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东盈利值得高兴,不过重要的是如何持续盈利

 柏铭tech 2020-07-02

京东发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净利润达到人民币2.39亿元(约合3500万美元),这是其自2014年上市以来首次实现季度盈利,不过重要的是其未来如何持续盈利。

京东与阿里巴巴之战

目前在B2C市场,阿里巴巴的市场份额约为京东的两倍,这意味着双方的差距依然是相当明显,不过双寡头的格局已经形成,稳定的格局让双方不会再如此前那样疯狂烧钱抢市场份额,因此获得盈利的空间。

京东与阿里巴巴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强调做自建物流,自建仓库,自营品牌,是一条重资产的扩张之路,后者则以平台、建生态为主要思路,定位交易平台和电商生态圈,模式很轻。经过数年的疯狂烧钱,京东已拥有强大的配送物流体系,因此当下可以减少这部分投入,这也成为它获得盈利的因素之一。

两者各有优势,京东的自营模式让用户在其平台购买产品品质方面更有保障,而自营物流模式则让它拥有更快的送货速度;阿里巴巴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推出了天猫平台以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同时推出菜鸟物流希望提供更快捷的物流配送服务,并已在部分城市实现当天送达,不过在物流配送方面与京东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

当下双方由于在线上市场份额已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已开始将战场延伸至线下,双方或是开设各自的线下门店,或是通过入股或并购线下超市的模式增强自己在线下市场的竞争力。

持续盈利面临压力

在交易额方面,估计2016年京东为阿里巴巴的五分之一左右,不过增长率方面前者交易额同比增速达到43%,而后者同比增速为27%,这给了前者追赶后者的希望,在双方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将迫使京东加大投入,这为京东持续盈利带来压力。

阿里巴巴除了在B2C市场与京东竞争外,在B2B市场已占据绝对的优势,而这个市场更可以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也正眼见及此京东去年初高调宣布成立“新通路事业部”,发力B2B市场,这部分业务当然需要持续高投入,这将给京东持续盈利带来一定的压力,不过由于竞争的需要这部分业务肯定会需要持续投入的。

京东和阿里巴巴在线下市场的竞争眼下正处于激烈竞争过程中。京东已与沃尔玛、一号店、永辉超市等达成合作,希望在三年内结束商超之战,去年O2O子公司“京东到家”与中国知名的众包物流平台“达达”合并,同时也在生鲜市场发力,等等这些都需要持续投入的;阿里巴巴则通过投资国内最大家电连锁企业苏宁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等投资方式加入线下市场的竞争,这些也需要京东继续投入资金。

在国外市场,双方也开始展开竞争,阿里巴巴在东南亚、印度等市场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京东则已进入东南亚市场,不过目前来看阿里巴巴在海外的扩张更大、更快,而京东则稍为落后,为了未来的发展双方当然会持续加大在海外市场的投入,这也给京东的持续盈利带来压力。

所以总结来说,京东上季度获得首次季度盈利值得庆祝,这也是它多年持续投入必然获得的结果,但是面对未来其压力还是相当大的,能否持续盈利会更值得关注。

柏铭科技 baiming0078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