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大成神 | 依恋现象的分合原型探讨及泛化于万物

 z55j03b55 2020-07-01
  
  普通人或许没听说过儿童依恋理论,它有点专业研究术语的味道。但关联的分离焦虑,即使不知道这个名词,没吃过猪肉,绝对见过猪跑。因为分离焦虑在生活中很常见,说所有人都熟悉,也不为过。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时,撕心裂肺的哭声,一定记忆深刻。这是最典型和普遍的分离焦虑体现。

  对于孩子来说,离开代表安全港湾的父母,踏向未知的世界,是充满恐惧的。因此他们才会哭喊着不要离开我。因此,很多小孩子一开始都不愿意上学,除非他们熟悉并感受到了学校的快乐之后,焦虑恐惧才会消失。

  婴儿最早的分离焦虑在六个月的时候出现。心理学研究指出,婴儿一开始和母亲是一体的,仿佛母亲是他的一部分,满足他的各种需求。逐渐地,儿童的大脑发育,记忆增加,开始将一些复杂的现象关联起来,比如母亲放下自己的【分离】,意味着之后可能被忽略,无法满足自己需求。因此婴儿开始不满与抗议,特别黏人,也就是说,他们开始意识到分离。这是婴儿照顾者最神疲力竭的阶段,与此同时,婴儿认生,也因为记忆的增强而出现,进一步加强了分离焦虑的体现。

  因为依恋,所以不愿意分开。早在二战末期,心理学家约翰.鲍比研究少年小偷,开始好奇母子关系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哈洛,也通过最有名的恒河猴代母实验,确定母子感情不是源于食物提供,而是源于其他软性的东西,比如柔软温暖的肌肤接触。俗话说的有奶便是娘,被证明是错误的。

 约翰.鲍比进一步研究,总结了几种儿童的不同依恋类型。关于其原理与表现,具体请看下面的视频。


   分离是独立发展的起点。婴儿的成长将经历四个象征性分离/独立时期。

首先是脐带,意味着公用营养的结束,婴儿独立学习进食。

其次是身体,也就是六个月时,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与母亲分开的,能觉察到自己的身体存在,这将让他们展开,有意识地学习更复杂的综合身体运动,比如坐,怕,走路等。

第三是意识,大约15-18个月大的时候,婴儿逐渐具有了自我意识,能够认出镜子里的人是自己,她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于是将镜子里的自己和现实的自己对应起来。这是心理上的断奶,从此婴儿必须自己去探索和发展自我意思了。

最后则是人格,是没有统一具体期限的,每个人有自己的节奏和境遇。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没有达到。孔子所说的三十天命,四十不惑,或者五十天命,六十耳顺,大概严格来说,他说的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才算是人格独立完成。但是它的开启阶段,是从我们进入社会独立谋生开始的,这是检验自我意识强度的最终关卡。

  有人说,分离焦虑最终会逐渐消失。但人的发展是持续的,旧的分离焦虑,因为学习适应而熟悉之后,确实消失了,但人始终是不断往外探索世界的,新的压力持续产生。

 这本是一个量力而行,脚踏实地的成长过程,但前一个阶段的课题,我们通常没有完成,又开始面对新的难题,我们最终不堪重负,不得不停下来,或者说我们形成了一种后天无意识倾向,我们更喜欢舒适区,不再愿意去探索冒险,而是按部就班,生命力或好奇心,就此枯萎。

  最早的难题,源于我们与父母建立的依恋类型是否是稳固安全的。这份心理上的依恋模式,将贯穿到我们长大后的人际关系。现代人们亲密关系的矛盾困惑,正是不安全型依恋的体现。


  依恋与我们众生相伴,它通常是无意识的,如果说人生有剧本,我们自己是编剧,或许人物有其个性,比如我们的天生气质,而后天的早期互动,就如同故事的开端,是重要的一环,但并非决定论。建立了安全依恋的孩子,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若是遇到更大的困难,或许也会动摇。而非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若能意识觉察原理和表现,也并非不能建立新的安全依恋。

