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厦门记忆:“吊坞”与“龙骨水车”,老厦门人的汲水“神器”

 鹭客社 2020-07-02

 明信片上鼓浪屿中华路的吊坞(阿元收藏)


 今晚,厦门收藏家阿元在群里发了一张他所收藏的明信片,明信片上有一种奇怪的机械,阿元对此有所解释“在我收藏册里有一张明信片,很多人不知这是什么?这张明信片乍一看像鼓浪屿中华路有个菜园,孩提时阿伯用着器具打水,浇菜。这器具学名叫“吊坞"。吊是由木头,竹篙和石头制作而成的。首先在井旁矗立一块长条石,作为吊的支杆,在条石上再嫁一段木头,作为和竹篙会接的一个枢纽,行篙尾部绑上一块石头,作为起吊的重量,在竹篙的前面,连接一根细长竹竿,尾部拼接一个吊桶,这吊就制作而成了!这种是用杠杆原理制成的器具。如今,厦门及鼓浪屿的井大都已被填平,那些依附井旁的吊,也就不复存在。但我至今依然记住它的模样.....。

早在去年9月,鹭客社发过庄南燕先生的一篇文章《厦门美仁宫往事:老明伯的菜园子》。文章中写到:“四孔井边一棵黄花槐、一棵苦棟树,老明伯在树旁制造一门直指青天叫“吊”的桔槔。他每天浇水两趟,弯着本来就驼的背,把高射炮一样的“吊”按入井中打水,那“吊”吱吱嘎嘎很不情愿。老明伯挑桶浇水,张开双臂手抓桶把,人和桶变成一架笨重的轰炸机。 ------  老明伯走后,菜园子变成停车场。只剩下那“吊”像一门无用的高射炮直指没有敌机的天空。那“吊”后来朽了断了,残留的条石基座立在四孔井边那一棵黄花槐、另一棵苦楝树下。“

作者简介:林鸿东,1976年生,漳州平和人,鹭客社创办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