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乘风破浪的姐姐以后,哥哥们没能披荆斩棘,现实中的竞争更加真实

 昵称1SuYdtHT 2020-07-02

方圆外,乘风破浪的姐姐,风情万种。

天地间,兴风作浪的哥哥,豪情万丈。

原本觉得走了“姐姐”,来了“哥哥”,可以让这个夏天多姿多彩。

然而,不少网友表示,《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出走高实属现实需要,但是《披荆斩棘的哥哥》,似乎不是那么有卖点。

这是一件令人不胜唏嘘的事情。有人说,男人真好,中年了还能被允许兴风作浪,都觉得男人至死是少年,任性也被保护的好好的,女的就只能卯足精神乘风破浪。

所以,无论是《乘风破浪的姐姐》还是《披荆斩棘的哥哥》,出现这两种存在状态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性别,在任何一种语境还是有着天壤之别。

越来越丰富有趣的综艺节目,也将变得越来越狭隘和乏味。当然,在这种狭隘和乏味的赞扬与批评,都变得更扁平。

很多人都在强调,我们一定要有很强烈的民智,不过,我们怀疑的一切也未必是真实的。

记得在一部日剧里面,妈妈说:“我每天要上班,带孩子,照顾你我都没有说累,你不过就上班而已,你有什么说累的资格?你究竟为什么那么累,是因为呼吸吗?”

早在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出走俏之前,演员孙红雷就曾在发言:

“怎么没有乘风破浪的哥哥们?瞧不起人吗?”

说实话,我们为何要分别“女团”“男团”呢?这两个团队的寓意到底是什么?刚开始完全一味复制拿取国外娱乐综艺的产业模式,但偶像行业的本质只是停留在哗众取宠吗?

想来,并不是的。

没有人,是没有梦想的!

因此,不是“男团”不受宠,说到底还是包装的内容。比如过去的《爸爸去哪儿》大火特火。和《乘风破浪的姐姐》一个道理,这些节目不只是带给人视觉和听觉的愉悦,以及对于青春活力和梦想的探寻,还有更深度思考对于人性和日常的需要等。

“姐姐”节目播出得到叫好、期待与鼓励,对于“哥哥”节目更多的是怀疑、拒绝和反对。这一切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实上,30岁以上中年男艺人,拥有太多角色和机会,他们的职业道路上真的有“荆棘”吗?

30岁以上的中年男艺人,发福、犯懒、瞧不起“娘炮”和唱跳,他们真的有“男团梦”吗?

因此,即便潘粤明的粉丝力争“他只是脸肿身上很瘦好!”还是没有人理会。为何30岁以上的女艺人可以发奋图强,将身材管理几年如一日,男团的男艺人们凭什么可以发胖?

不过,话又说回来。身材管理本身就是不必苛责的事情,谁说明星一定要瘦。当然,人到中年发福本就是生命常态,演员不在演技上下功夫,专门琢磨在外,恐怕也是舍本逐末。

另一方面,当我们看到绚烂的舞台,也不由得发问,为啥中年艺人也非得组个团才能展示才艺?

一、二十年的演艺经历之后,再搞什么成团“出道”,像鲁保罗变装皇后秀里面的演艺挑战那样不香吗?

不论如何,所谓的综艺节目自然是众口难调,所延展的含义与意义程度仍是有限。

“30位有男团梦的哥哥”没能做好披荆斩棘的工作,不如《乘风破浪的姐姐》首播与好评,让我们看到无病呻吟才是导致大相径庭的所在。

聚焦于屏幕或网络讨论中标签式的“中年男性”形象,毫无疑问,大家质疑30岁以上中年男艺人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就好比所谓“中年男人”与“油腻”这个词长期捆绑之后,“中年男人”最近又得到了一个新的形容词“爹味”,所有带着贬义和嘲讽的定义,显然不好撕去所有的标签。

对比《披荆斩棘的哥哥》和《乘风破浪的姐姐》,可以从“身份”来看。

中生代女艺人“姐姐们”展现作为女儿、妻子或母亲的一部分,这些都是观众也有的家庭角色,甚至有人因为受到鼓舞,就开始发声“我突然好像没那么害怕变老了!”

不论职场遭遇玻璃和天花板,还是情感上的畏缩胆怯,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都能获得某种共情和鼓励,而《披荆斩棘的哥哥》的内容里面没有太多让人觉得产生共振的部分。

无法给观众带来感同身受的综艺节目,就难成好节目!

比如,在《追逐梦想的哥哥》中,主持人问:“你也不缺表演的舞台,怎么还来《追逐梦想的哥哥》?”

陈翔回答:“我缺唱歌的舞台。”

主持人追问:“你不是老在晚会上唱歌吗?”

