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718草书释读12

 田牧 2020-07-02

718草书释读12

  12人体

  先说说手的生理结构,然后再讲讲手的功能。

  12.1

  

  “手”是象形字,徐锴说像“五指之形”,这是手的生理结构。金文、小篆的字形都是画一个张开的手,有五个手指。从篆字演变到隶字,有两种情况:一是把篆字的曲线全部拉直,变成两横一竖,这样的“手”字在秦汉竹简中可以看到,后为就少见了。但提手旁应该来之于这个写法。二是把小篆“手”字中间这一笔,上面弯曲的部分写成撇。如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卷古佚书中有这写法。这作品写于刘邦称帝之前,也可视为秦隶。这一撇其实就是中指,连着下面的掌没直到手腕。但后来隶书中这一撇独立了,等于中指断了下来。直到今天,行书、真书都是这样写。以上讲的是由篆到隶的大致过程。正因为这样演变,草书“手”就有三种写法。

  

  第一种写法,取衮笔势加奋笔势。金文“手”中间是一条滚动的曲线,草书可以照此办理。先取衮笔势,然后取两横奋笔势,如孙过庭这两个“手”字。这样写,第一撇都是连着中竖的。怀素《小草千字文》也是这样写的。

  

  第二种写法,取钩裹势加奋笔势。其实跟第一种差不多,一方一圆。衮笔势左右左用暗节点,所以是光滑过渡。如果改为用明节点,就成了钩裹势。看皇象、智永写的“手”,第一撇都是比较粗的。再往下突然变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写完撇后收了笔锋,回到五呈位后换面。以前我们讲过钩裹势属于转动,一撇写完后飞渡。皇象、智永的“手”,一撇写完后在纸上回转笔心,从技法上说,这是“九用”中的衄锋。智永下面的钩,几乎就是真书的。日本有邻馆黄庭坚《李白忆旧游》长卷中也有“手”字,他也取钩裹势加奋笔势,可惜点画区分不大清楚。

  

  第三种是一笔断开的写法。前面两种是照篆字的写法,中指连着掌骨。这第三种是照着隶字的写法,中指成为独立的一撇。草书“手”这样写很少,索靖《月仪帖》有一例。论分笔势,同样是取钩裹势加奋笔势。写了第一撇之后,空中飞渡的圈很大。

  和草书“手”相近的有“年”字,只差一横。

  

  “年”在甲骨文中,是一个“人”背负“禾”。古代一年一熟,收了禾就是一年。金文开始下面的“人”出现了肥笔或圆点,结果隶定时变成一横,“人”变成了“千”字形。草书“年”还是根据“禾”加“人”写的。皇象《急就章》没有单独的“禾”,只有和平的“和”。我遮掉或旁的“口”,可以看到左边的“禾”草写。如果下面加上一个“人”,“禾”的中竖拉下来连通“人”的撇,裹束起来,就是这样一个“年”字了,比“手”多一横。今草写法如王羲之,和皇象章草基本一致。

  

  “手”还有一个相近字,就是“乎”。其实“乎”中间两点应该分写,但有时写得快,两点就会相连成一横。我们读草书作品,要看看上下文的意思,以确定它是“乎”还是“手”。

  “平”字的草书也和“手”相近。这是陆机《平复帖》的“平”字,是不是很像“手”?标准的写法如皇象,取一横两点鸡头势。然后竖横反十字势,但看起来有点像“乎”。横竖是十字势,竖横是反十字,或称十字倒笔势。今草中把两点连写了,避免误会成“乎”。

  

  上面讲的几个相近字,集中放在这里,都是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以使大家比较:

  

  第一个“手”,钩裹势加奋笔势一开半。第二个“年”,钩裹势加奋笔势两开半,多一横。第三个“乎”,钩裹势加竖笔势,两点最好分开写。第四个“平”,奋笔势加反十字。

  顺便说一下“毛”字。“毛”和“手”在古文字中,正好是左可对反,也就是镜射关系。

  

  上面一行是“手”,下面是“毛”。两个字的中线方向恰巧相反,你左我右,你右我左。秦简写法,“手”中间用撇,“毛”中间用捺。汉隶一撇两都一样,就是中间这一笔方向相背。草书就是这样来的。

  

  草书“手”是钩裹势,草书“毛”中间是凤翅势。一撇转过来写一个“乙”,根据定义这是凤翅势。以前讲过“乙”有这样的,也有上面无一横的。

  12.2左手和右手

  手分左右,在甲骨文中只画三个手指,三表示多。金文开始左手加“工”,其实就是“佐”本字,或手加“口”,是“佑”的意思。秦隶已经有草写,但三个手指还保持着。

  

  到章草、今草,旁边两个手指就拉成一线,“左”字一横是左可两手指,一撇是中间手指。“右”字反过来,一撇是左右两手指,一横是中间手指。注意笔顺,下笔先写左右两手指这条线,然后写中间手指这条线。所以左是横撇,“右”是撇横,正好相反。

  

