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姑妈的眼泪:一段云水谣式的旧事,一位台南少女远嫁大陆,丈夫却永不归来

 鹭客社 2020-07-02


海峡两岸之间,类似《云水谣》的故事不知凡几?

浅浅的台湾海峡,其实也深藏着台湾新娘与大陆新郎鲜为人知的故事:背后平凡而又珍贵的爱情,以及台湾新娘再闻故乡泥土香及再享亲情的期盼。



"一朵等待的碧云,一汪消逝的秋水,一段错过的深情。"在人世间,把生者和死者隔开的是什么?把相爱的人隔开的是什么?


古道、老榕、水塘,幻化成大时代下的悲欢离合。


走在南靖长教村"云水谣"拍摄景点,心中想着张克辉电影文学剧本《寻找》改编的《云水谣》电影剧情;陈秋水与王碧云的故事,一段跨越海峡、历经60年大时代动荡背景下,至死不渝的坚贞爱情。


海峡两岸之间,类似《云水谣》的故事不知凡几?


浅浅的台湾海峡,其实也深藏着台湾新娘与大陆新郎鲜为人知的故事:背后平凡而又珍贵的爱情,以及台湾新娘再闻故乡泥土香及再享亲情的期盼。

电影《云水谣》剧照。(该图片来自网络)

"娘,台湾的亲人,大家都忙着呢,没空来呀!


"广州姑妈走的时候,六十八岁。可,在走之前三个月她早已无法言语,时醒时昏;儿女来探望时,她只是眼睁睁望着人,眼角不停地泛着泪水。听完了么女这么说,当夜,广州姑妈就合眼了。 


广州姑妈是1946年的台南新娘。台湾光复后,一位随着部队到宝岛接收的国民党军人走入了广州姑妈的生活,爱苗旋即在芳龄十八情窦初开的她和军人之间燃起。


花样年华的姑妈成了最美的新娘。却也没想到,由她自己选择的爱情与婚姻,为她带来不一样的人生。


广州姑妈的爱情在战火中燃烧,既有当时延续的国内残酷战争,也有与家人之间的"战火"。由于伴随着的是对无法预估的军人的命运,这场爱情,台南家人全部投反对票。


然而,爱情,是不需要理由的,是不需惧怕战火的。姑妈毅然嫁给了那位掳获芳心的国民党军人――广州梅县的姑爹。


没想到,婚后没多久,战局愈演愈烈,梅县姑爹又得随着部队返回大陆,此时,姑妈已身怀六甲,姑爹央请友人将她送到天津待产。产下一女后,时局更加混乱,她又被接往梅县的夫家,不料,从此陷入坎坷的一生。


在夫家苦守着,左等右等,却传来姑爹在返梅县途中,被乱弹射杀身亡的消息。


一个宝岛来的十八九岁小姑娘,才当了娘就没了夫,梅县话不通,抱着女娃儿,整天以泪洗面,只会哭着用简单的普通话跟公婆说,不相信丈夫已不在人间,又说要到广州去找爱人。


婆婆看了心软,拿了盘缠给她说:"孩子留下来,妳就去找吧!"


一个只能讲闽南语方言的台南女子,在那个战争依然激烈的时代里,找寻"不知去向"的丈夫,带给她的却是旁人无法体验的苦难与艰辛。


姑妈搭了车寻夫去,从梅县到广州路上遇见了一位好心的军人,听了她的遭遇,非常同情,就说:"这样吧,我得随着部队跑,妳就到广州的哥哥家暂住,再慢慢去找丈夫。"


