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是生死,胜似生死,经历是最好的教科书——张海燕原创丨悟

 真言贞语 2020-07-02

文/张海燕

有人问我,为什么如此坚强乐观?为什么没得抑郁症?为什么恢复得如此好……简单的回答,是爱、榜样和书籍。

不是生死,胜似生死。

18个月,539个日日夜夜,历经数个阶段治疗,身体基本恢复。涅槃重生,感恩上苍,感恩亲人朋友,感恩这个时代,我收获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无价的,是用任何事物无法衡量的。经历是最好的教科书。得病后,走过的每一步都伴随着感恩、自律、成长。

我庆幸,有一个好丈夫,一个好家庭,一个好单位、一个好领导

好丈夫病初,我曾迷茫彷徨过,亦曾万般无奈过,不知该向哪里走?自己就像英文课本里学过的《瞎子摸象》一样,无奈,无奈,还是无奈?是医护人员,丈夫和家人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在最艰难的阶段,先生白天上班,晚上陪在病床前,为我读书,为我做心理疏导,为我学习中医,为我寻求最佳治疗方案,照顾我一切的饮食起居,熬成熊猫眼,身体严重透支,现还在调理阶段。更让我欣慰的是,他没有一句牢骚怨言,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真心敬佩他,我曾无数次想过,如果病床上换作是他,我会如何做?今天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愿意用生命换得他健康、平安、幸福。

好家庭。病中整个家庭在精神上、经济上给予我们莫大的支持,只能用余生去报答他们。

好单位好领导。记得法国作家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中有这样一句话: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治病期间,内心始终有一个坚强的后盾局党组,一个好领导,因为在局办公室工作近十年,深感局长的不易,深知局长的工作量和难言之隐,大家有牢骚和抱怨可以发泄,可以不想后果,不管方式方法,她却不可以,她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和担当。她始终用好的情绪好的状态来面对大家,她常常带病咬牙坚持工作,我曾陪她无数次去医院看病,她始终是在履行完一天的工作职责,间隙再去医院。她周末常常悄悄地来办公室处理工作。她除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外,总是想方设法为大家考虑,换健康饮水方式,办公室设急救药箱,健康查体,做广播操……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我认为她是好领导,是我学习的榜样。局长曾数次电话或信息询问病情,给予鼓励,以及工会的救济金,七一、春节的走访慰问金。感谢局党组,感谢局长,感谢亲爱的同事们,对我无私的关爱与帮助,为我承担了太多太多。我谢绝所有领导同事亲朋好友探视,相信大家会理解,因我深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有自己的难处。

我感谢,是书籍给予我丰富的养料。就像台湾作家三毛说的,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参加工作20多年来,周周月月年年,我坚持最长的爱好就是买书看书,打发闲暇时光,平时浏览的书籍,病中都派上了用场,它始终让我乐观积极的面对当下。因为爱书,几年前,我加入区作协,并发表文章,与书有了更深的渊缘,感恩区作协,病中作协领导及文友给予我莫大帮助与支持,送书送温暖。因为爱书,病中,先生帮我读《道德经》《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地藏经》《佛经》王凤仪的《不怨人》,读国内国外各种名著,不计其数,我最爱听《鲁滨逊漂流记》《牛棚杂忆》《活法》《曼德拉传》《奇迹的故事(特蕾莎修女)》《重生手记》,触动最深的是,如果有人在临上绞刑架时忽然得到赦免,或者正要被强盗谋害时忽然获救,或者有过类似绝境逢生的经历,就不难体会到当时我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情。

我喜欢,集中全部精力,做好一件事。或许我很笨,工作的时候会全力以赴,养病的时候始终一心一意。我珍惜,把当下的每一天当生命的最后一天,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余生时间宝贵,留给靠谱的人和事。我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每一次遇见。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且行且珍惜。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我愿意承担更多的工作。

我祈祷,认识我的和我曾认识的人都平安、健康、幸福、快乐。我企盼,我们财政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作者简介】张海燕(女),笔名:清照海,济南市历下区作协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