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胶质瘤的分类和病理诊断

 脑健康 2020-07-02

胶质瘤的分类和病理诊断

胶质瘤这个术语的是具有正常胶质细胞(即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相似的组织学特征的肿瘤,尽管这些肿瘤的起源尚不清楚。

“胶质瘤”脑实质内原发性肿瘤绝大多数

对于每一种类型的“胶质瘤”,都包含着好几种生物侵袭性跨度很大的肿瘤。

组织学上,生长较慢的病变,对应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Ⅰ级和Ⅱ级,通常被称低级别胶质瘤,而进展较快的肿瘤被称为高级别胶质瘤

WHO的分类建议避免使用“低级别胶质瘤”这一术语,因为它将一异质性很大的肿瘤聚集在一起,其中许多肿瘤具有显著不同的生物学特性、预后和治疗方法

例如,Ⅰ级和Ⅱ级胶质瘤中,目前的分类倾向于弥漫性胶质瘤(例如,Ⅱ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瘤)和局限性星形细胞瘤(例如,Ⅰ级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区分开来

具备诊断功能的关键分子诊断检查

 IDH1/IDH2突变

IDH野生型肿瘤相比,存在异柠檬酸脱氢酶1型(IDH1)和2型(IDH2)突变是大多数WHO Ⅱ和Ⅲ级弥漫性星形胶质细胞肿瘤少突胶质细胞瘤明确的特征,预示着显著改善预后

所有弥漫性胶质瘤”的标本均应进行IDH1-R132这个最常见突变的免疫组化染色,从而便于诊断。这个检查也有助于区分“组织标本浸润性星形细胞瘤细胞反应性胶质增生成分

IDH1中不常见的突变所有IDH2突变都不能用这种抗体进行识别,但可以用DNA测序方法进行检测。上述这个两种突变称之为非经典IDH突变

这些非经典IDH突变级和Ⅲ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中约占10%~20%。如同IDH1 R132突变一样这些非经典IDH突变主要发现于年龄小于55岁的患者。非经典IDH突变可更常见少突胶质瘤成人脑干胶质瘤中,

如果针对突变型IDH1 R132H免疫组化检查的结果为阴性,那么在Ⅱ级和Ⅲ级弥漫性胶质瘤患者以及年轻的(55岁以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IDH1(密码子132)和IDH2(密码子172)的序列测定应优先考虑!这是因为IDH突变型IDH野生型进行区分综合诊断核心环节

当不能进行此类检查时,必须冠以未另行规定(NOS)”的诊断。

IDH中的基因突变导致R-2-羟基戊二酸(2HG)的累积,磁共振波谱(MRS)检测到这一点;这种R-2HG的累积可能在“胶质瘤形成表观遗传失调中起关键作用。

 1p/19q缺失

由于1号和19号染色体之间的不平衡易位而导致1p和19q的整臂缺失少突胶质细胞肿的一个明确的特征,这种共缺失的存在也是弥漫性胶质瘤患者具有良好治疗反应和生存有力预测因素

1p/19q共缺失的检测应在所有存在少突胶质细胞分化的肿瘤上进行,但在明显TP53或ATRX突变证据的、同时具有更多星形胶质细胞IDH突变肿瘤中不需要

大多数负责诊断的实验室目前使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评估1p/19q状态,因为这项技术提供有关染色体丢失多聚体和肿瘤内变异的信息是,FISH技术可能在只存在部分1p和/或19q丢失的场合出现假阳性结果

1p和19q全臂的共缺失”必然IDH突变相关。因此,在缺乏IDH突变的情况下检测1p/19q缺失当引起人们对“肿瘤标本存在部分或不完全缺失的怀疑,后者IDH野生型高级星形细胞瘤一些亚群更具侵袭性的临床过程相关联

实际中,假如探测到IDH1 R132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为阴性,则需要通过IDH1(密码子132)和IDH2(密码子172)进行序列测定

 ATRX突变

α-地中海贫血/精神发育迟滞综合征X连锁(ATRX)基因突变是一种染色质调节基因的突变,经常见于弥漫性星形胶质细胞瘤ATRX突变IDH1/2突变TP53基因突变密切相关,但同时还1p/19q共缺失相互排斥,即存在ATRX突变的肿瘤不会存在1p/19q共缺失

探测ATRX表达的免疫组化染色对判断肿瘤是否是弥漫性星形细胞肿瘤有诊断价值:即ATRX核染色的丢失表明存在ATRX突变

 TP53突变

TP53基因错义突变存在于绝大多数IDH突变型星形细胞瘤中,突变型p53的强烈的核染色常在这些肿瘤中观察到。突变型p53免疫阳性是否“存在TP53突变并不完全敏感或特异ATRX表达的缺失可能是存在星形细胞分化的一个更可靠的标志。 

 H3 K27M突变

包含在H3F3A基因(两个编码组蛋白H3.3变异的基因之一)或HIST1H3B/C基因(编码组蛋白H3.1变异)中的H3 K27M突变存在于脑桥和其他中线位置(如丘脑、脊髓)的大多数弥漫性胶质瘤中,最常见于儿童患者

H3F3A K27 M突变可通过突变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检测,这种方法可用于儿童和成人的脊髓、脑干和丘脑处的弥漫性胶质瘤诊断检查H3F3A突变的频率HIST1H3B/C突变3可以通过测序来检测。这些突变也存在于一些儿童胶质母细胞瘤中,并预示着更糟糕的预后。

 BRAF改变

存在BRAF改变“胶质瘤特异性亚群的特征:

