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谷歌与传统企业合作再证互联网企业自主造车不现实

 柏铭tech 2020-07-02

谷歌研究无人驾驶汽车项目上线至今已有7个年头,如今做出了重大改变不再自行制造汽车而是选择与传统汽车企业合作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第一个合作伙伴为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这再次证明了互联网企业造车并不现实。

除了谷歌外,苹果曾被传闻指放弃无人驾驶汽车项目不过最近证实它只是将自主研发生产全自动汽车的“Project Titan”项目转向开发自动驾驶系统平台,只是放弃了自主造车。

要知道谷歌和苹果都是全球高科技企业的巨头,它们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两家企业,2015年曾有报道指苹果拥有近2000亿美元现金,谷歌也有670亿美元现金,有如此资金实力的两家企业先后放弃了自己制造汽车,可以想见这两家企业制造汽车的困难并不是资金问题。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它们造车那是从零开始,需要投入大量研发,并与产业链各方合作,除了资金问题外,更需要时间以及不可预知的问题,等等这些因素导致谷歌和苹果自主造车面前却步。

作为行业内最成功的企业之一的特斯拉至今为止其出货量也不过八万辆左右,然而它仍然未能盈利,而今年以来发生的几次死亡事故让它备受压力,也让人质疑互联网企业造车在安全性方面是否有足够的保障。

另一方面传统汽车企业也不甘于成为互联网企业的附庸,它们也在积极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如果互联网企业同时自主造车当它的汽车正式出厂的时候或许传统汽车汽车的互联网企业也已经成熟了,这成为又一重风险。

目前做出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的阿里巴巴则是选择与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上汽集团合作,继今年7月首款互联网汽车取得成功后,11月中旬新推出了三款互联网汽车,开始在这个领域稳步前行。两家企业的合作能取得成功的原因是阿里巴巴专注于自己的优势领域,在操作系统、大数据、地图等方面耕耘,而上汽集团则发挥自己在汽车制造方面的优势,双方优势互补而迅速取得了成功。

相比之下,近期面临“资金荒”的乐视,部分原因正是它大量投资造车项目,导致资金链紧张,据说目前为止已投入百亿在汽车项目上但是尚未知到何时其汽车才能正式上市,而且依然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给它造成困难。

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互联网企业造车远不是如它们所想象的那么容易,而谷歌和苹果放弃自主造车更是给国内的互联网企业造车热再淋一盆冷水,成功者阿里巴巴则给国内互联网企业提供了另一个成功的样本,国内的互联网企业是时候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