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鼓浪屿记忆:厦门“霍元甲” — 孙振寰

 鹭客社 2020-07-02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孙振寰练功照片

孙振寰,河北沧州人,通背拳大师,是厦门的“霍元甲”、“叶问”。年少时习武于沧州通背名师左东君;成年后投奔冯玉祥西北军,为武术教官,被誉为“西北第一跤”;1933年,喜峰口一役率五百死士持大刀手刃日军近七百人;后因逃避日本人追杀,南下厦门,任黄奕住创立的中南银行镖师;期间,打败趾高气扬的英国领事馆武官;为弘扬通背武术,孙振寰在鼓浪屿开设通背武术社,一生授徒上万人,使通背拳在厦门落地生根,其徒弟遍布全国,甚至走向世界各地,促成通背武术的国际化。此豪杰人物,不可不为今日之厦门人所知。——  林鸿东


蜚声海外的通背大师孙振寰

孙振寰1898年出生于河北省沧州盐山县孙八里村,自幼拜师沧州著名拳师左东君,习练通背劈挂拳。成年之后,孙振寰先在天津一个商栈充任镖师,由于秉性正直,得罪恶霸,辗转西北。其时,冯玉祥驻军西安,广招天下豪杰,志在逐鹿,孙振寰乃投身军旅,为西北军武术教官,教授拳术、摔跤及大刀,为冯玉祥训练出一支精悍的劲旅。

战长城,钢刀荡寇

闯厦门,铸造辉煌

1933年3月,孙振寰先生在29军军长宋哲元的指挥下参加了长城抗日战争。喜峰口战役上,孙振寰先生在冰天雪地里会同以沧州弟子为骨干的五百将士,手持大刀,赤身光膀,夜袭敌营,在一片砍杀声中,只要摸到穿衣者,则手起刀落。不少尚在睡梦中的日军,未及清醒,便已尸首异处。日军周围部队迅速集合进行反扑。在夜间,日军强大的火力发挥不了作用,只能短兵相接拼刺刀。但是,在西北军大刀面前,日军刺刀完全失去了昔日的霸气。这一仗,杀得日寇尸横遍野,一共砍杀其支队长植田以下近七百人。日军自侵占东北以后,所遇抵抗一触即溃,因此警备松懈,嚣张狂妄至极。经此次打击之后,人人都和衣持抢睡觉,甚至还有人晚上都戴着钢盔以防被砍头。日本报刊将喜峰口战役称为“皇军的奇耻大辱”。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在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下,孙振寰的部队逐渐被打散。为避开日寇侦缉,1934年孙振寰到山东威海卫投考镖师,名列第一,授任厦门中南银行镖师。1935年孙振寰在厦门创办“通背武术社”,广授门徒,悉心耕耘数十载,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段传奇。1953年后,孙振寰先生将“通背武术社”设在鼓浪屿泉州路74号大院内。据了解,解放后至改革开放之前,公开挂牌开馆授徒的,福建省仅此一家,在全国也属凤毛麟角。

20世纪50年代以来,孙振寰及其门人在诸多全省、全国武术比赛乃至国际比赛上,获奖不计其数,因此欧美及东南亚一带武坛颇具影响力的《黑带》、《武林周刊》等杂志,把孙振寰先生称之为“德艺双馨”、“近代武林的一代宗师”。

近几年来,为弘扬通背武术,孙振寰的弟子创立了“国际通背武术联合会”及下属的“香港通背劈挂拳武术会”、“澳大利亚通背劈挂拳武术会”、“加拿大通背劈挂拳武术会”、“意大利通背劈挂拳武术会”、“美国通背劈挂拳武术会”、“龙岩通背劈挂拳武术会”、“漳州通背劈挂拳武术会”等十几个中外会所,他们正在继承和发扬孙振寰先生的遗愿,把通背武术发扬光大。