陈翔回答:“那不是很重要的形式。”

所以,作为男艺人不缺机会,只是缺少更多更重要的机会!!!

为了争取演出机会,《乘风破浪的姐姐》必须保持“绝对不能变胖”的理念。更恐怖的是,37岁的金莎随身携带电子秤,精确称量自己能吃几只虾、几片菜,因为她是易胖体质!

相较于中年女艺人所面临的年龄、生育、职业困境等疑难杂症,中年男艺人都没有这些“荆棘”,相反,有些艺人因为年龄还给他们带来不少机遇和挑战。

再说孙红雷在微博上喊话“乘风破浪的哥哥“但根据豆瓣统计,仅2020一年,孙红雷就有4部电影、5部电视剧上映,还有一部综艺等待播出。

其实,大可不必继续参加这样的节目,给新生代的演员们一些机会,不好吗?

事实上,中年男性在社会中占据优势。

在娱乐圈之外的多数行业,也是一样成立,因此,作为社会既得利益者,拥有出色的教育背景,举止得体,自信迷人等,再加上他们有性别的优势。

比起年轻人,他们又拥有经验的优势!那么这些中产阶级的“中年男性”不仅有先天身份,还有后天成就,所以,放到中国社会的语境中几乎都是一个“宝”,哪里有什么受伤的环境呢?

所以,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网友针对《披荆斩棘的哥哥》和“中年男性”群体的情绪从何而来。

如果说中年男艺人也有困难,那就是被指责“油腻”与“爹味”。

周作人在《中年》中写道:“世间称四十左右曰危险时期,对于名利,特别是色,时常露出好些丑态,这是人类的弱点。”

冯唐曾撰文“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

“油腻”体现在外表,是身体发福,体现在内在,则是“满口性事、唯我独尊、不尊重他人尤其是女性”。

人到中年新陈代谢放慢,加上工作压力和应酬交际增多,所以发胖本身是自然规律,不论男女都情有可原。但若过于“油腻”就不好,至少让不少人都觉得“这个人失去了自控力!”

所谓“爹味”大概可以理解为,不懂装懂,喜好卖弄和说教,甚至用自己的价值观评价、否定他人价值观。

说到底,“爹味”体现对“父权制”一手遮天,而且是说教式根本停不下来的中年男子,大家都是反感和反对的一种状态。

曾有网友提名靳东参加《披荆斩棘的哥哥》,却被另一位网友以“爹味”太重为理由反驳。

演员靳东喜爱用文言文吟诗作赋,时常展现出博古通今的人设。

直到有一次采访中,他表示自己在看“诺贝尔数学家获得者的文章”,“人设崩塌”。这种“翻车式”卖弄学问,在全球中年男人之间屡见不鲜。

不过,“说教”这件事本身也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一般是觉得自己拥有财富和信息、文化资源,想要传递一些内容,殊不知“天外有天”。

就像《爱说教的男人》中所写的:

“有些男人爱说教他们不该说教的,却听不到他们应该倾听的。”

那么是不是真实的广大中年男性都是“油腻”和“爹味”呢?

很明显,并不是。

真实的广大中年男性,他们甚至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这场针对“中年男人”的网络讨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职业生涯已经可以看到尽头,然而身后的贷款却仍遥遥无期!

每天,中年男子们疲于生存工作,回家看到孩子,想要教育几句却无话可说。这样日复一日,婚姻疲惫,爱情乏味,最终觉得人生就是一杯苦涩的酒。

正如张爱玲在《半生缘》中写道:

“中年以后的人常有这种寂寞之感,觉得睁开眼来,全是依靠他的人,而没有一个人是可以依靠的,连一个可以商量商量的人都没有。”

所以,我们好像又冤枉这样的中年男人,把“油腻”“爹味”的帽子不分青红皂白扣在他们头上。

实则有太多人的生存困境和中年危机被掩盖在了标签之下,但网络中标签化的“中年男人”之所以存在,不过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情绪。

这背后,是性别平等意识抬头的现代女性和渴望推陈出新,但是打破桎梏的当代青年,也需要一些从真实“中年男人”处境中的平衡。

不是一味争夺话语权,我们所要做的努力其实是一样的。

那么《披荆斩棘的哥哥》还未录制开播,就触动众多网友敏感的神经也是能够理解了。引发与《乘风破浪的姐姐》完全相反的讨论,不过是因为有人的一生,根本没有遇到过“荆棘”。

然而,我个人更担心的是,当我们看到酷炫的《披荆斩棘的哥哥》,却忘了真正走在荆棘中的“哥哥们”。

人生,就是有对比,才接受伤害,唯愿我们都活得通透吧。

(注:图片来自网络,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