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石奇峰怪石大洞——遵义西北游之一
贵州游侠
周六一早,我们从贵阳出发,经贵遵高速到达遵义,出高速路后立即右转,向金鼎山、松林、毛石镇方向行驶。
进入毛石境内,奇峰突起,怪石林立,绵延不绝。


天然封火墙










石门




将军发令


天生庙宇

两个博士





金钟




恭喜发财







一个如水桶般形状的石峰屹立山巅,名为“印把山”前行有金钟山,路旁有清澈的黄钟水库。资料介绍继续前行有一“说话岩”,有回音壁及壁上的“马蹄窝”但我们来回都没有分辨出是那一座岩壁。

来到毛石镇边,岩壁上面有一些近年雕刻的红色摩崖。





天生岩画

前往大梨村的上洞,一路打听来到村边,停车步行上山,一路上都是土山,没有一点石岩,来到半山的一个小村庄,在一片平整的田地左面的山垭口间出现一座平面呈U字形的塌陷岩壁,下部有黑黑的大洞口。

我们从山垭口间的小路来到洞口外,只见岩壁上面非常平整,有许多地方就像是人们打磨平整准备雕刻摩崖的平面。
进入洞内,是倾斜向下近20米的碎石坡,下到坡底,有长达一百多米的高石墙,石墙中有瞭望孔或枪孔,看不到有石门。结果在左侧发现石墙是呈Z字形修建,在Z字的中间开有一道石门,已经坍塌,在进洞的方向一点也看不到有门洞的迹象。




进入石门后看到石墙里面还有宽达数米的基础,石墙是在基础之上修建的,当年修建时用工量一定非常巨大。

石墙内有数不清的石块围砌的大大小小的石屋,随着洞内的地形起伏修建,还有用于煮饭的灶台及用于熬硝的直径两米左右的灶台。

熬硝大灶

煮饭灶



前行左面有细小水流淌下来,估计就是古人赖以生存的水源了。
继续前行,长达几十米的平整石板、巨石块比比皆是。整个洞内没有看到一点钟乳石的痕迹,从洞内洞外的情况来看,我估计在远古时期这个洞穴的下部是一个溶洞,由于这座山的石结构都是一层层的节理,所以后来发生了极大的坍塌,下来的石块掩埋了所以的钟乳石。


继续前行都是坍塌的巨石,我们就没有前行了。
出洞后,我们沿着对面一座小山的左面行走,小山的上面有一座庙宇。

绕山一周,来到庙宇前方,这是一座观音庙,结构奇特,建造精良,保存完好。

庙宇前有许多石林。




天然石滑梯
与在田坝中干活的农民交谈,得知在洞中继续前行还很深,里面的景观很好,在面对洞口的右侧方向还有一个下洞,景观也很好,我们没有继续探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