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化危机》中国票房逆袭该让中国电影业反思

 柏铭tech 2020-07-02

《生化危机:终章》的北美票房在北美的票房仅为2525万美元,而其在中国上映13天票房却迅速突破10亿元,在传统的电影市场“淡季”这部电影却取得如此成绩让人惊讶,更应该让中国电影业反思。

这几年中国电影市场的黄金档期都相当“照顾”国产电影,暑假、春节等重要假期都大量缩减外国电影而尽可能给国产电影提供机会,不过在这些“照顾”背后却是国产电影涌现的诸多问题。

今年春节假期中国上映的电影都是国产电影,春节头六天票房达到33.8亿,比去年的30.76亿票房增长了9.9%,看起来这个数字是相当不错的。

不过随后分析指出,电影票房的增长率远高于观影人数的增长率,初一全国观影人次增长不足20%,但票房的增幅高达33%;春节票房的增加还与各电商购票平台推出的“票补”有关,多个平台都推出了5元、14.9元抢票观影的优惠,超低价观影推动了观影人数的增长。

春节档期还出现了“幽灵”场、影院为获得“票补”故意锁定的虚假“满座”等假票房现象,这些造假现象是这几年电影票房屡受诟病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国产电影质量需要提升,去年的暑假档期有多部国产电影就被指是“烂片”,题材老套没新意,讲故事的技巧差,特效又很粗糙等正成为国产电影的弊病,日积月累之下让人们对国产电影失去了信任。

另一个造成人们对国产电影不信任的是风投资本过于追捧老导演、老演员,让人们对电影失去了新鲜感,今年的春节档期五部电影中的几部都是知名的老导演或演员,资本对他们的青睐自然是源于一直以来他们所拥有的知名度,不过或是因为观众对他们有过高的期望而最终电影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值导致失望。

此外国产电影过于看好奶油小生,缺乏好莱坞式的肌肉男,看着荧幕上大量的奶油小生笔者感到一种悲哀,在这个讲究实力的时代难道只靠这些奶油小生来撑场?然而明明国内的电影观众对好莱坞的斯坦森、史泰龙、强森等肌肉型男崇拜之至。

外国电影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应该让中国电影业反思,而不是总寄望于国内电影市场给它们的支持,应该制作更多高质量的电影,给新人更多的机会,而不是总是那几个电影导演和演员霸屏。

另外国产电影也该改变下风格,去年国产电影《湄公河行动》广受欢迎,以张涵予、彭于晏等猛男显示了中国男人的勇武这是一种值得称颂的改变,期待有更多高品质的国产电影出现而不再是烂片霸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