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电产业是否已经进入到新一轮的增长周期

 新用户71187754 2020-07-02

家电板块在股票市场上是一个鸡肋,长期以来处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地位。但在,今年三季报前夕,似乎有些出人意料,行业板块有种集体走强的感觉。包括长期盈利不佳的黑电企业,像四川长虹、康佳A、TCL集团等投资者长期处于走势底部的企业股票,也都走出了谷底而持续回升。可见,家电板块一定是受到某种利好,激发了投资者对他们的投资信心。

秦仪//撰文

进入10月份,各个上市公司的三季报陆续出炉。从已经出台各上市家电企业出炉的数据看,普遍出现比较大的增长,像美的、格力、TCL、海尔在二级市场股价也是屡创新高。以往不怎们样关注家电板块的投资者,也开始注意到家电板块股价重心上移,走出了一轮慢牛行情。

那么很多人就要问,为何家电企业会呈现出如此好的市场表现呢,是基本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还是板块自身周期性的结果,或者是受到某种以外的刺激,是不是就表明家电产业再次进入到一个新的增长周期?值得业内人士深入思考?

这一轮的家电企业股价上行,实际上是跟家电产业的转型升级有着密切的关联。整个家电产业,实际上都呈现出跟随消费升级的步伐,正在进行着一轮趋向高端的转型升级,给行业带来了积极的正能量。

从大数据公司奥维云网(AVC)的数据来看,今年以来除了空调、厨电销量有所增长外,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传统家电产品在市场销量上来看,都是处于下滑萎缩的状态。但是,行业均价却是呈现上升。而行业均价上升则意味着行业的价格中枢抬升,说明产品在市场格局上呈现的是趋向高端。

产品趋向高端,一方面说明需求在升级,在高端产品上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另一方面说明家电行业趋于理性,在顺应需求向高端市场转型。不论如何,高端产品比例提升就会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这从家到企业的报表可以得到印证,很多家电企业销量虽然没有增长,但利润却出现一定增长。

看一下我们所处的大的经济环境。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三季度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2.8%,增速比1-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利润同比增长27.7%,增速比8月份加快3.7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保持明显加快势头。

统计局另外有一组数据表明,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2012年增长44.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079元。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日渐成为国内经济增长的“顶梁柱”。

国家统计局的这两组数据,不论是说近来经济增速有所提升也好,还是说居民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都从大环境方面证明,家电企业业绩回升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经济向好后的必然结果。

受惠于上一轮房地产热的影响。众所周知,房地产对于家电产业具有直接到拉动作用,一般来说家电受惠房地产业,会有半年至一年的滞后期。去年9月份之前,国内房地产出现过一轮持续近一年的房地产热,直到今年上半年调控的结果才开始显现。

那么也就意味着,当时房地产火热时期,家电并没有立竿见影的随之热起来,至少在今年二季度开始,家电才感受到受惠房地产的效应。特别是空调,今年重现了前几年才有过的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

同时,现在的房地产属于更新需求的不在少数,而更新需求的购房对应的也是相对高端家电。这就可以解释为何有些家电在量上并没有突破,但在均价上却是在节节攀升,使得企业的效益有所好转。

此外,家电企业的效益提升还与一个因素有关。那就是家电的主要原材料普遍出现上涨。比如说,涉及彩电的面板,涨价持续了几乎大半年;涉及空调的铜材、钢材、制冷剂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特别是像空调的制冷剂,几乎在半年内就出现了翻番涨价。

原材料涨价给了整机制造企业上调产品出厂价的理由,几乎所有家电产品在2017年都有过调整价格的动作。更重要的是,原材料涨价给人们的预期是还要继续涨价,促使了用户甘愿去接受产品涨价。在用户看来,此时不买后面可能还会要涨,预期比促销的效果还要好。

那么,家电是否进入到新一轮的增长阶段呢?从上述情况来看,很难下一个确定定论。

从宏观层面来说,确实国内经济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消费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对家电来说是一个长期的利好。问题是,家电还有自身的发展规律,特别是有些家电在互联网背景下,作用日渐式微。比如像彩电已经受到移动终端手机、iPad的冲击,未来走势很难预料。冰箱、洗衣机几乎没有多少普及需求,仅仅依靠更新需求很难重现昔日的辉煌!

因此,现在来断定家电股票强势,就代表家电产业进入到新的一轮增长阶段的证据还不充分,还不能确定是短期的现象还是真是一轮增长阶段。

=====

家电魂:深度解码家电行业热点事件,跟踪研究家电产业发展轨迹,梳理家电厂商转型变革历程,互联网时代家电业最具深度自媒体。微信号:jiadianhun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