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年,我终于放过了自己

 三点壹线 2020-07-02
这是三点壹线更新的第2篇文章

文:树新

声:树新

编:达利



父亲一直认为我会考上清华。

在小的时候成绩还算优异,偶尔还能考个第一。父亲经常跟人提起我有多优秀,我对自己也就信心满满。

直到高中,这种莫名的优越感就一点点被打磨。高考之后,我来了一个不算好也不算坏的学校。

我很受挫。父亲也是。


高考之后的两个月里是我最煎熬的一段时间,我常常问自己说:清华第一梯队的我,怎么这样了?

当时的我就像是一条落网的鱼,这个问题就是那个渔网,任凭怎么挣脱,都只会越缚越紧。

如深夜行走迷宫,处处碰壁却越陷越深,丝毫找不到光亮。

那两个月我去了青岛,还去了内蒙。十七年来第一次旅游。面对着黄海,背对着草原。


我以为万物自然,皆为尘土。山川湖海历经风霜永存,而人,却只是这万物中最渺小的存在。

我以为我就能这样原谅自己。


就这样去读了大学,从农村出来的我更加自卑。

不太懂一些品牌,不太会与人相处,甚至连普通话说的也不太好。很难融进去别人的生活,那个在小乡村里无所畏惧的人,突然害怕了。

这里的人太多了,不知道该把我自己归到哪一类。这么大一个南京,日日夜夜与这些人同呼吸同感受,却始终找不到归属。

大二开始我逐渐接手一些社会工作。我发现让我费力的事情太多了。

别人可以很好做好的文档我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别人可以很好地沟通我却不行。

更让我难过的是,一直以为学习是我强项的,奖学金也不如别人的多。

别人就是我的敌人,我也是我的敌人。

我才发现,就算我看过山看过海看过草原,却总还有人看过不一样的风看过不一样的河看过不一样的月亮。

我打不过别人,也打不过自己。

直到我的第一次恋爱,我才发觉一个人自卑的时候,竟然会在一段关系里丧失自己。

满心记挂着另一个人的动向和心思,自以为是爱他的方式去沟通和问询,步步紧逼或者步步退让,一点点从甜蜜走向包袱。

慢慢丢了对方,更丢了自己。

人在不自信的时候总是这样,以为恋爱中的对方是世界的全部。

却很难意识到,自己的依赖和无助都会成为对方的负担。

人都应该是孤独的,爱情也应该是两个孤独的人遇到了彼此,互相抚慰取暖。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人应该学会怎样孤独地往前走,也要学会如何给予和接受温暖。

自卑当时的我,只知道自己是冰库,却不知道自己也应该是别人的火把。


接着我去了苏州、去了西藏、去了北京。看了园林、看了布达拉宫、看了天安门。

再后来第一次坐上了飞机,拿着护照开始了自己国际旅途。

去经营了一段三年的感情,不算完美,却多少成就了彼此。

才慢慢的发觉,旅行和爱情,都应该去取悦自己。

别人看过很多世界,他们走过的风景很美好,这些都跟我们没有丝毫关系。

我们不能全身心地盯着别人的风景看,却忘了走自己脚下的路。

那些不是为了摆脱 “别人”的旅途,才是我想要的。我开始谅解别人,也开始和自己和解。

再仔细想想,其实一开始就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别人自然有别人的长处,我也不是最聪明的那个。

其实比较本身的意义就不大,放过自己,轻松上路。

当自己不再对自己苛求的时候,世界也开始温暖了起来。

逐渐接受身边人的来来去去,也开始在感情里独当一面,享受自我、体恤对方。

那个曾面朝黄海、背对草原的少年也开始囿于自己的内心堡垒,世界温暖的同时,他也在努力把自己变成一个温暖的人。



这是高考结束的第五年。

这五年我不断地苛责自己,也在剩下的时间里不断与自己对话,不断对自己妥协,不断与自己和解。

我终于放过了自己。

另外,爸,其实我一直不怎么聪明。



*图片/伴奏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删!     

文章不错,点赞在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