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拉伯人跨过直布罗陀海峡,为何止步于比利牛斯山脉?

 地图帝 2020-07-02

从地图上看,如果把欧洲和北非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地中海就相当于大陆中间的一个湖泊,而沟通南北两地最近的通道就是东部的巴尔干半岛和西部的直布罗陀海峡。事实上,当横空崛起的阿拉伯帝国以风卷残云之势向欧陆挺进时,也正是沿着上述两条路线进发的。然而奇怪的是,东线部队受阻于君士坦丁堡之后,西线部队曾一度成功跨过直布罗陀海峡并在伊比利亚半岛站稳脚跟,但当其试图一鼓作气向高卢(今法国地区)扩张时却被迫受阻于比利牛斯山脚之下,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公元632年,穆罕默德率军完成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自此以后阿拉伯人开始以前从未有过的速度向四方扩张。在阿拉伯人的弯刀之下,邻近的叙利亚与伊拉克首当其冲,随后便是位于伊朗高原的萨珊波斯王朝。独霸中东之后,阿拉伯人面临着方向性的抉择难题:向东不仅有高不可攀的葱岭天险,葱岭以东更是强盛的大唐帝国;向南是广阔的印度洋,在海洋文化尚未觉醒之前,南方已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极限,那么接下来可供选择的就只剩下向北或向西两条出路。

从历史上看,具有地理优势的小亚细亚显然是阿拉伯人的首选对象,因此向北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继而攻克巴尔干半岛成为阿拉伯帝国最初的战略规划。不过事实证明尽管欧洲军队在阿拉伯人的热情面前不堪一击,但拜占庭帝国却没有完全辱没祖先的好战基因。阿拉伯军队数次围攻君士坦丁堡均以失败告终,博斯普鲁斯海峡成为阿拉伯人不可逾越的天堑,显然向北进攻欧洲这条路堵死了。此刻放眼世界,还有哪条陆上通道可以直达欧洲呢?唯有地中海的西岸,从摩洛哥北端跨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伊比利亚半岛(今西班牙和葡萄牙地区)。

不可否认,这一时期阿拉伯人的意志确实异常坚韧,如此规模巨大的“战略迂回”在出炉之后便迅速得以实施。阿拉伯帝国从新月沃地出发,沿着北非海岸先后征服今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土地。在这里阿拉伯人同化了当地的柏柏尔人,而后者成为阿拉伯军队最为忠实的盟友和前锋。公元711年,七千名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组成的联军跨过了直布罗陀海峡,但迎接他们的却是内讧不断且早已没落的西哥特王国。这个建立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的日耳曼王国实在拿不出什么值得称道的战绩,甫一交手便败在阿拉伯军队的铁蹄之下,西哥特王国随即覆灭。

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阿拉伯人再次率军出征,这次的目标是一山(比利牛斯山脉)之隔的高卢。只要拿下高卢,接下来就可以直扑亚平宁半岛,然后自北向南突入巴尔干半岛之后就可以对君士坦丁堡形成两线夹击之势。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即便是今天的战略家也很难有这样的胸怀和胆识,但可惜的是高卢人不会束手就擒。此刻盘踞在高卢的是立国两百余年的法兰克王国,面对来势汹汹的阿拉伯人,法兰克军队做了详尽的侦察和军事动员。相对而言,阿拉伯人却犯了轻敌冒进的大忌,结果在法兰克统帅“铁锤查理”的带领下,欧洲军队打败阿拉伯人。

图-西班牙人

事实上,抛开一切偶然的因素,阿拉伯军队在侵入伊比利亚半岛之后已然是强弩之末。几经拉锯之后,双方在比利牛斯山脉附近达成平衡,尽管法国保住了欧洲传统文化的血脉,但西班牙却开启了长达数百年的阿拉伯时代。在此期间,阿拉伯人与柏柏尔人统治伊比利亚半岛大部分地区,这种局面要一直持续到近代西班牙形成之前。

文:闫老师,图:风长眼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