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靠自主创新扎根全球,海尔造就原创科技NO.1

 新用户71187754 2020-07-02

改革开放40年,让中国企业在市场实践中学到很多东西,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就是让中国企业意识到,在“科技强国战略”的宏伟蓝图下,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来掌握发展主动权。这个过程虽然艰辛,但也让真正有胆识、有实力的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出来。而海尔正是在科技兴企战略下诞生的优秀代表,作为连续九年蝉联白色家电全球第一的知名品牌,海尔自创立之初便坚持自主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宗旨,造就了原创科技NO.1的引领地位。

张彦斌||撰文

从去年11月开始,海尔便捷报频传,接连斩获中国优秀工业设计金奖(为家电业唯一的金奖)、国家轻工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是智能家居领域内,唯一以“微内核操作系统”技术获评的金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家电企业所获唯一科技进步一等奖)、首届“中国好专利”获奖企业(共获3项大奖、3项提名,行业第一)、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的专利金奖、外观设计金奖(历届获金奖总数达7项,刷新行业最高纪录)并在知识产权竞争力百强榜中高居榜首。诸多的荣誉和认可,为海尔强大的原创科技实力再添新例。

奖项连连:彰显强大创新实力

熟悉科技圈的人都知道,每年临近尾声,圈内的各大科技成果便会浮出水面,这也为外界衡量各企业创新能力提供了客观依据。而2018年的年末“档期”,也再次成为海尔的“丰收季”,连续五大高含金量的奖项入账,为海尔赚足了人气,同时也足以证明,海尔在科技创新上不遗余力,与行业企业相比始终走在前列。

就海尔获得第20届中国专利奖为例,2018年12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颁奖大会上,海尔一口气夺得了1项专利金奖、1项外观设计金奖,以及8项专利优秀奖和4项外观设计优秀奖,延续了其在专利领域的强势表现。海尔的优秀不仅在于再次刷新了由自己保持的行业金奖总数纪录,更在于其背后凸显了海尔多年的积累和沉淀,代表了中国企业在自主创新道路上跨步崛起的决心和信心。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专利申请总数达到317万项,创历史新高。而中国的申请数达138万项,占整体的4成多,连续7年位列首位。数量位列第二的美国为61万项,第三的日本为32万项。从WIPO的报告中不难看出,中国企业在专利领域面临着激烈竞争,这直接推动评审机构对专利质量的考核不断加码。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从数以万计的参评作品中入围优秀名单已属不易,最终脱颖而出夺得最高金奖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但是,海尔却可以在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等全产线赢得专利奖的认可,这足以证明海尔创新实力的全面领先。

科技创新一直被认为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海尔在创新上毫不含糊,早在上世纪80年代,海尔便率先提出质量创新理念,带领家电业迈出了“以质取胜”的第一步,进入新千年后,海尔又是第一个启动全球化战略,以“先发制人”的胆识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障碍和藩篱,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事实上,海尔从初创至今,已经在骨子里植入了创新的基因。

或许奖项只是海尔科技实力的一个缩影,在家电行业乃至中国科技行业,海尔的创新质量都位居前列,这也得到了权威机构和部门的充分肯定。2018年11月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8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百强榜》,海尔以98.6分高居第一;之前的10月17日,全球智能信息服务提供商科睿唯安发布《2018中国大陆创新企业百强》,海尔连续第二年位列第一梯级(共四个梯级,每个梯级25家企业),这也是海尔连续第三年入选。

研究这两个榜单,会发现其共同之处都是看重企业的创新质量,衡量创新实力的具体体现。前者,基于五个分析维度——专利质押、专利运营、专利维权、PCT申请和专利有效来考察,侧重企业专利实力考评。后者强调“发明质量”,以“企业发明总量、专利授权率、全球化、影响力”4项指标作为依据。最终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海尔的创新实力雄踞行业前列。

四轮驱动:赋能科技创新迭代

过去的2018年,海尔在科技领域成绩单令人瞩目,堪称是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衡量企业科技实力的专利、标准、工业设计、国家层面认可4项指标全部处于NO.1,展现出海尔全面领先的创新底蕴,为中国企业践行自主创新提供了绝佳样本。

专利方面:中国专利奖是国内唯一得到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认可的政府部门奖,相当于专利界的“奥斯卡”。海尔在第九届、十九届、二十届评选中,共3次获得最高的专利金奖,为行业最高。2017年的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海尔一次获3项金奖(1项专利金奖、2项外观设计金奖),总计8个奖项;去年的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海尔再次斩获2项金奖(1项专利金奖、1项外观设计金奖),总计12个奖项,表现出最强的创新实力。海尔的发明专利超总量的60%,在发明质量上大幅领先。此外,海尔的海外专利数量1万余件,覆盖25个国家,是中国在海外布局发明专利最多的家电企业。

