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根据病因化血瘀,别乱喝药酒啦!先温阳,后化痰湿、补气行气

 健康管理师紫苏 2022-06-13 发布于湖南

酒一直是中国一种不可或缺的调剂气氛、促进感情的餐桌必备品,也是社交、礼仪、娱乐的百搭小道具。但说到酒对身体会有什么影响,许多人都能脱口而出,而且是负面影响,那就是伤肝

但是如果酒对于身体一无是处,那好像也不对。米酒能补肺的虚寒,入肝经活血,补肾治腰痛;黄酒常用来做药引子,还可以保护心脏,活血驱寒;红酒不是本土产物,也同样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看,单一个酒就这么厉害了,如果加上药物泡制,又会是什么样呢?大部分药酒好像都是以活血化瘀为主要作用。而当人上了年纪后,容易腰膝酸软,手脚发凉,大部分男性都会选择来点药酒化瘀,既满足口腹之欲,又能强身健体。

但是许多人不知道,活血化瘀用不对会适得其反。药酒的主要成分是药和酒,其中酒本身就是药食两用,《本草纲目》中记载酒可以通血脉、润皮肤、散湿气,但是性大热,有毒,有耗散之性。

中国酒类很多,最初药酒配伍用的是度数低、烈性小的黄酒、米酒,而不是现在大多数人用的烈性高度白酒,长期服用高度药酒易耗散元气

当然,药酒中的“药”怎么用也很关键,以活血为目的的药酒自然应该配活血药。其实人体的瘀血一定有它形成的原因,单纯的用活血药,可能与酒的功能一样,就是扩张血管,同时会耗气。

中医里讲究对症,一味地活血化瘀,可能会耗气,使症状越来越严重。接下来就来介绍一下大家平常活血化瘀的常见误区。

中医有个概念叫无形之痰,对应现代医学常说的血液中的高血脂、高血糖、胆固醇等代谢产物,这种无形之痰增多,血液的黏稠度变高,运行不畅就会形成瘀血,即痰湿血瘀。表现为肥胖血脂高、身重困倦、舌苔白腻。

这种情况,解决痰湿,血脉自然会运行顺畅。中医化痰湿的药很多,但平常用药食同源的更安全。茯苓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上品茯苓具有质地坚硬,无异味、粘牙的特点,打粉煮水食用效果更佳,阴虚者慎用。

爱活血化瘀的群体绝对离不开老年人,但老年人普遍都有气虚的情况,人体的元气、肾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退,而人体血液循环需要气的推动,如果光活血不补气,血液运行更迟缓,就会越用越瘀。

气虚的症状会有神疲乏力、胸闷气短、舌暗有齿痕等。补气用的药,稍微了解中医的人应该都听过,那就是黄芪。黄芪为气药之长,药力到达全身,哪里的气都能补,见效也很快。黄芪轻,尝起来有豆香味,为了充分发挥药效,需要煮,用量可以在30克左右。

说了气虚,肯定也不能忘了气郁,气郁也会导致血瘀,而且容易出现实质性的病变,例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子宫肌瘤等。这种情况下活血需要解郁行气,把气机舒展开,才能更好地活血。

这种血瘀可以用玫瑰花行气活血,日常生活中可以长期用玫瑰花泡水喝,一次使用可泡三泡。还可以选用中成药逍遥散来缓解气滞血瘀带来的身体不适。

还有一种典型血瘀是因为寒凝。阳气温煦血液,使其流动不受阻滞,已经形成的血瘀,活血时都要温阳。常用桂枝,可单用,也可配伍入药。

祭祀

解除

2020

7月2日

人以道立

以中医之道宣明华夏大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