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电转型高端的真实逻辑在这里

 新用户71187754 2020-07-02

晋宁//撰文

相比较,今天的家电产品与二十年前家电品绝对不可同日而语。那个时候,国内市场是外资品牌的天下,所谓领先的、高端的都被外资品牌所垄断,国内品牌还是在引进、模仿、学习阶段,产品自然是低端的代名词。

但是,经过20多年的市场洗礼,如今的中国家电企业已经是脱胎换骨,不仅经过市场洗礼成长起来,还把曾经的老师——诸多外资品牌赶下了神坛。如今,中国家电产业不仅在体量上占据全球的绝大部分份额,而且通过竞争把外资品牌赶下了神坛。

换个角度来说,从家电产品的品质上来看,过去那种低端的形象已经大为改观,一方面在品质上完全可以和外资品牌媲美,另一方面在智能化上开始成为新的引领者。以往被外资品牌独占的高端市场上,也不乏中国家电品牌的身影。

从现象看,中国家电转型高端已经初见成效。那么有人就会问,中国家电转型高端是外资品牌主动退却的结果,并非中国企业强势崛起的必然。客观的去看,这种观点是极为错误的。实际上,中国家电向高端转型升级,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有其合理的逻辑。

逻辑一:顺应了国家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政策导向。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召开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用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提出创新消费品等相关产业和服务业供给,以能促进够释放内需潜力,推动工业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实际上这就是供给侧改革的开端。

家电产品作为居民的大件生活必需品,对于贯彻政府这一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家电产品在居民生活中已经是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品质的必备物质条件。如果,家电产品还处于低端,消费就得不到升级的动力,产业升级也是空中楼阁。

逻辑二:用户消费能力大幅提升可以支撑购买高端家电。经过改革开放的30多年,国富民强已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中国经济数据。据统计,2016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

而在199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仅在1650,而现在包括农村的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接近当年的15倍,可以说是经济实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在这样的经济实力面前,低端家电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只有转型高端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水平。

逻辑三:国内中产阶层的崛起,是催生转型高端的动力。国内中产阶级崛起已是大势所趋,中产阶级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有不错的收入和体面的工作,他们注重生活品质,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而在选购家电的过程中,中产阶级非常重视品质和细节,要求家电符号能够代表自己的生活方式。

相关资料显示,中产阶级对高端家电及服务的需求在持续攀升,26%的中产阶级要求家电产品的品质要高端。而价格因素不再是制约中产阶级购买高端产品的主要因素,71%的中产阶级愿意为家电高端产品支付的最高额度在5000元以上。这与当前家电高端产品价格定位基本吻合。

逻辑四:中国家电企业的制造能力已经得到显著提升。中国家电产业经过多年的潜心积累,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布局、创新等过程,研发、制造能力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要说是研发制造一般高端产品,就是在家电智能化这样的高技术上也是领先全球。

如果说以往,中国家电图谋在高端占有一席之地,但一方面在研发、配套这样的核心技术上也不支持,另一方面在制造能力上也是难以给力。正所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情况已经是大为不同,再制造能力大幅提升背景下,不论是在领先技术上,还是在品质把控上,国内家电龙头企业绝不输于任何外资品牌。

逻辑五更新需求对应的产品不再是低端,而是高端。家电已经从普及需求进入到更新需求的新阶段。从家电的发展阶段来看,中国家电产业已经历了近30多年的家电普及时期,也伴随着家电产品从居家奢侈品逐渐演变为生活必需品,这一路走来为中国家电产业积累了丰富的资源。

如今,在国内市场已经基本完成普及需求,进入到更新需求为动力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消费者已经不再满足于拥有,而是需要对自己已经拥有的家电产品进行升级迭代。在这种背景下,产品如果还是低端,肯定会制约需求的释放。只有转型高端,才能满足更新迭代需求。

从逻辑可以看出,中国家电向高端转型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也非为了市场竞争的刻意炒作,实际上是中国工业制造能力提升的必然,也是实实在在为了用户需求的结果。如果,还有厂家、商家看不到这些变化,还要以过去的老观念、老眼光看待今天的产业升级转型,那这样的厂商只能是被时代的潮流所淹没。

本轮家电转型升级,实际上是一次行业的转折,也必然会促成家电行业又一轮洗牌。可以预见,在这一过程中那些具有高瞻远瞩的企业会领跑行业,成为新的龙头企业。而那些思维固化,或是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的企业,或许就是被大浪淘沙所洗牌出局的那一个。这绝非危言耸听!


家电魂
:深度解码家电行业热点事件,跟踪研究家电产业发展轨迹,梳理家电厂商转型变革历程,互联网时代家电业最具深度自媒体。微信号:jiadianhu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