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山何必独沾衣---生死观

 zqbxi 2020-07-02

九日齐山登高

作者: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九日齐山登高》诗下注⑤这样标注“牛山沾衣”的典故--《韩诗外传》: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而北望齐曰:美哉国乎!郁郁蓁蓁,使古而无死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俯而泣下沾襟”。

这段关于“牛山沾衣”典故的注解并不完整,它只是截取了《韩诗外传》相应部分的前半段。编选者这样作注,很有可能是他们认为,注出这些就已经足够学生领会典故的含义了,而且,一些鉴赏《九日齐山登高》的文字大都只截取前半段。但是,普通中学生真能领会苏教版的这种注解吗?且让我们看看这段注文的字面义:

“齐景公在牛山游玩,向北眺望齐国大地,说:多么壮美的国家啊!草木葱茏,山川相缭。假使自古以来就无人死去,那么我将离开这里而去往何处呢?说罢,俯下身子哭泣,眼泪打湿了衣襟。”

这段字面义看似流畅简单,推敲起来却十分费解。齐景公为什么哭呢?如果看到他赞叹江山壮美,就直接认为他是因为留恋大好江山而哭泣;那么“使古而无死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从何说起呢?为什么自古以来无人死去,齐景公就生出了“去此而何之”的悲叹呢?可能有人会说,结合《九日齐山登高》全诗内容,不难发现齐景公是因留恋江山美景、为自己终将一死而哀叹流泪的。这种说法会不会是我们一厢情愿?普通中学生真能够自行获得这种认识吗?对于这些追问,如果我们从学生角度考虑,回答起来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

参照《韩诗外传》该典故原文:“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而北望齐,曰:‘美哉国乎!郁郁蓁蓁。使古而无死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俯而泣下沾襟。国子、高子曰:‘然!臣赖君之赐,疏食恶肉可得而食也,驽马柴车可得而乘也,且犹不欲死,而况君乎!’又俯而泣。晏子笑曰:‘乐哉,今日婴之游也!见怯君一而谀臣二。使古而无死者,则太公至今犹存。吾君方今将被蓑苙而立乎畎亩之中,惟农事之恤,何暇念死乎!’景公惭而举觞自罚,因罚二臣。”据国子、高子附和之语,齐景公泣下沾襟乃是“不欲死”的因由方才显豁,学生看至此处,方能借助国子、高子的话猜出景公哭泣的原因,才能真正明白,原来齐景公是一个贪生恶死之徒。这样,“使古而无死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的内在逻辑就好理解了:(江山如此壮丽,当真是人见人爱)如果自古以来就无人死去(我也就可以不死),那么,还什么地方值得我离开这里去往别处呢?(但是何曾有过不死之人,眼前的无限江山于我而言,终归也是过眼云烟,岂不痛哉!)齐景公就是以这种假想的方式,委婉表达出贪图眼前江山、不欲终归一死的复杂而又悲伤心情。

考之载有本典故的另两部典籍--《晏子春秋》和《列子》。兹节录与书注相对应的内容比较:

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晏子春秋》卷一《内篇谏上·景公登牛山悲去国而死晏子谏》)

齐量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美哉国乎!郁郁芊芊,若何滴滴,去此国而死乎?使古无死者,寡人将去斯而之何?”(《列子·力命》)

不难看出,在《晏子春秋》和《列子·力命》的相应节选中,一个是“去此而死乎”,一个是“去此国而死乎”,齐景公留恋江山权位贪生恶死的心情是相当显豁的。事实上,选注和鉴赏《九日齐山登高》的各家在选取“牛山沾衣”的出典与引用上是区别对待的。一般选《晏子春秋》、《列子·力命》的,就节选到景公的话结束:如安徽师范大学余恕诚教授在《〈九日齐山登高〉注解与赏析》中用的是《晏子春秋》,只节选到“去此而死乎”;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参考书》中收录了曹中孚先生的赏析,曹先生用的是《列子》,节选到“去此国而死乎”。选《韩诗外传》的,往往是节录典故全文,如王碧莲选注的《杜牧选集》。各家之所以这样区别对待,笔者认为,正是因为《晏子春秋》和《列子·力命》中齐景公的话明白晓畅,不妨碍读者理解景公的心情;《韩诗外传》中,齐景公委婉了一下,如果没有下文作为参照,则景公的心曲,学生着实不易了解。对于中学生而言,如果“牛山沾衣”的典故注文只节选到景公的话结束,那么还是用《晏子春秋》和《列子·力命》为好;如果要用《韩诗外传》,则最好注出全文。

这个典故后半段的主角是晏子,他讥笑“怯君”与“谀臣”,认为如果古往今来无人会死,那么齐国始祖太公仍将在位,如今齐景公就只能披蓑戴笠在田间辛苦劳作,哪里能像现在这样,闲游山水感叹生死呢?晏子不仅指出齐景公贪生恶死想法的错误,而且直斥景公此番痴心妄想的可笑。在这个典故中,齐景公因人生无常,无法永享江山而落泪悲伤;晏子认为,人事有代谢,自古而然,空想不死,不惟自增烦恼,是极其愚蠢的。就“牛山沾衣”典故而言,齐景公是解读的一个层次,晏子是解读的另一层次,因此,应给出全文,让学生自己体会、涵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