KIAA1549-BRAF融合

60%80%的散发毛细胞星形细胞瘤中观察到7q34染色体串联复制,这种复制导致BRAF和KIAA1549基因融合。许多研究中心使用FISH探针来证明7q34的重复性,并以此作为存在KIAA1549-BRAF融合的证据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组化也可以用于检测,但由于“这种复制中存在着大量KIAA1549和BRAF外显子的不同组合使得检测变得更为困难。

BRAF V600 E突变

BRAF基因的V600 E点突变存在于各种各样的“胶质瘤亚群中,包括2/3的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20%神经节胶质瘤10%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

偶尔弥漫性胶质瘤也可能存在BRAF V600E突变借助于特异性抗体可用免疫组化检测BRAF V600E突变,也可通过测序检测。

儿童低级别胶质瘤中,BRAF V600E突变的存在预示着标准治疗后复发风险会增高,特别是CDKN2A缺失”同时存在

 RELA 融合

位于C11orf95基因RELA基因之间的融合定义了大约70%的儿童幕上室管膜瘤,并且依据2016 WHO分类系统RELA融合阳性室管膜瘤”是一个清晰独立的实体类别

检测C11orf95-RELA融合基因最常的方法是使用带有分离探针间期FISH技术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到的L1CAM的表达也与幕上室管膜瘤中出现RELA融合密切相关。

不同类型基因突变

最常见于的肿瘤类别

IDH1/IDH2突变

大多数WHO Ⅱ和Ⅲ级弥漫性星形胶质细胞肿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

1p/19q缺失

少突胶质细胞肿

ATRX突变

弥漫性星形胶质细胞瘤

TP53突变

绝大多数IDH突变型星形细胞瘤

H3 K27M突变

脑桥和其他中线位置(如丘脑、脊髓)的大多数弥漫性胶质瘤,儿童患者最常见

BRAF改变

KIAA1549-BRAF融合

散发的“毛细胞星形细胞瘤

BRAF V600 E突变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神经节胶质瘤、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

RELA 融合

儿童幕上室管膜瘤

总结

“胶质瘤”的分类不仅基于“肿瘤的组织病理学表现,而且还基于已建立的分子参数特征分子特征的并入显著影响了星形胶质细胞少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分类,依据生长模式生物行为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DH)遗传状态,这些肿瘤现在被归弥漫性胶质瘤”。

星形细胞肿瘤弥漫性的、浸润性病变,可分为Ⅱ级、Ⅲ级(间变性)和Ⅳ级(胶质母细胞瘤)。典型的分子异常IDH1/2突变ATRX突变)常见于Ⅱ级和Ⅲ级星形细胞肿瘤,与IDH野生型星形细胞肿瘤相比,Ⅱ级和Ⅲ级星形细胞肿瘤生存率较高

IDH检测时代弥漫性星形细胞瘤需要“更新的分级方法

少突胶质细胞肿在光镜下有一个特征性的外观,尽管这些特征也见于星形细胞瘤特征性的分子异常例如,IDH1/2突变1p和19q共缺失)定义了少突胶质瘤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分化程度相当星形胶质细胞肿瘤预后很多

室管膜瘤通常源自室系统室管膜细胞内或附近室管膜瘤在成人脊髓肿瘤中通常被认为是低级别肿瘤,但儿童后颅窝出现时通常预示着一个侵袭性的过程亚型室管膜瘤分子特征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改变其分类

胶质神经元肿瘤通常是同时包含“胶质瘤成分神经元分化成分低级肿瘤。最常见的胶质神经元肿是神经节胶质瘤

来自魏社鹏的解读:

如本文所说,“胶质瘤”脑实质内原发性肿瘤绝大多数这句话还是很严谨的。曾几何时,颅内的肿瘤谱早已经发生了变化:

最常见的颅内肿瘤是转移癌

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是脑膜瘤

最常见的脑实质内原发性肿瘤则是胶质瘤

    本文阐述了关于“胶质瘤分子诊断的七大指标,其中并未包含“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检测。这是因为对这个启动子的检测对肿瘤是否对化疗敏感具有预测意义,但对肿瘤是否为“弥漫性胶质瘤则没有帮助。所以本文并不包含“MGMT启动子甲基化”

IDH1-R132弥漫性胶质瘤最常见突变一个标本经过免疫组化,如果发现了IDH1-R132,既可以确定为是IDH突变型胶质瘤。如果经过免疫组化,没有发现IDH1-R132,则需要通过DNA测序方法来排查这个肿瘤标本到底有没有IDH1中不常见的突变所有IDH2突变。如果所在的研究机构不能进行此类检查时,必须冠以弥漫性胶质瘤、未另行规定(NOS)”的诊断。

再次强调:如果针对突变型IDH1 R132H免疫组化检查的结果为阴性,那么在Ⅱ级和Ⅲ级弥漫性胶质瘤患者以及年轻的(55岁以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IDH1(密码子132)和IDH2(密码子172)的序列测定应优先予以考虑

这是因为IDH突变型IDH野生型”进行区分综合诊断核心环节

另外,ATRX突变IDH1/2突变TP53基因突变密切相关,但同时还1p/19q共缺失”相互排斥,即存在“ATRX突变”的肿瘤不会存在“1p/19q共缺失;一个肿瘤如果存在IDH1/2突变,一般也会存在ATRX突变TP53基因突变”。

所以,从省钱的角度来考虑,有无IDH1/2突变的检测是星形细胞肿瘤患者最需要检测的项目,而其他的ATRX突变TP53基因突变则不需要去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