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厦门往事:传奇海堤曾牺牲156条命

 鹭客社 2020-07-02


2010年10月,厦门市政府启动拆堤建桥工程。厦门海堤完成了它五十年来的历史使命,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海堤的筹建

当厦门没有大桥通往岛外的时候,厦门就是个孤岛。那时想要出远门的话只能先摆渡,再乘车,可谓水陆兼程。

1950年初春,时任厦门市长梁灵光决定为民办实事,解决当时两大任务:战备和恢复经济。(当时厦门港口被封锁,失业人数严重)他与华侨领袖陈嘉庚几次讨论厦门与集美之间的交通问题。一致认为在高崎与集美之间完全可以修筑一条海堤,把厦门与集美联接起来。在层层上报之后最后得到中央批准。项目落实了,款也拨下来了,总共一千三百万元包干。陈毅对梁市长说:事情由你去做,做好了我向你们庆贺,做坏了大家各打五十大板。陈毅同志办事就这么干脆、爽快。梁市长也对陈毅深表决心:我一定做好,不会做坏,请首长放心。


 6月17日厦门海堤工程指挥部正式成立,简称《6.17》工程。在海堤的建设期间,周边的兄弟城市并没有袖手旁观,龙溪地区、泉州地区的干部也动员了大批石工,船工和船只,人力物力一起参与海堤建设,他们的队伍不少于四千人。



海堤上的白衣天使

随着开工的进展,伤员不可避免地发生,卫生局发出紧急调令,要求各个医院派出拔尖的医护人员支援海堤建设。

1953年秋,刚刚新婚不久的护士黄秀雪接到调令。在这之前黄秀雪一直在鼓浪屿救世医院外科手术室当护士,有着丰富的外科临床经验,是医院重点培养的对象。当晚,秀雪就写信给浙江医学院上大学的丈夫,告诉他自己将要参与一个伟大的工程,这个工程就是高集海堤工程门诊部,并且担任门诊部的负责人。能为海堤做点力所能及贡献,她感到无比骄傲和光荣。

在锣鼓声的欢送下,胸佩大红花的黄秀雪手里提着简单行装,挤上一辆军用大卡车。车子所到之处就是厦门高崎。这是一个临海的渔村,呈现在眼前的却是一片人群鼎沸,车水马龙的场景。采石场不时传来口哨声阵阵及爆破石头的响声。一位身穿褪色军服,身材魁梧的年轻人过来迎接他们,伸出宽厚的手跟他们一一握手:

“欢迎欢迎!你们来得太及时了!这里太需要你们了!”

这位穿军装的领导把这些医务人员带到一排简易的平房,那就是海堤的员工宿舍。每个房间都写着编号,刚刚结婚的黄秀雪又开始过上单身生活。她环顾宿舍四周,眼睛所到之处都能看到印有“高集海堤”的蚊帐,棉被,口杯,热水瓶的红色字样。

第二天她换上白色的护士裙,戴着护士帽,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紧邻指挥部旁边的几间木板房子就是工地临时门诊室。这时候海堤的工人已经达到一万多人。


医务室一开门就有伤员送来。第一天,送来的是一个脚掌被石头压伤的工人,是一位年轻的船工。看到小伙子因疼痛而变形的脸,还有鲜血裹着已经不成形状的脚趾,秀雪的心跟着一阵阵疼痛,可从嘴里出来的却是一句哄孩子的玩笑:“哎呦,这石头怎么不听使唤落你脚上呢?”一边要沉着又快速地清创伤口,止血,消毒,缝合,上药,包扎。刚刚处理完一个伤员后不一会又来了一个。像这样的病号每天都有好几例,医务室总共就六个医务人员(后期又增加到十个人),有时应付不了集体受伤的伤员。就向社会上招来一批女青年,培训速成的助理护士,从基础知识学起,一边实地学习,边学边上岗。在建设海堤的三年期间里秀雪已经数不清自己一共缝合多少个血肉模糊的皮肉,处理多少个被石板压伤的手脚。工地在海域的两端,全长两千多米,每天海面船只如梭,来回穿行,开山取石,运石,没有任何机械,全靠人的肩膀和双手,工人们用条石砌坡法和行船抛笼法进行填海筑堤,有时还要躲避台湾飞机的轰炸。十五岁的女孩王丽珍是当时是海堤指挥部电话总机的话务员,她记得那时国民党飞机不分昼夜地轰炸和扫射,常常是半夜空袭警报响了,还在睡梦中就被同事们抱着躲进防空洞。有时一个晚上要起来十多次,甚至二十次。在几千人的建设大军中一些是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胡振雷就是1953年厦门师范毕业生,在一百多名的应届毕业生中他是三十四名中被录取的一员,他被分配在第一线上,从没干过体力活的他一样抡起榔头,挑起石头。那些推板车、抬石头、抡榔头的工人并非个个只会卖力气,有的还能歌会舞,他们偶尔会在收工之后围坐在榕树下或工地上,自发地编排节目寻找乐趣。