这位军人的哥哥继承家业,在广州开设一家乐器行,姑妈在这人家住了一段时间,怎么样也没丈夫的音讯,最后死了这条心。此时,军人的哥哥爱上她,举目无亲的姑妈只好再嫁了。

她又拥有了第二任丈夫和丈夫对她的爱,尽管那不是她理想中的爱情。


那些日子以来,她心里想的犹是前任姑爹,第二任姑爹看出了心事,知道勉强也不是办法,虽然已生了三个娃儿,还是主动提出分手之议。


两人离异后,第二任姑爹没跑远,就住在不远处,总希望姑妈能回心转意;但两人在相继离世之前,始终没有复合。



姑妈在后半辈子,一直有两个心愿:一个是继续寻找属于她"爱情中"的丈夫,第二个心愿是寻找台南的亲人。


改革开放后,姑妈的么女认识一位潮州到香港作时装生意的商人,姑妈把唯一记得当年在台南居住的路名给了对方,透过他的台湾友人找到了台南老家;通信了几年,1989年姑妈终于完成心愿,踏上返乡之路。


此时,姑妈的父亲已往生,望见年迈的母亲与姐姐和弟弟们,大家抱着哭成一团。四年后,听说母亲病重,她再度返台探母。


1997年,姑妈被诊断罹患肺癌,到医院进行化疗,病情总算控制住。返家没多久的一个夜里,姑妈可能是起身如厕而摔跤,天亮被发现时已昏迷。


送医急救,总算恢复一点生机。在医院住了三个月,姑妈的身子愈来愈差,气愈来愈弱,好不了也走不了。子女们听其他长辈说,"她可能在想念台南的亲人,希望见他们最后一面。"


然而,当时,在南台湾的亲人各有工作或具有不得前往大陆的身分,没人可抽得出身立马赶往。长辈建议子女,就直接和姑妈说:"台湾的人来不了!"


子女们犹豫了几天,看娘那样也受苦,终于由么女在耳边和她说了。


不知真是这样,还是巧合,当夜,姑妈就在异乡结束了一生。尽管她似乎一直想等着台南亲人到来才愿意离开人世,但最后还是带着遗憾走了。

当年随国民党政府到台湾的五十万部队,加上眷属共约两百万外省人士来到了宝岛,经历两岸隔离与开启交流过程,海峡之间上演着无数的亲情故事。


广州姑妈为爱追随丈夫,一去离开故里四十二年,在两岸对峙时期,只能偷偷想念着台南的亲人……


2010年夏天,在广州白云机场,见到了姑妈的子女,也就是我的表哥表姐表妹。听他们娓娓道来,终于明白了姑妈一生的故事。


姑妈生前与孙辈。


姑妈与女儿。


姑妈与台南亲人扫墓。


姑妈与台南亲人相聚。


后记:2010年参加一项两岸交流活动,途经广州,在广州白云机场与表兄姐妹们匆匆会面。


2015年10月趁着到广州参加研讨会之便,再度与表兄姐妹聚会。

当日抵达后,先到广州医院探望一位年逾九旬的黃埔老先生。


黃埔17期的何季元先生曾是国民革命军62军军人。台湾光复后,于1945年8月,隨军自高雄登陆,负责南台湾的接收复员工作;同年11月抵达台南。


1947年3月,62军由台湾至天津,担任津塘地区守备任务。1948年9月,该军奉命调往东北,参加了 辽沈战役。同年12月,平津战役起,62军由天津增防北平,不久后又奉命回防天津;于天津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全歼。


我的广州梅县姑爹和何老先生是同袍。几年前曾通过广州黄埔同乡会,以电话联系上何老,一直希望能拜访老先生当面请教他。老人家虽记憶渐淡,但慢慢勾起回憶,和他聊了一些當年往事。


台湾光复后,前往接收的囯民党部队。(武之璋先生供图)


国民革命军62军组成军之一的前身157师,曾在黄涛领军下,于1936年进驻过漳州。台湾光复后,梅县姑爹所隶属的62军部队,随军长黄涛抵达台南火车站时,民众列队欢迎的情景。(该图翻摄自1945年11月22日的台湾新生报)



作者简介: 施沛琳,笔名孟孟,台湾台南人,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教授。曾任台湾《联合报》记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