  孙振寰与弟子表演对练

精技艺,惩强扶弱

尚武德,侠骨丹心

孙振寰拜师大左村左东君门下,大左村乃是通背劈挂拳的发源地之一,因此孙振寰深得通背劈挂拳精粹,尤擅“通背铁扇掌”、三节棍、春秋大刀。值得称道的是,孙振寰在走南闯北的历程中,仍孜孜不倦地吸取摔跤、大洪拳、小洪拳、太极拳等武术流派的精华。由于他纯朴的本性、恭谨的态度以及深厚的功底,众多武术大师倾囊相授,如天津大枪刘德宽授予六合枪,河南信阳鸡公山老道授予仙人剑,马良传授中华新武术、谭腿等。孙振寰广纳百家,又屡经实战磨砺,融会贯通,遂成一代宗师。

孙振寰西北军中担任武术教官时,军中举办摔跤比赛。大会的裁判长教官王某素负盛名,出言不逊,向孙振寰挑战。王教官惯用背胯法取胜,每次进胯,孙振寰就屈膝下蹲马,化解他的攻势。双方争持不下,孙振寰突然把右腿插入王两腿之间,王教官即以双手抱住孙振寰的腿,力图解脱。孙振寰将右腿迅疾脱出,蹩住王的右膝向左一拧劲,来个“旱地拔葱”,王教官失去重心,向前跌倒。孙振寰因此声名大噪,被冯玉祥将军誉为“西北第一跤”。

到了厦门,孙振寰不改正直朴实、仗义助人的秉性,多次勇斗歹徒。他任职厦门中南银行镖师时,有盗贼三人持利斧、铁尺入屋抢劫,孙振寰用中平枪法,一绷、一扎之间,三贼均负伤而逃。孙振寰嗜枪如命,曾置黄豆于地,以枪尖扎之,黄豆应手弹起,此即武林一绝“枪扎滚豆之力”。他的弟子施载煌曾获1958年安徽省武术评奖大会冠军,1959年安徽省第一届运动会枪术冠军。

同时,为维护中国人的尊严,也多次和洋人交手,他的许多轶事,在百姓中广为流传,脍炙人口。

1936年,英国领事馆武官彼得藐视中国武术,孙振寰应邀与其在鼓浪屿一较高低。交手仅两个回合,孙振寰即以一招“顺水推舟”,将彼得甩出一丈开外。彼得爬起后,抓住孙振寰的左臂,孙振寰抢前一步,擒住彼得的右臂,再一转身,腰胯一拧劲,一个漂亮的“背胯”将彼得整个人腾空背起。此时,只要孙振寰一撤手,彼得就要被甩出数米远,但是孙振寰把彼得在背上掂了掂,就把他放回地面。彼得既震慑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也折服于孙振寰敦厚宽容的武德,从此与孙振寰结为朋友。又有一次,孙振寰先生在厦门港岸边看到5、6个外国水兵在追逐调戏妇女,他挺身而出,截住水兵,抡起“通背铁扇掌”左栏右击,一顿痛打,把外国水兵打得抱头鼠窜。

孙振寰身怀绝技、不畏强暴,平日却是敦厚长者,从不与其他拳师争强斗狠。厦门新垵五祖拳称雄地方,却与孙振寰惺惺相惜,和睦相处。福州自然门大师万籁声傲骨铮铮、睥睨武界,却对孙振寰赞誉不已。某日,孙振寰与徒弟行经厦门闹市,徒弟不慎踩翻一个菜贩的箩筐,菜贩强行拖住徒弟的手要索赔。孙振寰上来劝阻,菜贩反而出拳殴打孙振寰,孙振寰也不还手,让菜贩连击十几拳,直到菜贩心虚,不敢再打。不一会儿,菜贩两臂青肿,僵直不能屈伸。孙振寰这才告诫他:“年轻人火气太大了,今天幸亏我练了点武术,不然非被你打死不可。但是你要是遇到脾气暴躁的武者,非把你打死不可。”孙振寰又拿出一个小瓷瓶,倒出药丸让他吞服,菜贩在孙振寰高大的形象面前惭愧不已。


