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争鸣】家电窜货是市场毒瘤还是润滑剂?

 新用户71187754 2020-07-02

家电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厂家投放在甲地的货品,被经销商或者投机者倒腾到乙地去销售,被业内称之为窜货。有人认为窜货,一方面造成了市场上价格的混乱,另一方面也扰乱了厂家市场正常秩序。加大了厂家对市场管理的难度,还造成当地经销商盈利上的困难。不过也有人以为,窜货是市场行为,对市场来说既是自然的平衡供需,也给市场商家提供了盈利的机会,被认为是市场润滑剂。

雒雍//撰文

家电业的市场窜货,一直以来就是一个热门话题。从30年前有家电代理制起,就有了市场上的窜货。在家电市场早期,窜货远比现在要疯狂地多,山东的货可以窜到陕西、甘肃;福建的或可以窜到东北。

一直以来,一些人就有这样一个观点,认为市场出现窜货很正常,正常的窜货可以在市场上起到拾遗补阙的作用,把其他市场卖不了或者不好卖的产品,运转到能够卖掉的区域,物尽其用,无疑是在市场上起到润滑剂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也有针锋相对的观点认为,市场窜货是行业的毒瘤。甲地的货无端流向乙地,不仅扰乱了当地的价格体系,还对市场供给秩序造成冲击。一些厂家分公司、代理商完不成任务,总是会拿窜货说事来推卸责任。认为厂家应该着手严厉打击,铲除窜货这个市场的毒瘤。

近日,又有人在媒体谈起窜货话题,并且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窜货有了新的特点,即:组建一个窜货群,就相当于一个电商平台。不同的是窜货群是面向县镇市场上数以十万计的经销商群体,而电商则是更多面向终端市场的消费者。

纵观家电发展历史,看一下市场的结构和模式,市场出现窜货一点都不奇怪。窜货背后实际上反映出的是市场不透明,以及不透明下出现的区域市场之间的价格差异。包括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依旧是如此。

第一,是厂家分层级代理惹的祸。也就是说,厂家给不同的代理商,在供货价上是有差异的。在早期家电市场,代理商是分层级的,省级、市级、地区级、县级,对不同层级的代理商,提供的价格是不同的。甚至有的外资品牌还出现过全国性的跨省级代理,其窜货的可能性就更大。

第二,是厂家按照经销商实力大小,或者是打款多少来定价的。这样就造成有些代理商大的代理商依靠资金实力,加大打款金额换取较低产品进货价。但是,自己代理的区域消化不了这么多的产品,自然把货卖到其他区域就成为窜货的巨大动力。

第三,是厂家的价格不透明所致。一些厂家在供货上不是按照制度规矩办,领导发话、批条子或者自己的亲朋好友,都可以难道低于市场供价的产品。这些产品流到市场,无疑就成为窜货的货源。

这些因素最终形成窜货,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跟水往低处走是一样的。地区之间出现价差,就形成了套利空间。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经销商,甚至是一些掮客,专门就找市场的这些漏洞,寻求快速套利的机会和空间。

一些厂家还高兴的认为,窜货群也好,电商平台也罢,结果或许都是一样的,都是可以加速在终端出货和渠道的占位。甚至,有些经销商也认为家电窜货群,存在即合理。以为窜货群可以避免代理商层层盘剥,工厂货源会加速到终端商手中。

实际上,利用厂家信息不透明的弊端,通过窜货来套利,或许在客观上解决了一些地方缺货的问题,但对厂家和守规经销商从根本上来说,是弊大于利的。因而,被广大厂家看成是行业的毒瘤不是没有道理。

很多厂家一直在致力于打击窜货行为,但是一方面是厂家在管理上的漏洞,助长了窜货行为的猖獗和除根不净;另一方面是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人总是会信息不透明钻空子,改头换面来进行窜货。现在都用起了微信群,真可谓无孔不入。

其实,在互联网时代,应该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用互联网的方式解决窜货更为轻松,那就是利用互联网把你层级减少,做到信息的透明化。现在行业流行的网批模式,不论经销商大小,资金实力强弱,网上下单大家都是一个价,就可以彻底杜绝窜货的发生。

一些厂家对窜货有着切肤之痛,一再在自己的渠道体系强调打击窜货。但往往是打而不死,常常是死灰复燃。问题就在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像现在流行的“网批模式”,其实就是最好的解决之道。一切信息透明了,不存在价格洼地,自然窜货行为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何愁窜货清除不干净呢?

=====

家电魂:深度解码家电行业热点事件,跟踪研究家电产业发展轨迹,梳理家电厂商转型变革历程,互联网时代家电业最具深度自媒体。微信号:jiadianhun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