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玲:死活都不易

 熊玲心理咨询ev 2020-07-02

  活得很累想寻死但又舍不得父母,该怎么办?


       生死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但又是我们无法回避的。

       你短短一句问,透出了繁多信息:生活、人生、意义、死亡、亲人、存在感等。话题不仅大,更显沉重。但既然,你因舍不得父母而不能死去,我们就有必要谈论生死、活着的问题。或许,你感兴趣也着急的是,怎么能解决---生不如死的痛苦?我觉得,先应理清楚你自己目前困境的原由等。谈两点,活着很累想告诉什么?如何好好活?

       人为何活得累,累想告诉什么?

       俗语 “做人难,做....更难” 说明了一个常态:活着,的确是不易,活得轻松自在更不容易。时代迅猛发展、竞争越趋激烈的今天,“累啊累啊”几乎是人们的口头禅。也在说明,活得很累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不过这说的是外因,每个人都免不了。而在同样社会压力下,人所感受到的焦虑强弱、应对压力的办法和能力等,是因人有很大区别的。

       这其实,就说到了产生“活得累”的痛苦,还跟人的内部原因有关。这包括人的性格、思维、价值观等缺陷,比如有抑郁或强迫性格的人,很敏感脆弱、凡事爱负面联想、钻牛角尖、偏执、易激惹等,即有一颗玻璃心的人,他们无论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职场领域,都容易感受到压力、容易敏感到伤害。心累,是必然。

       大部分的人,更像是被生活所累,主要体现在被婚姻、家庭生活所累,累到歇斯底里,累到疲惫不堪,甚至累到不想活......却不知,婚姻家庭有什么样的魔鬼,使人有那么累。

       不知你(提问者),面临了怎样的压力,你的很累,是来自社会,他人,还是你自己?


       人,无论是面临的外在压力,还是内部压力,都是产生累和无意义感的源头,不累积累,则必须从源头一一解决。即便是一个人内外压力兼具,感觉很累很累,但以人本能需求的排位,也首先应直面外部压力,先解决生存所需。

       为什么而活,如何活?

       生活,若真有不堪重负的累,死的确是解脱的办法。但,俗话的做人真难,很多时候并不是难在活,而是难在死。想死时,你能不能死、如何死?都是很为难的事情。然而,生活的本质却是,在选择和放弃之间无限循环。

       当我们不能,或不敢死的时候,就必须回答自己:你为什么而活?并且,必须做生活目标的选择。尼采说过:人当你找到为什么而活的理由,也就有了承受任何活下去的办法和勇气。看出你目前,想活下去的理由是舍不得父母,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理由。


       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其实都有着,或正在找寻自己活着的理由,也可称是我们的精神归宿。有的人,求一生平平安安、健康快乐是他们的目标;有的人活着,就只是为了父母、儿女、子孙而活;有的人,因为理想、梦想而活,有的人,为了造福社会,为人类做贡献而活;有的人,好死不如赖活着;也有人,苦逼在温饱线上,为生存而活。。。他们觉得,活着就好。

       生活本是多彩美好,但现实是残酷的。所以对于人类而言,要么直面要么逃避,反正死活都不易,这就是人生。

       人活着本来是没有意义的,但既然活着,就去找寻自己生命的意义,这是令人活得有所值的最好办法。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 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熊玲相关文章:

熊玲:她为什么一见陌生男性就脸红?

熊玲:人际嫉妒与早期亲子依恋缺损

熊玲:富有挑战性工作的心理动力学分析

熊玲:孕期和产后患抑郁症该怎么办?

熊玲:感悟四季与心理障碍

熊玲:拿什么来拯救婚姻的不幸?

熊玲:婚姻里的性格神经症

熊玲:潜能发挥靠自己 唠叨父母易使孩子性格拖沓

熊玲:亲子关系与命运

熊玲:守护秘密好沉重

熊玲:猫和老鼠的故事

熊玲:美丽的痛苦

熊玲:戒网瘾很难也很简单

熊玲:网瘾与网瘾背后的依赖情结

熊玲:怎么思维怎么活

熊玲:婚姻躁郁症

熊玲:真实与谎言的对话

熊玲:为了孩子保留婚姻好吗

熊玲:“读不懂他”的困惑与诱惑

熊玲:当美玉有瑕疵时

熊玲:爱恋乳房的梦幻

熊玲:青少年攻击行为——暴力的心理动力学意义

熊玲:解读青少年的另类暴力——沉溺杀手游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