高崎属于渔村,这里三面环海,不是海风,就是烈日,秀雪到海堤门诊工作不到三个月,脸上即蒙上了一层锈斑,乌黑的头发因风吹日晒成了棕黄色,在那个以劳动形象为光荣的年代,她算赶上时髦!



建设海堤的勇士

一次,黄秀雪背着药箱在工地上当流动卫生员,身穿护士裙的她奔走在海堤上还是英姿飒爽,魅力四射的。这时,有人呼叫着:堤下有人被石头压伤了!她小跑过去,发现要跳下落差一米多高的石阶,脚下的石头嶙峋坎坷,她试着几次也踩不到落脚地。这时,一双有力的手将她接住。她把甩到背后的药箱拉回胸前,才看清那石阶下激流的海水。好险!差半米就掉进海里。秀雪心里倒抽一口气。她来不及感激托住她的人,而是先看伤员的伤势,初步判断伤员腿部骨折,脚后跟被石片割破一条血管,一股鲜血正流进海里扬开一片红色云烟。她从药箱里掏出绷带扎紧伤口,又去找了担架,和工人一起把伤员放回地面,才转过身对刚才托住她的工人说:“谢谢!”“不要谢!一切都为海堤建设。”


工地上受伤的人不计其数,更有一些年轻的勇士为了海堤建设献出宝贵的生命。有个英雄,是一个牺牲了的英雄,他年方二十,一副不吸引人的容貌,却在行船抛笼时与石头一起沉入海底,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首英雄的赞歌。人们不会忘记在1955年的农历12月26日,部分民工乘着“颖海轮”要回家过年,途中遭到国民党八架飞机的轰炸,船沉入海底,船上的76位工人遇难。在建设海堤的过程中,每个生命都缺乏保障,谁也不知道何时自己也成了英雄。一面要躲避空中敌机的空袭,一面要确保海堤工程的进度。所有生命的肉体都在那时候显得无比脆弱。


而在海堤上推板车,抬石头的工人一天的工资不足一块钱,可他们差不多一个月就穿破一双解放鞋,鞋和肉常常穿得不分彼此,有的干脆打着赤脚,让脚掌直接在泥土上磨,碎石上蹭,磨出泡结成茧就是一双坚韧无比的鞋。而那些技术人员每天同样顶着烈日,冒着寒风拿着标尺,拿着测量仪在海堤上徒步来回奔走,为了海堤建设,谁也没有一句怨言。

1956年6月,大家最兴奋最紧张的时刻就是海堤龙口合拢。这天太阳过分地炎热,人们张罗着为海堤龙口披红挂彩。没料到老天抢先要考验海堤的质量,隔天,十一级台风正面袭击厦门,把合拢的石堤冲垮了一百米的缺口。再次经过多方群策群力的努力下,才把急流制服。同年9月海堤提前竣工,10月正式验收。在建设厦门海堤的过程中,一共有156位工人和干部把自己的生命砌进这条海堤。海堤门诊部被评为先进集体,黄秀雪也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海堤的改造

五十年来,南来北往的火车汽车日夜不停地在海堤上奔驰而过,它成了厦门交通的咽喉要道。高集海堤给厦门带来交通便利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海洋环境方面的问题。原来高崎往集美这一带都是深水区,有很多鱼类,如带鱼、文昌鱼等,海堤建成后,鱼慢慢地少了。厦门市水利局的陈科长说,海堤将厦门湾东西水域阻断,影响了东西海域的海水交换,海水自净能力大大减弱,水动力减弱,海堤附近堆积了大量的淤泥,影响了厦门港湾海洋生态环境。2010年10月,厦门市政府启动拆堤建桥工程。厦门海堤完成了它五十年来的历史使命,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让我们拭目以待改造后的海堤再次成为厦门的黄金通道。

部分照片翻拍于海堤展览馆

文章根据历史资料及照片加以创作

2012年初稿,2016年11月修订


作者简介:欧阳鹭英,女,鼓浪屿人,画师,曾与人合作纪实文学《用爱等一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