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为何一定要消灭准噶尔汗国?

 地图帝 2020-07-02

    准噶尔汗国是以今伊犁河谷为统治中心,在最强盛的时候几乎与清朝达成东西并列的对峙格局,甚至不客气地说,在满清遭遇的所有陆上对手中,准噶尔汗国是对其威胁最为致命的一个。

    当然,正如满清在入主中原前只是白山黑水间一个微不足道的部落一样,准噶尔部当初也只是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其最后能够发展到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的地步着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蒙元帝国被明朝推翻以后,残元接连遭到朱元璋和朱棣的连续北伐,元气大伤之下一分为三,其中瓦剌(亦即卫拉特)就是最靠西的一支,因此也被称为“漠西蒙古”。明末建州女真崛起之后,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接连被满清收入麾下,此时漠西四部却因为“天高皇帝远”而得到长足发展,尤其其中的准噶尔部更是厚积薄发。公元1671年,准噶尔部首领僧格在一场内乱中被杀,其远在拉萨当喇嘛的弟弟噶尔丹闻讯赶回伊犁。

    尽管此前一直远离权力中枢,但初次掌握权柄的噶尔丹便展示了其非凡的手腕,三下五除二之下内乱得以平息,顺势成为新的部族首领。此时在清帝国的西面,除准噶尔部之外还有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和土尔扈特部,四者构成松散的联盟关系并且以和硕特部为尊。噶尔丹在巩固了部落内部的地位之后,随即开始他心中的宏图霸业,结果几个回合之后准噶尔部击败了和硕特部,威服了杜尔伯特部,赶走了土尔扈特部,噶尔丹由此成为无可争议的领袖。

    如果历史仅停留在这个阶段,大清帝国大可不必为西感北边陲的变动到悲观,毕竟在噶尔丹之前曾有无数个部落首领完成过上述操作,可惜噶尔丹想要的远不止这些。

    公元1678年,噶尔丹接受“博硕克图汗”的称号并大肆向周遭扩张,蒙古骑兵向南翻过天山入侵了叶尔羌汗国,向西攻入哈萨克汗国,向东兼并了喀尔喀蒙古并一路追杀至大清境内。此时的康熙皇帝刚刚完成收复台湾的战事,尽管国内迫切需要休养生息,但准噶尔汗国的咄咄逼人却让朝廷上下陷入一种从未有过的惊恐。

图-伊犁河三角洲

    按照历史一般的发展规律来说,一个处在军事上升阶段的强国很难不对身边衰落的邻居产生觊觎,入关之前的清朝不也是靠攻击败落的明朝才得以发展壮大的吗?而此刻清廷明显在准噶尔汗国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换句话说如果此时不把噶尔丹从风头上打落下来,日后必将是清朝的心腹大患。于是康熙皇帝亲自出征,接下来就有了清准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尽管大战之下清朝险胜,但准噶尔汗国的根基并未遭到撼动,这也注定了它们会在后期进入长期的拉锯阶段。

    噶尔丹死后,其侄策妄阿拉布坦继承汗位,准噶尔汗国很快就恢复了元气并且变得比以前更加难以对付。准噶尔号称铁骑三十万,不仅多次挫败沙皇俄国的军事蚕食,甚至派军远征至拉萨,进而将西藏纳入汗国的版图。

    面对这样一个北至阿尔泰山,南抵青藏高原的庞然大物,清朝第一次有了泰山压顶的不祥之感,于是清准双方再次进入新一轮的大战,可惜康熙帝已经看不到战争结束的那一天了。

图-伊宁机场俯瞰

    此后清朝经历雍正、乾隆两代,持续不断地向西用兵终于拖垮了以游牧为生的准噶尔汗国。公元1757年,清兵攻入伊犁河谷,为这场延续祖孙三代的漫长战争画上了句号,此刻站在准噶尔汗国的废墟上,大清多达130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由此得以奠定。

文:闫老师   图:卫大将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