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玲:当心冷漠

 熊玲心理咨询ev 2020-07-02

觉得自己对家人很冷漠,自己会有与世界的剥离感,内心很空洞,怎么办?


   (一)心如空洞,意味什么?

    你的觉得自己对家人很冷漠,令我听出你有颗受伤的心,目前很伤感、愤怒,不削与家人有互动、甚至有来往。却不知,你对家人的冷漠,是否来自家人对你的冷漠?若是,那是怎样的冷漠?家人为何要对你冷漠呢?

    冷漠,是一种情感隔离状态,类似心若冰霜的体验。我会觉得,你的受伤感,是来自家庭中的冷漠。猜想这一冷漠,反映了你们家庭可能存在的冷暴力情境。即,冷漠的关系环境:一方面反映父母的养育模式是控制、或施虐性的,如强迫孩子的意志、行为,否定孩子的感受、需求等,亲子关系是施虐与受虐的模式。另一方面,反映着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过于理性,缺乏情感、理解、包容,是那种横眉冷对的交流模式。

    冷漠本身就是一种伤害。精神冷暴力的家庭,对每个人而言,都无法感受到情感的温暖,对成长中的小孩而言,无疑是一种心灵伤害。

    这里想阐明的:许多家庭的冷暴力情景,有着原生家庭“情感冷漠”之动力代代潜流的渊源。你所受的冷漠之伤,或是来自家人,可能是父母身上的冷漠特质。我想说,他们做法的冷酷是无意识的,即,不是他们本身是无情之人,而是他们刻板的性格,是他们的早期环境,因缺乏感情养育,而没学会关爱、理解、尊重对方意志的刻薄方式。简单说,父母对待孩子的动机是善良的,其方式是冷漠的。

    我还觉得,你的“内心很空洞”,不是绝对的空,而是盛满了“愤恨”情绪。是它,冷却了你和家人的情感,也是它,剥离了你和世界的关系。


   (二)当心冷漠,你以什么来温暖自己?

    每个人是以不同方式存在于世。但可分为两种形式的存在,一种以有的方式,有:代表主动性、创造性、发展、拥有实际的在。另一种是以无的存在,无:代表空虚、被动性、依赖他人的给予,而有的自我存在感。在人格健康、能力成熟的人身上,是以“有”的形式远远大于“无”的形式存在,很有自我价值感。性格不够成熟的人,如那些活在焦虑、愤恨、自怨自怜的人,多是处于依赖环境、依赖他人的关爱、认可、接纳才能感觉自己的存在。

    仿佛,你的现在,是活在过去,并是以缺失关爱、缺失温暖、缺失信任而存在着。你与家人、与世界之间,横隔着一堵墙,那就是缺失爱的恨。

    如果你想感受温暖,想要温暖进出,可以试着推开那堵墙。为什么要你来推开?因为,相比原生家庭的父母,你是成长中的主体,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人生,应该由你来做主。而首先要考虑的,你是选择继续冷漠家人,还是选择原谅他们、放下心中的冷漠?


    普天下很多人的过去或现在,都经历过来自社会或家庭的创痛,但如何直面自己的受苦,却是众生很艰难的事情。作为社会人,创痛事件本身不重要,而如何应对创痛(比如,是面对还是逃避),才是决定人心是否分裂的关键。杜斯托耶夫斯基说过,“我只害怕一件事: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如果你接受这一思想,那么不妨考虑:先清除心中积怨,再填补自我内容。这样做的后面,是有充分理由作动力,是值得的。

    当自我承受虚无时,不可回避的是,空的心需要填充有有价值的东西。待卸除内心积怨,至少部分卸除,温暖的内容才进得去。

    人只有活得充实,才有力量散发温暖。假如你已释怀,也感觉有与家人链接的需要,那么还可思考:自己如何与自己建立关系?如今的你,将以什么来填充自己?以什么样的存在方式才是令自己充实、满意的? 相信,你会有自我答案的。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熊玲相关文章:

熊玲:她为什么一见陌生男性就脸红?

熊玲:人际嫉妒与早期亲子依恋缺损

熊玲:富有挑战性工作的心理动力学分析

熊玲:孕期和产后患抑郁症该怎么办?

熊玲:感悟四季与心理障碍

熊玲:拿什么来拯救婚姻的不幸?

熊玲:婚姻里的性格神经症

熊玲:潜能发挥靠自己 唠叨父母易使孩子性格拖沓

熊玲:亲子关系与命运

熊玲:守护秘密好沉重

熊玲:猫和老鼠的故事

熊玲:美丽的痛苦

熊玲:戒网瘾很难也很简单

熊玲:网瘾与网瘾背后的依赖情结

熊玲:怎么思维怎么活

熊玲:婚姻躁郁症

熊玲:真实与谎言的对话

熊玲:为了孩子保留婚姻好吗

熊玲:“读不懂他”的困惑与诱惑

熊玲:当美玉有瑕疵时

熊玲:爱恋乳房的梦幻

熊玲:青少年攻击行为——暴力的心理动力学意义

熊玲:解读青少年的另类暴力——沉溺杀手游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