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情绪稳定,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王明鹏 2020-07-02


家庭教育中最困难的是什么,或者说生活中最难以克服的是什么?

就心理意义而言,这就是情绪管理。

我们知道社会心理学最重要的概念是态度。

态度由认知、情绪、意志行为倾向组成,一般而言三者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那么到底以哪一个为准呢?

比如,孩子周末不写作业,而是玩游戏,告诉要先完成作业再玩,可是答应着就是不行动。作为家长,认知上知道不该生气,要好好引导,关系大于教育,意志行为上阻止了自己摩拳擦掌忍不住动手扯断电源,可是情绪上生气不由人。

这时候,态度就是由情绪决定的,一般而言家长就会生气,表现为气鼓鼓的,虽然还保持耐心好说好劝,但是外人一看就知道在生气,压抑情绪。

那么,你觉得孩子会觉察不到吗?

这是就关系而言的情绪表达。

再比如,今年高考推迟一个月,马上又要考试了,每逢高考这个时候,许多家长自己焦虑的不行,还得假装不在乎,对孩子说“别紧张,别紧张,考啥样都行”。

这时候的态度,看起来认知是放松,行为也是稳稳当当,可是情绪呢,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感受,却是非常容易被感受到的。

那么,你觉得孩子会感受不到吗?

说这些,是告诉家长朋友们,当我们努力克制负性情绪时候,别以为真的掩饰住了,别人不会看出来,真相完全不是这样的。

别人很容易感受到压抑的情绪。

不信,以后接听电话注意下,对方情绪好不好,自己稍微体会就从语气上觉察到。

这也提醒我们,给别人打电话,不要以为人家看不见,就表现不耐烦或者不礼貌,人家真的可以体会到。

听其言,观其行,归根结底还是要觉察情绪。

情绪管理是非常重要功课,家庭教育中更是如此。

情绪管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关系,这是显然的,此外还有一个重大危害,那就是自我乱了阵脚,过度感性,失去理智,从正常心理状态瞬间不正常。

心理状态不正常了,意味着无法继续从事正常事情,整个人就不淡定了。

看起来,外表依然,可是内心波涛起伏,情绪汹涌,心烦意乱,没有了安定宁静,啥也做不成。

我们都有这个体验,只是不去仔细品味或者记录,很容易不以为然,事实上我们真的没有自己想象的好。

当然,性格不同,有人天生遇乱不惊,真的控制很好,达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这是难的不会、会的不难。

举个例子。

李敖到北大演讲时,开场白说了个故事,也算是他的自嘲,当然这是他自己编出来的。

他说,自己演讲开始前,再次准备演讲逻辑思路,嘴里振振有词念叨着,不知不觉进了厕所。

这时候有个女生走出来,问道“你很紧张吗”,他自己回答一点也不紧张。

人家接着来一句,“那么你为什么走进女厕所呢?”

可见,认知上以为自己不紧张,情绪很稳定,可是行为实实在在出卖了自己。

这就是情绪的决定性作用。

再举例。

学习开车时候,理论知识没问题,离合、挂挡、踩油门等口诀也熟练得很,就是开车上路紧张害怕,手足无措,毫无章法。

教练看的清楚,帮助转向,提醒加油,可是这些指导全是耳边风,根本听不进去,为何?心情紧张导致。

这是个极好例子,有过体验的朋友会有共鸣。

我们想说,孩子处于紧张时候,被家长情绪感染时候,无论焦虑还是害怕,你觉得会不会如学开车的你,根本听不进你说的啥。

李克富教授在心理节目直播中,解释过一个故事。

有个一年级孩子考试倒数第一,回家后胆怯又害怕告诉了妈妈。

孩子妈妈告诉孩子全在意料之中,之所以考试倒数第一,因为别的孩子都提前学习过,自己故意没有教孩子,就是为了让孩子在学校认真学习。

还告诉孩子,只要认真学习,以后一定会赶上且超过同学的。

主持人分享的这个故事是真实发生的,说的也非常详细,目的用来证明家庭教育中,妈妈理解孩子有效沟通重要性。

李克富教授随即指出,这个教育案例的价值,或者孩子受益的真实原因,可能不是妈妈的认知说法,而是妈妈稳定平静的情绪。

孩子那么小,不会听懂妈妈说了什么,紧张心情下也根本听不进去,可是由于妈妈的情绪稳定,这才导致孩子情绪稳定。

是情绪解决了孩子问题,而不是认知!

这个解释是非常深刻的,用这句话说,就是“父母的情绪稳定是决定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础”。

也可以说,家庭教育中,父母尤其妈妈的情绪稳定,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