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石赏玉皆雅性,怡养闲情非顽主

 真言贞语 2020-07-02

把石赏玉皆雅性,怡养闲情非顽主

文/诸葛瑞毅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收藏文玩的热度也不断飙升。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又繁荣了经济。既让人们在收藏过程中增长了各种知识,又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生活情趣。尤其是对玉石一类文玩的追捧热点鼎沸,这也是因玉石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一些小的玉件很适合人们把玩或携戴,闲时抚摸把玩会平添许多益趣。确实,这些物件长久陪在人的身边,会与人产生某些难以割舍的情结,更会让人对它产生难以道尽的爱意。

文玩的兴起历史可追溯至汉朝(其实,还应该再早,新石器时期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了玉石佩饰),到了此时,它已被升至为了礼器。在后来它被琢磨的愈发精美,品种和款式日趋多样,做工亦日臻完美。精美的玉石与精巧的雕工完美结合,则产生了镇国之宝。

和氏璧,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天下奇宝,典故完璧归赵,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被传为史上斗智斗勇的佳话。此故事因玉而发,又因玉得名。经过漫长的历史源流,玉石的价值巨增。当然,这其间有着稀缺的因素,更有许多历史和人文所附加的因素在内。这在玉器的本身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此外,玉石在古代还有圣洁纯洁的象征意义,如成语“冰清玉洁”就是指玉石的纯净,清澈,洁白;比喻人品像冰一样清明,玉一样纯洁,做事光明磊落。

唐代诗人王昌龄被贬官时的《芙蓉楼送辛渐》诗歌原文有云: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后两句意为: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由此不难看出,我国古代用玉石制造出的器皿已涉及许多种类。玉壶象征诗人那纯净之品格,冰清玉洁,比喻高洁,用自己的冰心与玉壶作了恰当的对比。可见,玉器自古以来便是人们追求的上品,不仅仅是简单的贵重器物,更重要的是它象征着清明和廉洁,有着自身固有的高雅品质。

如今,人们在富足了物质生活以后,也在享受着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过程,力图在收藏赏玩的同时,达到一种身心上的愉悦,让心胸更加开阔、精神更加豁达,达到更加高远的境界。

确实,有老话说: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这话咱们尚且不论它有何科学根据,仅从玩赏和怡情的意义上说,它可以培养人的性情,把玉的高尚、纯洁、清正、透明以及坚贞等品质传递给人们,希望人们在观赏收藏把玩的过程中完成与它们心灵上的沟通。并永远珍爱自己的心仪之物,正如一首优美的歌曲中所唱到的:只要你把它爱在心中,天长地久不会失落……

2018年10月25日

【作者简介】诸葛瑞毅(男),1957年1月生人,天津市灯具公司退休,大专文化,喜爱文学,曾任工会干事、工会副主席,有诗歌散文作品见诸网络杂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