标准方面:海尔在国际标准方面已经参与60项,在参与过程中提出国际标准制修订提案97项。中国家电领域80%的国际标准制修订提案和国标标准专家来自海尔。去年7月,IEEE正式立项由海尔牵头制定的两项智慧家庭国际标准:《智慧家庭体系框架和总体要求》和《衣联网通用要求和互操作规范》,将填补全球智慧家庭产业和生态的标准空白。此外,海尔还主导全球一系列家电标准的制定,在国内企业中算是凤毛麟角。

工业设计方面:被誉为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文化艺术融合产物的工业设计,它不仅研究产品的形态美学问题,而且研究产品的实用性能和产品所引起的环境效应,是现代工业的制高点。就在去年的11月23日,第三届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揭晓,海尔又一次获得金奖,实现了家电企业唯一的3连冠。2013年以来,海尔累计获得世界级工业设计大奖150余项,为中国家电企业最多。涵盖了iF、红点奖、IDEA、G-mark等全球著名设计奖项。其中包含2项iF设计金奖、1项红点最佳设计奖。

国家层面的科技认可:海尔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总数是第二、三名之和的近3倍,占家电行业获奖总数的6成以上。其中,1项一等奖为家电行业之唯一。

如果把海尔看成是一个奔驰创新列车的话,那么专利、标准、工业设计和国家层面的认可就是驱动器高速行驶列车的四个驱动轮。要知道,四个轮子驱动不仅要比二个轮子驱动稳健,而且推动力还更强。行业有些企业虽然在智能产品有所布局,但大多数某一方面的单轮驱动,与海尔在专利、标准、工业设计、国家层面认可这四轮驱动相比,还是有着巨大的差距,海尔成为行业标杆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博大胸襟:世界是我的研发部

海尔在科技创新上能够不断取得突破,正是得益于全球化资源的把控与协同。海尔几乎每一项创新技术或产品的诞生,都经历了全球数十个国家、数百个研发机构验证,孵化出最佳解决方案,并凭借10+N全球开放式研发体系的打磨,最终共享到海尔在全球的各个层面的用户。

在这里有一个词汇非常关键,那就是“开放创新模式”。海尔能够取得原创科技NO.1,与海尔持续坚持这一模式有直接关系。2006年,海尔成为第一个走向海外的中国家电企业,经过全球化的洗礼,海尔率先打破了企业传统的封闭式研发模式,开始探索开放创新的新路径。

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兼全球超前研发总经理王晔坦言,“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理念已经深入海尔的经络,并以此构成了全球开放创新体系的核心。如果没有这种博大的胸怀和气度,就不可能把掌握核心技术的机构洒遍全球,也不可能研发出针对全球不同生活习俗的家用电器产品。正是这种着眼全球化的大格局思维,让海尔受到众多企业管理大师的青睐,亚马逊畅销书籍《商业的未来传奇:超动态市场中的市场》,就将海尔作为唯一的中国企业案例,来阐述开放式创新所取得的成果。

海尔创新的精髓在于,彻底打破企业封闭的实验室模式,以用户需求为主导,开放吸引全世界的科研资源。在线上,海尔搭建了创新生态系统的载体平台HOPE,作为全球创新力量的社群连接点,实现创新的来源和创新转化过程中的资源匹配。线上对创新交流的便捷性,大大提升了海尔创新的速度周期。

在线下布局更是轻车熟路,以全球10大研发中心作为根基和触手,并联全球上百万个资源,形成用户主导科技创新的10+N模式。其中,10就是海尔在全球完成布局的包括美国、日本、德国在内的10个大型研发基地,N是指遍布全球的研发力量,用户需求在哪里,创新就进入哪里。这些全球资源的有机融合,随时根据用户需求而应变,共享全球最新的资源和创意。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一个企业能不能够坚持创新,是要看骨子里有没有创新的基因。海尔在“人单合一”模式的驱动下,对开放创新的探索不断深入深化,不仅保障了自身研发效率的领先,也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从这个意义上讲,海尔这个“原创科技实力NO.1”称号是当之无愧!

=====

家电魂:深度解码家电行业热点事件,跟踪研究家电产业发展轨迹,梳理家电厂商转型变革历程,互联网时代家电业最具深度自媒体。微信号:jiadianhun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