  我们现在写的“又”,来之于“右”手这个字,也就是说“又”就是古代的“右”字,没有口。金文中这个“又”,已经很像现在的写法了。在楚简上可以看到“又”用了三笔,其实就是篆书的笔顺。有些潦草一点的,三笔变成了这样子。这三笔书写时的笔顺,是先写两旁的手指,然后写中间这一笔。秦简上有用两笔写“又的”,草书来源于此。

  12.3覆手为爪

  

  六级课程12课讲过“覆手为爪”,“覆”就是向下的意思。一个手向下就是“爪”字,草书正好是群鹊势。

  

  当时还讲过群鹊化势,可以改变四点的次序和形态。下面三点先写中间一点,再写左右两点,也就是连波势改为顾盼势,写出来是草书“不”字形。如果上面一点拉长为横,下面三点拉长顺次写,就是行书的“不”字。如果中间一竖出头,那就成了一个“木”字形。最后这个是《阴符经》中的“木”,和一般写法不同。为什么这样写?其实就是取群鹊化势的缘故。

  12.4含有一个手的字

  现在讲讲“手”的功能,哪些字用到了“手”。先说含有一个“手”的字,第10课讲这“看”字。“看”上面是一个斜放的“手”,又如“掌”字,下面是一个“手”。“扶”左边提手旁,就是“手”的隶变。“及”字下面是“又”,这是右手深化来的。我还讲过“为”字,上面是爪。这是覆手,以手抓住下面的大象。

  

  所以“手”会出现在许多字中,形态多变,草化时取势各异。

  

  下面有“手”的如“掌”字,“掌”指手心。草书“掌”取顾盼势、冖头势、钩裹势和奋笔势。

  

  提手旁的字如“扶”,右旁是“夫”。我讲时空“天”字的写法,“夫”只要“天”字出头就可以。提手旁在二级课程中已经讲过,这是戈法化势。

  

  接下来“及”字,甲骨文是一只手抓住一个人,左手、右手都可以,所以《说文解字》曰:“及,逮也”。小篆和金文不同。小篆“人”变成一撇一折,造成隶书的基本结构。八分如《曹全碑》,“人”已经和下面的“又”结合为一体。草书先写一撇,王羲之、智永都用反引势,然后写飞带势,就是草书“及”字。

  

  寸,从又,从一,一是指事符号,是向手腕高骨后一寸的地方,这地方称为寸口。中医把脉就在这地方。草书“寸”是戈法化势,只用一个笔势就够了。古文字中,“寸”经常和“又”换用,所以有“寸”的字很多,其实就包括了一个手。

  12.5含有两个手的字。

  一个字中包含两个“手”,或者是同一个人的手,也可以来之两个人的手。

  

  六级课程12课讲到“受”字,从甲骨文来看,下面一个手,上面一个爪,中间是“舟”,一个人交接小舟给另一个人,所以是“受”。七级课程第6课,讲了“受”字的草化。各位可以查一下,这里不重复了。

  

  《说文解字》:“同志为友”,同志用相同的手势来表示,甲骨文用两个并排的右手,或者写两个左手也可以。楚简写法很像“草”字,小篆改为上下两个“又”,避免了误会成“艸”。但秦简把小篆隶定,看起来像两把叉子。汉隶把一个“又”平放,另一个斜放,这就好看多了。皇象《急就章》中有人名“贾友仓”,可惜这几个字又损坏了,赵孟頫临本写了个“友”,他是照汉隶来写的,这写法大有问题。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赵孟頫这个“友”,跟草书“发”字完全一样,所以这种写法是不可取的。明代宋克初《急就章》,“友”写得类似真书,反而比较可信,《急就章》确实有一些字类似真书。今草写法可以看智永《千字文》,他用飞带势移位写“友”字,而且是顺时针转圈的,一气呵成,最后加了点,这是提醒和“发”字相近,不要搞错。怀素《小草千字文》是“友”字不加点,“发”字加点,跟智永正好反一反,初学草书的朋友要当心。用点不是随便用的,这个字要照智永写。

  前面课程讲到,同一个的两只手,隶定拉成直线,好像两个十字形,如果横线左右打通一起写,就会产生各种形态。

  

  

  讲一个常用字,“其”,本来读(jī)。《说文》:“箕,簸也”,“其”就是簸箕。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应该很熟悉这个器具。“其”下面加两个手,表示簸扬的动作。籀文下面两个手连写为横撇捺。秦简上的写法已经属于隶书了。还有人把上面的簸箕用一横替代,看起来像“六”字。这是“其”的简写,现在还有人姓“亓”。

  

  草书“其”采用了简化写法,就是上面的“其”用一横替代。这样上面两横组成奋笔势,而下面的撇捺,捺笔作一波三折之状,成为“乙”字形,方便收笔时加雁尾。我给大家讲过,就算在真书中,如“空”字,中间的撇捺,也会写成一撇加“乙”,不足为奇。今草继承章草写法,都取奋笔势加竖笔势,只是取消了雁尾。上面两横哪一笔长,哪一笔短,是无所谓的。

  今天就讲这些。下一堂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