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临近考试,孩子越学不进,我们该如何陪伴孩子,才不会焦虑紧张?

 壹心大哥 2020-07-02

马上就要临近考试了,特别是六年级、初三、高三的孩子分别面临着小升初、中考、高考三大人生必过节点。很多孩子现在也是在争分夺秒的复习当中,力争考出好成绩,家长们也是在旁边为孩子的考试加油鼓劲。

昨天有家长私信我,说孩子越是临近考试,越是不愿意复习,妈妈去问孩子,孩子回答说:“妈妈,我感到焦虑紧张,我学不进去。”,于是这位妈妈问我,是不是孩子的学习内动力不足,导致他不能面临考试带来的压力。

今天我就这位家长的提问,写下此文,根据我自己的家庭教育实践经验,说说自己的看法与想法。

学习内动力不足是伪概念

我常想人其实天生就是爱学习的,小的时候学习走路、说话、学着叫爸爸妈妈,这不需要父母强行要求,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很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学习的看法或感受在逐渐的发生改变,由以前对学习的热爱,到对学习冷淡,再到后来对学习的厌倦,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每个人都有求知的渴望,都有学习的意愿,可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会慢慢的丧失学习的热情,把学习看作是对自己快乐的剥夺呢?孩子的学习兴趣是怎样消失的?

很多老师与家庭教育专家都大力提倡,父母需要在孩子学习动力下降的时候提升他的学习动力,在学习动力消失前做好预防工作,而且市面上很多这样的课程也非常火爆。

通常这样的课程内容往往是以激发孩子学习目标、健全孩子的人格、改变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之类的理念及技巧,道理是没错,但是普通家长很难掌握一个度与标准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运用出来。

对于孩子的成绩突然下降或者孩子不写作业、不愿意复习,我都会放下过往认知、经验形成的惯性思维,就是大家常说的:孩子学习内动力不足了,往往我都会用好奇的态度,以感受为脉络,透过探索与核对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正向价值。

具体实施当然就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对话来取代传统让孩子听话的家庭教育沟通模式,其实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训诫“言传身教”也是如此蕴意。

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殊的才能,有的只是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快乐、知识、满足与美的源泉之一,我认为孩子从小最常拥有的就是强大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学习的源动力,我们如何维持孩子的好奇?那就是在家庭沟通中切莫用否定、命令、说教去压制、忽略孩子的好奇心,我更在意的是,如何重新点燃成人的好奇心?让父母面对孩子,充满好奇的探索,而非一味地以既定印象思考与应付。

当好奇心内化成一种机制,一旦面对人、事、物,就不会以既定印象教导他人,而会着重在倾听、探索、核对与了解上面。常有人问我如何寻找孩子学习方面问题的成因,我通常建议都是不要问孩子为什么,而是先以好奇心进行探索。

所以只要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孩子的学习动力就不自然用担心,明白了这个,那么所谓学习内动力那就是个伪概念,为了大家不迷惑,这里要区分一下,学习动力与学习内动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只相差一个字,这里就不多阐述了,感兴趣的家长可以留言探讨。

孩子学不进家长怎么办

临近考试,孩子学不进,不仅孩子紧张焦虑,大人看在眼里内心也是有情绪的。相信现在看此文的你也会有这样的经历,有的家长会因为孩子临考前的紧张焦虑,自己也感到担忧、焦虑,有的家长则会生气,有的家长会伤心。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那就拿常见的大人看见孩子学不进不愿复习而焦虑的情况,通常我的建议就是孩子临近考试学习不进的时候,首先大人要觉察自己的内在是否是有焦虑的,所以大人应该要去看一看自己的焦虑。那怎么看呢?

如果我有焦虑,先深呼吸跟自己说,我有很大的焦虑。第2步,跟自己说,我能够允许并接受自己有焦虑。第3步,同样跟自己说,虽然我有焦虑,但是我还是可以怀着焦虑,是跟我的孩子谈。

比如说,当孩子学不进不愿意复习功课也是好奇,通常如果是面对某个问题的好奇,尤其是想要改变一个孩子的好奇,这是稍微有点困难的,你要多练习几次才能掌握的,大人应该怎么办呢?我来昨天我跟女儿的对话举例说明。

“萱萱,我是爸爸,7月13日就要考试了吧?那你会不会紧张啊?”,我问女儿。

“还好,不会啊”,女儿回答。

“萱萱啊,你不会紧张啊”,我接着好奇。

“嗯”,女儿点点头。

“坦白说,爸爸是有点紧张。”,我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爸爸,你又紧张什么?”,孩子有点惊讶的回答我。

我叹了口气,跟孩子说:“因为爸爸以前被教导的就是,如果考试快到了,应该努力复习,但爸爸这几天看到你没有去复习,爸爸紧张就来了,爸爸这样说,你会不会焦虑啊?如果不会的话,孩子啊,你愿意现在去复习吗?”

“好吧。”,女儿有点不情愿,但是还是点了点头。

“萱萱,爸爸就是了解一下,发生什么了,你没有去复习啊?,那当然这个地方是爸爸的焦虑,所以爸爸今天才问你。”,我真诚的问女儿。

“爸爸,我就是有点担心数学会考不好。”,女儿迟疑了一下,最终回答我。

“萱萱啊,你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担心的啊?你以前不是一直喜欢数学的吗?”我好奇的问孩子。

”上个月的月考,我的数学没考好,老师批评了我后 ,我就开始有这个担心了。“,女儿回答我。

……后面的对话我就不展示了。

在这里,我希望各位爸爸妈妈能坚持这样子与孩子对话,以了解孩子为主轴,你如果问不下去了就先停在这里,或者说你问不下去了最起码你还不过就是回到以前的老方法,没关系的,起码你已经练习过这样的好奇对话了。

从来没有一个健康发展的孩子,他到考试的时候,会不爱复习功课或者说他不爱复习功课只是程度上的问题,他应该不会完全放掉,如果孩子说他学不进,我们大人还是要透过好奇去了解这个问题是怎么形成的原因,这样才能真正帮到孩子。

我们该怎么陪伴孩子的学习

因为很多时候孩子遇到一个问题,大人就希望直接解决问题,就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或者讲道理,例如,我常常听见大人对孩子说:

“别紧张,你要相信自己,你只要有勇气,你一定会考好的!”“没问题的!加油!我们虽然并不是看重你的学习成绩,但是作为孩子一定要有学习目标。”

我丝毫不见这样的话语能够给孩子带来宽慰和力量,反而只会让孩子感觉到重重的压力,这样的语言经常充斥在对孩子的临考前的鼓励当中,但是孩子却只会觉得更加沮丧。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家庭教育这块,很多父母亲就直接跳过了陪伴和聆听这个部分,孩子其实更多的是需要被陪伴的。

张爱玲说过一句话叫“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里面说的这个懂得有两层意思,第1个是你要懂得自己,第2个才是你要懂得孩子,我相信正在看文章的朋友,你一定是认真的父母或老师或者关注教育的。

那么既然你是认真的,请你去首先懂得一个认真的自己,认真的自己他从来都需要被听见、被自己看见,那么你容许接纳自己做不好,所以我觉得父母如果想要陪伴好孩子的学习,那首先通过自我觉察来接纳自己。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