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借钱要注意!分清“欠条”和“借条”的区别,弄不好钱就没了

 村朴 2020-07-01

现在社会相互之间借钱好像是避免不了的事情,特别是在农村,大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亲戚朋友和邻里乡亲之间相互借钱借东西更是常见,但是在以前大家都爱面子,很少提出让别人写个凭证。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有了一些法律意识,一般在发生借款时都会要写个书面的东西,但是这个凭证到底咋写?可能很多人也不见得清楚,是写“借条”呢?还是写“欠条”呢?二者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大家还是要弄弄清楚。

如果遇到一般人,可能不会抠字眼也就算了,但是如果遇到了一些别有用心的赖皮鬼,那可就麻烦了。“借条”和“欠条”虽然看起来只有一字之差,并且从表面上看好像意思也差不多,但是其实是非常不同的。如果马马虎虎地写错字,那这一字之差就有可能让你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打水漂。

首先,“欠条”确实能体现出一定的债权和债务关系,但是具体是什么债务却不清楚,它的法律效应也不如“借条”。一般在没有注明还款时间的时候,借钱出去的人应该是在写欠条的两年内收回款项,否则过期就无效了。

其次,借条相对来说比较明确,它是一种借款合同,上面注明了双方的债务和债权关系,如果在借条上没有注明具体的还款日期,那么借钱出去的人一般在借贷发生的二十年内都可以主张自己的权利,同样超过了二十年,这个借条也是无效的。

例如,刘大爷借给了王大爷五万块钱,并且在事后也写了个“欠条”,上面也没有写具体的还款日期。过了两年,王大爷还不想还钱,刘大爷就到法院去把王大爷给告了,但是法院判定的结果是这个时间已经过了两年,已经超过了欠条的诉讼时效,刘大爷已经丧失了自己的诉讼权,换句更直接的话说就是刘大爷借出去的钱想要回来是不可能了,五万块钱等于白白地打了水漂。

因此,小编在此奉劝大家,赚钱不容易,借钱需谨慎,更要写好“借条”,否则,给自己带来损失,那可就不美了,农民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