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农村,经常看到有些人回收旧木头,却能年入几十万,靠谱吗?

 村朴 2020-07-01


只说真话的农民公众号

我们在农村经常可以看到农户的院子里摆放了很多的树枝,很多农村人家里烧的还是大锅饭,他们经常需要树枝作为烧火的源头。这一到快冬季,很多地区都已经落叶了,也有一些树木因为年老风化而掉下来,农民就会将他们收集起来然后带到家中用来做饭或者取暖用。

在农村人的眼中,树枝或者树干的作用不是很大,而且住在这靠近果树或树林的地方,可谓数不胜数,所以也不是特别的稀罕。但是,我们偶尔也可以在村里看到有人会专门到村里收各种树枝或者成为“碎木”树枝,他们一般都不是免费要的,只要农民愿意卖给他们,他们一般会按均价5毛钱每斤的价格买回来。农民一看这么不值钱的东西还可以卖钱,一般都会很爽快的给了。

农民对于这些便宜卖出去的碎木没有什么概念,就是觉得自己还赚了一点点小钱,但是对于买他们“碎木”的人的想法是什么?还是不太理解。有一些经常外出见过世面的人,就会知道一些门道。他们知道这些“碎木”都是一些初级产品,但是经过加工之后,都会变废为宝,提升价值,这样一斤5毛钱的“碎木”,转眼可能变为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东西。这是从这几方面来看的:

一是卖给发电厂和造纸厂。国家近些年来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倡导绿水青山。而造纸厂和发电厂是最污染生态环境的。我们都知道纸的来源是树木,但是国家规定禁止滥砍滥伐,所以这也就断了造纸厂的来源,所以收这些谁都不需要的“碎木”作为他们造纸的来源,既相应了国家的号召,也让自己工厂顺利的运营下去。

二是制造各种小家具、小物件。现在的人们在生活中讲究的是精巧,他们喜欢在自家摆放一些精致的物件,但是又不想使自己生活的环境显得不舒服,就想摆放天然类的东西,这个时候木头雕刻的一些小产品就派上了用场,这些看似初级的木头,在经过人工的雕刻之后,赋予了灵魂一样,一下子就提升了它们的价值。

三是卖给农民做农业生产。我们生活中吃的菌类除了山里纯天然,就是人工种植的了。像我们吃的很多菌类,将“碎木”变成“碎木渣”,然后创造出潮湿的环境,便于菌类的生长繁殖。这对于从事菌类生产的农民来说是非常有用的。看到这里,是不是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些“碎木”的价值的体现了吧。

说真话的农民公号:cunpu2017

        农刊

政策 · 补贴 · 农生活

2019年最新农村补贴政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