勤耕耘,华夏扬威

重传承,海外留名

孙振寰前半生侧身行伍、镖局,生活颠沛流离,到了厦门之后,他的生活才安定下来。新中国成立后,厦门更为孙振寰宏扬通背武术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有感于厦门人民的淳朴善良,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通背武术社”中,回报厦门这一片热土。众多学生慕名而来,在学习孙振寰高超的武技的同时更学习他正直勇敢、仁慈宽厚的高尚人格。在孙振寰的带领下,通背武术社创造了厦门武术界的辉煌。

1953年,孙振寰应邀代表华东区参加全国第一届民族形式体育运动大会,获优胜奖。

1957年,孙振寰携学生洪敦耕、施载煌、吕灿耀等,代表厦门市参加福建省第一次武术大会,师徒同获优胜奖旗。同年,师徒又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武术观摩赛,均获优胜奖。

1958年,孙振寰被福建省体委聘请为全省武术集训队总教练,并于1959年带领福建武术代表队,参加全国青少年武术运动大会。此次大赛,通背武术社六人参加,全部获得优异的名次。

1963年,福建省少年武术赛在泉州举行,孙振寰以名誉教练名义率厦门市代表队参加比赛,为厦门队赢得了团体冠军,且囊括了三分之二的奖牌,当地媒体惊呼:“几乎是孙振寰学生的表演赛!”

1964年,在文革前最后一次福建省武术锦标赛上,通背武术社的成就达到了顶峰。以通背武术社为主力的厦门队,再次为厦门市夺得福建省武术赛团体冠军,通背武术社则囊括了福建省男子全能的全部名次,以及除南拳外全部男子单项冠军。

孙振寰一生授徒上万人,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不乏武术界的翘楚。如曾担任福建省武术协会副秘书长的洪敦耕,厦门市武术协会主席施载煌,国际通背武术联合会会长、1983年“全国优秀武术辅导员”孙志庆,厦门市武术协会副主席李家才,国家一级武术裁判陈超文、苏鹭建、高毅,1991年全国武警现场会技击及警械格斗术总教练林志谦等,都是全国知名的武术家,其他如杨汉国、庄昔贤、陈平国、郑高能、黄传勋等亦为一时之雄。名师出高徒,并且不是寥寥数人,而是百花齐放、各武术领域均有所建树,这在全国都十分罕见。

孙振寰还有数百徒弟、徒孙分布在世界各地,对通背武术走向国际化,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陈发淼、侯朝声,香港著名武打明星及导演。梁海平,香港自由搏击国际邀请赛多次金牌得主,东京世界自由搏击大赛金牌得主。施奇,1975年东南亚国术比赛亚军。余俊民,夏威夷国术邀请赛金牌得主。Robert Poeir ,全美自由搏击大赛冠军,被评为1977—1978年度全美十大天才拳手。此外还有菲律宾的吕灿耀、新加坡的韩国忠、澳大利亚的吕桐生、英国的邝仲池、日本的于川小岛、荷兰的Huder laud等都是当地著名的武术家。这些通背弟子谨记孙振寰的教诲,为弘扬中华武术、促进中国与国际的交流作出了不少贡献。

孙振寰先生名扬海内外,不少华侨、外国拳师,慕名来访。孙振寰均坦诚相待,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武学传授给他们,增进海内外同胞的友谊,团结了国际武术爱好者。

1972年6月3日孙振寰先生与世长辞。三十多年来,他的学生或认识他的人每每提起他来,都满怀敬意。他的学生、厦门著名文史学家何丙仲先生高度概括了孙振寰的一生:“仁者之魂,勇者之魄。献身体坛,垂范艺德”。2009年台湾通背拳传人来厦寻根,两岸通背传人汇集在孙振寰先生的大旗下,把酒言欢,共商中华武术发展大计。

  孙振寰先生(一八九八年—一九七二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