自然。

君王的自然无为,是为了使民自正、自化、自富、自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并且君王要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即不弃人,亦不弃物。总是以最宽广的心去接受事事物物,如其所言:“求以得,有罪以免。”这是世间伟大宗教的共法。

如老子《第六十七章》所言: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三宝里排第一的是:“慈”,这是以道的宽广,母亲般的慈爱去包容事事物物,是以老子才会说:“报怨以德,”这是从道的角度来看的。当然,在现实社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会更加实用些。

老子说: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

只有那些愿意承担起国家社稷的污垢和不祥的君王,才能受到百姓的爱戴,人民的拥护。

常言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在《尚书·泰誓》里有言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论语·尧曰》亦言: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这些思想都体现了我们先贤伟大的政治思想。

《贞观政要》里记载了一个故事如下: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李世民)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虽然李世民比不上那些圣王,也达不到老子标榜的最高统治者的要求,但在帝王专制的皇帝里面还算不错的。

老子《第十七章》谈到有四种统治者如下: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

意思是: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只知道有他的存在;

次一等的,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

再次一等的,人民害怕他;

更次一等的,人民轻侮他。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就不信任他。

最好的统治者是那么悠闲啊,他很少发号施令。等到大功告成,万事顺利,百姓都认为:我们是自己如此的。

李世民大概处于百姓亲而誉之的位置。

第一等就如“尧天舜日”人们只知道他的存在,却感觉不到任何压制和束缚,说明教化自然流行,人人各安其分。

如古《击壤歌》里所言: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后面三种统治者在老子看来就是“每况愈下”了。

说到古代的政治主要有四种:即德治、礼治、法治、刑治。这四种是互相为用的,即每个时代都有这四种制度,德礼使用的比重越大,说明社会运行越加良好。在小部落时代人数不多,比较偏重德治,随着国家的发展,人数的增长,礼治、法治的比重就会增加,但德治是非常关键的,制度不可能完美,如果领导人是无德之人,一定会找到制度漏洞中饱私囊,是以德必不可少,德者,才之帅也。

最差的是刑治,刑治用的比重越大,说明社会越乱,所谓乱世用重典。

在《论语》里孔子有一句话正好涵盖了这四种制度。如《论语·为政篇》,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意思是:

以政令来教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免于罪过,但是不知羞耻;以德行来教化,以礼治来约束,百姓知道羞耻,还能走上正途。

这一句话就包含了德治、礼治、法治,刑治。德治、礼治是比较好的,法治或刑治则有后遗症的,儒家与道家在某些方面是可以相通的,也反应了儒道面对了同样的时代背景,孔子在论语里也说过“无为而治”这四个字,虽然与道德的“无为而治”内涵不完全相同,但有些地方是可以借鉴参考的。

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第五十七章》

孔子说:政者,正也。《论语·颜渊》

《礼记·礼运篇》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尚书·洪范》中亦言:

“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

这些资料都强调政治需要公正。

人要活下去有两个条件:仁爱和正义。

一、仁爱:让人活下去,孔子说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就是仁爱。

老子的慈,也是内涵深刻,范围宽广的爱。

正如傅佩荣老师所言: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与他对待弱势的程度成正比,越文明的社会,越关怀弱势团体。相反地,越是野蛮的社会,越是欺负这些老人跟孩子。

二、正义:让人觉得活得有意义。

孔子老子都要求社会正义,唯有社会正义机会均等,才能激发更多人走向正道,才能激发普通民众的奋斗精神,这也是中国梦的基础。

对于政治,老子在《第五十九章》还提到:

“治大国若烹小鲜。”

这是让统治者除非必要,否则不要轻易扰民,肆意妄为,否则伤筋动骨,于民于国都不是好事。即使到必须要改的时候,也要了解正反利弊的意见,然后进行整合,以制定出更好的制度,千万不能盲目行动,以至于“朝令夕改”那是很糟糕的,不慎其初,而悔其后,不亦谬乎?

是以老子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提到大国的做法还有以下章节: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第六十一章》

意思是:

大国居于江河的下流,处于天下雌性的位置,为天下所归附。雌性总是以安静来胜过雄性,因为安静才可处于下位。所以大国对小国谦下,就取得小国的信赖;小国对大国谦下,就取得大国的信任。所以,有的是靠谦下来取信,有的是因谦下而取信。大国不过是想聚养人,小国不过是想归附人。这样两者都可以满足愿望,而大国应该处于下位。

这里最重要一句话就是“大者宜为下”,亦如他在《第六十六章》所言: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意思是:

江海所以能成为百川归往之处,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这样才能让百川归往。因此,圣人想要居于人民之上,一定要言语谦下;想要居于人民之前,一定要退让于后。如此,圣人居于上位而人民不觉得有负担;站在前列,而人民不觉得有妨碍。于是天下人乐于拥戴他而不会嫌弃。因为他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与他争。

庄子总结老子的思想是“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庄子·天下》

就如《第八章》所言: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说:“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耶?”

《淮南子·齐俗训》中对:“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有如下注解:

狐丘丈人谓孙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孙叔敖曰:“何谓也?”对曰:“爵高者,士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处之。”孙叔敖曰:“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是以免三怨,可乎?”故老子曰:“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

人低为王,水低成海。这些都是老子写给统治者的灵丹妙药,老子所认可的领导方式是以“服务代替领导”,如其所言: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第十章》

“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第六十章》

“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第六十六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第八十一章》

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对科技工作者说到:“我愿意当你们的后勤部长,”与会科技工作者都激动不已,于是中国迎来了一个科学的春天。

这也是老子以“服务代替领导”的理念。

虽说老子主要是写给那些统治者的,我们普通人也能从学到深刻的智慧,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统治者,也就是通过“虚静”从而达到启明,觉悟人生的大智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