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友鹏原创医学科普歌谣丨夏季保健谣

 真言贞语 2020-07-02

夏季保健谣

作者:李友鹏

题记:人得天地之气而生存,接受天之阳而成气,接受地之阴而成血。人体在四季时节各有变化,五脏在四季时节各有当令与喜恶不同,四季防病要点及饮食特点各有差异。因此,人体只有顺应天时地利才能保平安,顺应时令做保健才是最佳措施,故作此四季保健之夏季保健谣。 

夏季保健谣

赤日炎炎易心烦,热浪滚滚把凉恋;

夏季养生有点难,阳浮于表易失散;

暑热外蒸多出汗,腹内阴冷最常见;

夏天心为当令官,人之心气多亢偏;

调养心脏是重点,心情愉悦是关键;

神清气爽血液好,血管畅通心则安;

心火过盛口疾染,心烦不宁易失眠;

情感障碍多表现①,头凉心静才舒坦;

伏阴在内生凉寒,湿困脾胃多病患;

夏日最怕肠胃炎,肠炎痢疾与霍乱;

暑湿感冒最常见,当用藿香正气丸②;

头痛小疾莫轻看,头晕眼花脑病变;

中暑中毒“热中风”③,据症处理参机变;

天热泡脚莫忘淡,祛暑散寒御湿犯;

剩饭剩菜易污染,把住病从口入关;

吃饭莫过饮勿醉,腰带越长寿越短;

夏季常喝绿豆汤,防暑清热解毒顽;

花椒除湿又散寒,茴香理气把胃健;

蔬菜多食杀菌菜,洋葱韭菜和大蒜;

锻炼宜选晨和晚,挺胸走路直腰板;

空调吹风莫留恋,莫求极凉一时欢;

汗出擦干再循环,若留体中排毒难;

夏季保健多方面,“八宜”“八忌”概括全;

一宜多饮补出汗,渴极水中略加盐;

二宜增辛减却苦,辛味适量克心偏④;

三宜生冷不过贪,瓜果梨枣仅尝鲜;

四宜多吃葱姜蒜,不用跑腿去药店;

五宜副食买新鲜,臭鱼烂虾决不沾;

六宜午睡精神满,心血管病三成减⑤;

七宜蒙蒙薄出汗,当汗则汗体才健;

八宜出门防护好,太阳镜和长袖衫;

一忌带汗吹风扇,卫气不固伤风感⑥;

二忌风吹后脑边,神仙也怕染头患⑦;

三忌汗出迎风站,毛孔关闭入邪寒;

四忌大汗冷洗面,凉热相激暴病染;

五忌恣意冷食贪,腹中阴盛难运转;

六忌夏夜过饱食,过度冷饮肠难安⑧;

七忌夜寝冷风灌,“地面空调”不可恋⑨,

八忌穿戴深色衫,増加辐射害不浅;

“八宜”“八忌”记心间,平安度夏保康健。

附①:在炎热的夏季,大约有16%的人会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特别是中老年人群体,医学上称之为“夏季情感障碍”,主要症状为心情不佳、情绪低沉而烦躁、不爱讲话、容易发脾气、行为异常等。此症多与气温、出汗、饮食、睡眠不足有密切关系。古代夏季养生倡导“调息静心,常如兆雪在心”,“心静自然凉”,所以,应以“静”为养生上策。

附②:藿香正气丸是夏季最常用的一种中成药,有丸剂、水剂、胶囊剂,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多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胸闷,呕吐泄泻,脘腹胀痛等。

附③:所谓的“热中风”是指酷暑气温诱发的中风,在天气炎热时中老年一族出汗多,体内水分消耗快,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常会因为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黏稠度增加而诱发脑血管堵塞,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其实质病变还是脑血管的病变,与中暑的病理改变是不同的,故不可把中暑和热中风看作是一回事,防治也有不同。

附④:夏月增辛减却苦,多食苦味可使心气偏亢,而夏季心气本来就偏亢,心气偏亢,则火克金伤肺,故要在生活上适当多吃点辛味如葱、姜、花椒、胡椒等一类刺激气味以抵抗心气的克伐。

附⑤:夏季昼长夜短,一般睡得又晚,故要用午睡来补充夜间睡眠的不足,所以午睡堪称是“加油站”,有利于健康。研究发现,午睡可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减少30%以上。

附⑥:中医认为,“风者百病之始也。古人避风如避矢石焉”。故此有了“懒可卧,不可风;静可坐,不可思;闷可对,不可独;劳可酒,不可食;醉可睡,不可淫。”之说,这些话很值得今人借鉴。

附⑦:民间俗语流传着一个健康养生的故事,话说上古有个叫彭祖的人患头痛病,找来找去找不到原因何在,后来竟发现他睡觉的地方有个洞正对着脑后,风从洞口吹入,便用细软堵住了这个洞口,自此以后便不再头痛了,因此也就有了“神仙都怕脑后风”的传说。现代版脑后风多指电风扇与空调的风与冷气,是养生大忌。

附⑧:古语说“夏夜勿饱食”。少吃容易消,多吃必糟糕,过饱(尤其是过食凉菜冷饮)容易伤胃难以消化并导致肌体发生腹泻、心慌气短、头昏脑胀,甚至还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

附⑨:夏日午间或夜晚,有人为了贪凉舒坦,喜欢睡在砖、水磨石或瓷砖地板上,俗称“地面空调”,这是一种很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因瓷砖阴凉,有较强的渗透性和聚湿性,容易使人体受寒受潮而诱发关节炎等很多内在疾病,又加之人在睡眠时,卫气不能固卫体表,容易受风着凉。因此,决不可图一时之凉爽而睡各种地板。

(2019.2.20)

【作者简介】李友鹏(男),知名中医,北京名医名方研究推广中心特邀研究员,河南仲景医药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特效医术发掘整理委员会专业委员。原籍山东齐河,现居山东济南。文学爱好者,热爱生命,热心公益事业,注重中医养生研究和疑难杂症的治疗,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与诗歌100多篇,创城征文获得济南市一等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