  我们常说社交恐惧症,也属于分离焦虑的体现,与熟悉模式的分离而感到焦虑乃至于恐惧。

  一些自来熟或很自信的人,很大概率是安全性依恋,因此不害怕未知与陌生。但是天性内向,婴儿期本就要求父母细腻才能建立安全依恋,但太多人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她们身上也还背负着自己的依恋创伤,仓促地成为了新手父母,于是悲剧无可避免发生了,抑郁现象变得普遍。

  
  更延展来说,妈宝男巨婴现象,是第三阶段的自我意识分离的失败。吞噬性的父母,无论是溺爱型还是控制型,都导致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心理脐带,还连接着父母,在踏入社会时,也没有心理仪式的觉察,而无意识地带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人格始终无法开始独立,依赖父母,这是隐形存在的普遍现象,在集体文化中尤其明显,因为我们的文化,并不鼓励个性,无形中增大了独立的难度。

  心理学精神分析表示,人的成熟,必然要体验象征性的弑父,也就是说,在那之前,亲子之间并不是对等的人格。父母曾经是仰望的英雄,将回归到凡人,旧的他人英雄倒塌或死亡,人自我内在的新英雄才能站起来。

  依恋本质上,是分与合的舞蹈,分合是最古老的原型。分合原型中嵌套着新旧原型。东方文化的阴阳代表熟悉与陌生,已知与未知。而乾坤天行健厚德载物,正是分合的最佳示范。道德经也说,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

  世界是无限变化的,我们不能停滞。而因为恐惧与焦虑,我们执着于舒适区,执着于熟悉与稳定,抗拒变化,固步自封,停步不前。俗话留下了关于诸如坐享其成,坐井观天,必然坐吃山空,坐以待毙。因为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命运之轮在加速,跟不上速度会越来越坎坷,甚至摔倒,比如疾病和灾难等。

  我们也可以提前一步成长,那将是信步闲庭,感到生命的乐趣与喜悦,主动去选择和创造并为此负责,而不再是被动与身不由己。这意味着我们要梳理整合生命的过去,认识自己的本质,不再一心外求,而是将更多注意焦点放到内在上,释放曾经的创伤,接纳和完结曾经的课题,不再摇摆于过去与未来,不再沉溺悲伤的过往,而期待美好的未来,不再认为自己的生命是受害者,而是真实地回到当下,有意识地去聚焦自己想要的生活,理想就此落地生根,不再遥不可及。

   扩展性来说,不止是个体如此,团体也是一样。依恋现象也适用于国家。

  举例来说,美国当年是被英国放逐的,最终它如同宙斯一样,一跃而上,取代了曾经英国的地位。但集体意识与文化的创伤也是存在的,更难消失。因此美国后来体现出焦虑型依恋模式,国家拟人的话,它的人际关系是霸道的,当老大,走控制路线,结局很难HAPPY ENDING。

  我们的国家诞生于千疮百孔之间,旧中国和传统文化这个母亲,我们是回避的,也曾彻底否定(弑母),并没有自我独立,是完全抛弃的冷漠型依恋,并不是安全型。建国后,我们也是被孤立排挤的,艰难地摸索,学习成长。此刻,或许我们经济有了一定说话的底气,但物质的安全依恋,就够了吗?精神呢?

  再比如一直被制裁的国家,朝鲜或伊朗等,那就是非常典型的野蛮生长型,属于回避型依恋,其国际关系也属于回避型。当然,每一个国家如同个体,有着各自的特点,于是回避也各有特色风格。
 


  再上升到人类整体,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无疑也是初生婴儿。作为个体,有世界观。面对星辰大海,我们人类的宇宙观是怎样的呢?我们是否自大,认为宇宙文明就只有人类?还是说我们感到自卑渺小,害怕异形的攻击?还是说,我们坚信自己的存在意义与价值,认为万物平等,即便与更厉害的人,种族相处,即使去到一个陌生的世界,我们内心都有着厚实坚固的心灵港湾,我们可以不卑不亢?

  圣经里的伊甸园故事,某方面来说,也是一种放逐,也是一种分离与独立的开始。或许这个故事表明,人类集体潜意识里,有着无形的巨大创伤,有愤怒,有遗憾,也有怀念。但流浪的孩子,终将衣锦还乡,创伤终将释然,心智与灵性的意识上,正式地长大成人,不,长大成神,万物合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