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闽南“玛尼堆”大发现:永春五里街的“米升塔”

 鹭客社 2020-07-02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永春县五里街镇高垅村的“米升塔”

10月19日,泉州永春县的文史研究者林联勇先生给我发来了一些相关的照片,使闽南“玛尼堆”的发现北上到了泉州永春县境内。

在西藏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经常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或石板垒成的祭坛——玛尼堆。

今年9月11日,我到厦门市翔安区金柄村采风时,发现在村里一个路的拐弯处,居然也有一座极似玛尼堆的石垒祭坛。住在边上的村民告诉我,她也不明白这是什么,只听说是用来拜拜的镇风之物。文章《鹭客社》公号发出后,有读者回复,此类“玛尼堆”在翔安曾经很常见,大约与风狮爷有同样的功能,还有人留言称在“云顶山顶”就有,但没有明确指的是同安的云顶山顶还是岛内的云顶岩上。

9月12日,云霄有位文史界的朋友王桑坤给我发来了两张关于该县下河乡七高磜村的“玛尼堆”的照片。从照片上看,七高磜村的“玛尼堆”是馒头状的,本地人称为“大路堆”。

9月18日,在湖里工作的王伟鹏兄发来了他的家乡长泰枋洋镇科山村(状元林震的故乡)畚箕山社与竹塔社交界处的“石塔”照片。让我惊奇的是,这“石塔”与金柄村的“玛尼堆”竟是惊人的相似。“石塔”的地点位于小山涧的拐弯处,村里有用于“把水尾”的说法。在“石塔”边上还有一道小石碑,碑上刻着“笏砂”两字,砂指风水学上龙脉附近的山,“笏砂”指的是龙脉附近有像朝笏的山。显然,科山的塔与风水有关。

之前,我曾就金柄村与七高磜村的“玛尼堆”一事请教厦门的文史学者何丙仲。丙仲兄也认为可能是迷信风水的村民用来镇煞的东西。他还向我提供了金柄村耆老黄奕管先生的电话。电话中,黄奕管先生告诉我,金柄村“玛尼堆”附近的山坑里曾经死过很多小孩,葬小孩尸体的陶瓮一度到处都是,估计是山坑附近人家为防小鬼魂灵的影响,在明清时期,一起垒了这个石堆祭祀。这也是一种说法。

种种迹象表明,这种闽南民间的“玛尼堆”,很可能确实与避邪、镇煞等风水学功能有关 。

10月16日,庄国庆先生(网名金枫晚霞)给我发来了三张关于长泰陈巷镇山重村石头古塔的照片。这座古塔又名水尾塔,据《闽南日报》报道称,“其始建于宋末,明代因遭受雷击,塔刹塌毁,清代修葺。整座塔由鹅卵石垒砌成七层台阶式的实心结构,通高8.45米,底层直径14米,顶层直径1.5米,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塔刹立一根1.2米高的八面石柱。石柱顶还附着一个石帽,柱上有四面刻字,分别阴刻【南无观音佛、南无释迦佛、南无弥陀佛、南无药师佛】的繁体楷书字样。

因塔坐落在溪边,溪叫塔仔溪,溪上横跨一座石拱桥,称塔溪桥。

    至于为什么在溪边建塔,众说纷纭,其中,有两种说法比较靠谱:一是因发生过瘟疫,故建塔镇邪;二是在水流出口处,往往建塔“把水尾”。有人发现,塔的一至六层鹅卵石是同一年代,七层和塔刹石柱则较晚。故很难断定石柱上的佛教元素是始于建塔之初,还是后来加盖。

山重的塔与科山的塔同在长泰境内,同被称“塔”,同有风水学上的“把水尾”说法,似乎可认定为同一事物。但造型上,科山的塔没有山重的塔精致与讲究,反而与金柄的“玛尼堆”外形极为相似,连石堆中的神龛都一模一样。据此可得知,金柄村的“玛尼堆”或也是一种“塔”,只不过是较为粗陋质朴的塔。

至于山重的塔会不会是闽南原始的“玛尼堆”与佛教文化交生融合的产物,这就有待于进一步的了解了。

10月19日,泉州永春县的文史研究者林联勇先生给我发来了一些相关的照片,使闽南“玛尼堆”的发现北上到了泉州永春县境内。林联勇发了三座永春“玛尼堆”的照片,分别是五里街镇高垅村的“米升塔”、五里街镇吾边村的“鱼篓塔”、吾峰镇与德化县三班镇交界虎豹关附近的挡煞塔。其中,最为完整的是五里街镇高垅村的“米升塔”“米升塔”竟然设置了让人爬上塔去的石阶。

这些广泛分布在厦漳泉各地的“玛尼堆”式风水塔,显然是闽南地区值得重视的一种文化遗存。

永春县吾峰镇与德化县三班镇交界虎豹关附近的挡煞塔

永春县五里街镇吾边村的“鱼篓塔”

长泰县山重的石塔

长泰县山重的石塔

长泰县山重的石塔

长泰县科山村的“玛尼堆”所在地点

长泰县科山村的“玛尼堆”所在地点

长泰县科山村的“玛尼堆”

长泰县科山村的“玛尼堆”所在地点

长泰县科山村的“玛尼堆”

科山村“玛尼堆”边上的石碑


科山“玛尼堆”视频


金柄村“玛尼堆”

金柄村的“玛尼堆”
西藏的“玛尼堆”

七高磜村的“玛尼堆”

作者简介:林鸿东,1976年生,漳州平和人,鹭客社创办人,在厦门翔安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