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玲:我心中的弗洛姆

 熊玲心理咨询ev 2020-07-02

令我喜欢上心理学的最早人物是弗洛姆。弗洛姆(ErichFromm,1900年3月23日 --1980年3月18日)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


   20年前,偶然发现一本他写的书《说爱》,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被里面的文字深深吸引。这本书就是现在已改版的《爱的艺术》。当时的“说爱”对本来就喜欢看书的我,已影响到看书的方向,较固着为心理学、哲学方面的书,甚至改变了职业方向,决定去华西进修临床心理学。之后便陆续接受心理治疗的学习和培训,走上了从业心理咨询之路。




   时隔今日,我们第一次搞哲学读书会,被选读的第一本书及其作者竟然是弗洛姆(读书会的带领者是我,但选择依次要读的书是靳老师),我有种格外的感觉。或许,正要开始读的弗洛姆《自我的追寻》带给我的欣喜,远不如我对弗洛姆这个人的深刻,我仅仅回忆起曾经看弗洛姆的书所带给的满足感,就已令我舒服。



   如果说,婚姻是人生的一所学校,那么我结婚后不久接触的《说爱》是最优的课本,它令我知道并懂得了什么叫亲情、友情、兄弟情、爱情的爱,什么是嫉妒、仇恨背后的爱……如果说,亲密关系是一个人情感归宿的家,那么,曾经阅读的《说爱》便是我能够好好经营婚姻、家庭的圣经。



   弗洛姆还给我印象深的一个观点是:每个人,都有本能的向上发展的精神生命,若运用和展现了,他才会快乐,若没有,那精神生命力也会发展,只是往反方向(下)发展,比如那些破坏性、变态性行为就是。这一思想,加深了我对人性心理研究的好奇心,同时也鼓励了我,愿去发现和展现自己的能力。经验告诉我,这不仅能带给自己快乐,也能给身边人带去快乐。



   可以说,弗洛姆是我结缘心理学的红娘,之后他的《弗洛姆文集》、《被遗忘的语言》、《精神分析与宗教》《逃避自由》《心理分析的危机》等书,是我思想的伴侣。在我心里,弗洛姆就是我精神的父亲。


点击左下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